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人民医院产科 662599
【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对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分娩的120例产妇选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60)、干预组(n=60)。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实施品管圈护理,对两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与常规组产妇相比,干预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更低(6.7% VS 2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产科中实施品管圈护理,可显著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关键词】产妇;乳房胀痛;品管圈
母乳喂养是婴儿期最佳喂养方式,不仅便于婴儿消化吸收,还可以提供充足营养,有助于婴儿生长发育[1]。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导致母乳喂养情况有所减少,不仅影响了母婴情感交流,也增大了产妇疼痛感。所以,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十分重要。在现代护理方式不断改进的形势下,品管圈护理应运而生,可有效解决现存问题,改善现状。本文现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分娩的120例产妇进行探究,分析品管圈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分娩的120例产妇选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60)、干预组(n=60)。常规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2~37(27.5±3.2)岁,孕周范围为37~41(39.0±0.8)周,自然分娩40例,剖宫产20例;干预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2~39(28.0±3.1)岁,孕周范围为38~41(39.1±0.7)周,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18例。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产妇上述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如下:护理人员为产妇创造舒适环境,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病情变化,加强巡房等。在此基础上,干预组产妇实施品管圈护理,内容如下:(1)组建品管圈小组:组织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小组,合理分配护理工作,收集产妇病情资料,设计护理方案,运用头脑风暴法探究提升护理效果的对策。(2)产妇乳房胀痛原因分析:护理人员需设计乳房胀痛调查表与护理计划表,利用鱼骨图分析产妇乳房胀痛的原因,从而结合产妇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3)护理对策实施:①规范个性化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产妇及其家属展开健康宣教,宣教形式包括口头、宣传册、视频等,从而增加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后情况的了解,以此促进产妇产后快速恢复。②加强产科专用宣教单设计: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并利用模拟娃娃展开训练,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同时,指导产妇合理饮食;此外,若产妇乳房胀痛,可进行热敷,每次挤奶15~20min。③提高护理人员质量控制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质量意识,从而保证护理工作全面落实;同时,积极总结产妇乳房胀痛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此外,要求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总结,加强自我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④强调母乳喂养宣教: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母乳喂养知识,使其掌握母乳喂养技能,进而对产妇展开相关宣教。在实际工作中,应将母乳喂养知识划入护理人员的考核当中,以此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乳房胀痛判定标准:产后3d内,因静脉、淋巴充盈,致使乳腺管不畅,乳房逐渐变硬、胀实,碰触疼痛[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产妇观察数据,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即乳房胀痛发生率,并对数据实施x?检验,如果P<0.05,代表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与常规组产妇相比,干预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更低(6.7% VS 2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产后乳房胀痛导致产妇疼痛增大,进而对母乳喂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产科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以往临床中实施常规护理,尽管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而通过品管圈护理的实施,能够充分找出导致产后乳房胀痛的原因,进而针对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减少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在临床中,通过品管圈护理的实施,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共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3]。与此同时,还可以融洽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使团队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除此之外,在实施品管圈护理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一如既往的坚持,深入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此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产妇相比,干预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李慧艳、王琪、遆秋梅等人[4]的文献报道十分相近,数据为:试验组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21.8%(P<0.05)。由此可以说明,通过品管圈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现象的发生,可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在产科中实施品管圈护理,可显著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1] 聂明芬,曾欣.应用品管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临床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5,12(24):3845-3847.
[2] 吕志芳.品管圈在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效果应用[J].医学信息,2017,30(11):132-133.
[3] 包倩燕.运用品管圈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实践[J].母婴世界,2017,10(5):238-239.
[4] 李慧艳,王琪,遆秋梅等.品管圈在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58-59.
论文作者:刘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产妇论文; 乳房论文; 发生率论文; 品管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产后论文; 常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