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电力负荷将会连续增加,电网功能、形态也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对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将会日趋严格。文章主要通过对电力线路架设和配网线路的检修及维护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做出几点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高压开关柜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电力企业;线路架设;配网线路
1电力线路架设配网
1.110kV 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定义
近年来,我国电力线路架设配网线路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普遍常见的就是最普遍的就是 10KV 同杆架设配网线路。10kV 同杆架设配网线路的定义指的是在同一条电线杆上假设了 2 条以上的线路,而且在同一根电杆上只使用 1 个断路器来进行控制,这样做使得 10kV 同杆架设的线路只能向相同级别的用电户单相供电。同杆架设的线路分类包括了多级电压、同级电压同杆线路和相同走向、不同走向电源的四种同杆线路,那么,这就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清楚地分别不同的同杆架设线路,确保维护和检修工作的正常开展。
1.2配网线路检修的意义
配电线路检修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①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资金的投入得到降低,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② 可以使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③ 可以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和设备运行的安全。通常传统的配电线路在检修时往往时间较为集中,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都较多,造成工作人员出现意外伤害的事故不时发生,而通过状态检修这种方法,使停电检修的时间减少了,进而使安全事故的出现频率降低了,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停电的面积和停电的次数减少。经过配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可以检测出此条线路的运行状态,再经过检测结果的分析,最终确认线路是否需要检修,此种方法不仅给用户提供了方便,还可以使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减少支出。
2电力线路架设配网线路日常维护要点
2.1加强线路维护管理
为了尽量保证电力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电力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电力线路架设之前,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对线路敷设区域的地形、气候条件等的勘察,电力线路设计时要尽可能避开临江侧山坡、向阳坡以及经常遭遇雷击的地方。尤其我国山地比较多,接电线埋设时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线路架设前的准备工作。其次,对于已经架设完成、投入使用的电力线路要加强防雷研究,要能够对电力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明确雷击多发的地点及时间段,如果区域内发生雷击事故的概率比较高时要重点维护。输电线路的维护不能仅仅停留在规章制度之上,要能够结合线路实际的运行情况,严格落实线路检修维护,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于雷击事故发生较多的区域要能够增加巡视的次数,定期清理线路周边的树枝等障碍物,做好输电装置绝缘性检测。部分输电装置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绝缘不良的现象,导致线路出现漏电事故、损耗电力能源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不安全事故,导致附近行人遭遇电击,危害其生命安全,因此,电力企业有关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清理,对断路器、变压器等有关设备的绝缘套、绝缘子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2加强安全控制管理
如果在现场检修的作业人员很少,并且检修内容相对简单,操作人员就容易出现不按要求使用检修设备、工作倦怠及不具备检修能力的人员进入现场等不良现象,这直接影响到配电线路检修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线路检修时,不论检修工作是简单还是复杂,管理人员都必须到现场管理施工过程,同时,线路检修人员也要树立安全意识,不允许在未有安全保护情况下进行检修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积极推动配网的现代化建设
充分发挥生产管理系统与 GIS 系统的平台作用,促使配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逐渐朝着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与配网设备变动相关的资产管理及运行管理等。另外,利用生产管理平台和 GIS 平台对配网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缺陷或故障的部位进行闭环管理,以形成完整的互动体系,以提高配网信息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配网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用户提高可供使用的电能,可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服务是确保配网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应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建立现代化配网管理体系,以提高配网抢修及维护的效率、水平。
3电力线路架设配网线路的检修要点
3.1 电容器状态检修
在配电网络运行阶段,电容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由于使用频率大,也因此容易发生故障。针对这部分设备进行管理时,要注重日常运行参数的检测,与额定的安全范围做出对比,发现严重的超标或者参数不稳定现象,要考虑是否是因电子元件损坏造成的,通过该种方式开展故障判断可以节省大量的检修时间。故障发生位置的判断则需要结合测量仪器来进行。检修队伍中每个人的分工不同,观察电容器的外观也可以察觉到隐患因素,如果绝缘保护层出现破损,要及时的上报检修,运行环境也要保持干燥,定期清理设备表面堆积的灰尘垃圾。电容器如果出现异常,所检测的电阻值会有明显增大,发现问题后将局部线路断开,快速完成元件的更换任务,要确保所更换的元件与原电容器规格一致,导通后仍然要观察是否存在异常。一切正常后可以将元件投入到使用中。
3.2互感器状态检修
该元件如果出现了故障,配电网路的控制任务很难正常进行,运维管理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形式,在工作任务开展过程中,最常见的是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存在声音。如果听到异常声音则证明原件存在磨损情况,仅仅将磨损严重的零件更换也很难解决问题,更有效的方法是找出磨损原因,并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调试,确保新原件安装后的使用安全性。要求技术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电流互感器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检修人员对电流互感器的定期检修主要关注其是否出现过热现象、是否破损现象、是否出现放电现象、是否出现声音异常、是否存在污垢等异常情况,同时还要检测保护装置是否性能良好,防止电流互感器因二次绕组过热而烧毁的现象。对电压互感器的检修主要着重于负荷电压是否在额定电压值下运行。对其进行检修和运维管理时,主要检查其是否存在短路现象、其绝缘性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裂纹或破损现象,是否存在漏油、渗油等现象,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3.3线路检修现场的安全控制要加强
如果在现场检修的作业人员很少,并且检修内容相对简单,操作人员就容易出现不按要求使用检修设备、工作倦怠及不具备检修能力的人员进入现场等不良现象,这直接影响到配电线路检修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线路检修时,不论检修工作是简单还是复杂,管理人员都必须到现场管理施工过程,同时,线路检修人员也要树立安全意识,不允许在未有安全保护情况下进行检修作业。
3.4加强监控重点部位
对于变电站进入出入的多个互相平行同时距离近的平行线路、线路复杂容易辨认错误的线路,一定要在工作票上做好线路识别标记。在检修时,不仅要有专业的监护制度,由监督人员进行监督,还要由各个线路的安全管理员和检修负责人作为检修工作的监护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重点部位的监督力度。
4结束语
运维检修管理对配电网有效运行,提高工程质量和供电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新情况和新形势,创新思维,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从而更好规范和约束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的各项工作,预防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从而提高配电网运维检修管理水平,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国.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64-65.
[2]陈勇森.配电运行线路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5):108-109.
论文作者:唐天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线路论文; 网线论文; 工作论文; 现象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