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论文

论教育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

郑州鹤立中等专业学校 丛培业

教育作为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之一,以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自身的独立性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人们也强烈地意识到,保持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独特性并予以足够的尊重,正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寻求和平与发展的轨迹中,国际社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并越发变得纷繁复杂。尤其是在文化教育领域,拥有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力量,以及持有不同目的的利益集团始终进行着激烈的争夺与较量。不难看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单一向度的方式,有目的地输出某种价值观,进而促成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最终实现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固有的民族意识、文化精神的否定、消融、瓦解。面对现实,如何理性地审视中华民族、华夏文明延续的根本原因,如何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和民族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关注民族文化身份认同,讨论教育在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中的意义,以及建构、实施有利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教育体系,就成为我们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亟待应对的大课题。

20世纪以来,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话题,受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种族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形成较为丰富的认识与理解。综合不同学科对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文化身份是个体将自我归类为某一种文化群体成员,并形成对该成员身份及文化归属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则需经由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来加以确认。也就是说,所谓的文化身份是一个在向世界表明“我(我们)是谁”的过程,它需要通过个体归属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并把其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出来。而这种文化身份既有宏观层面上的国家身份、民族身份;也有微观层面上的,根据不同的地域、职业、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受教育状况等形成相应的个体文化身份。在形成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某个人所属文化的理想信念、价值判断、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使不同文化身份的人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文化身份认同则是将复杂的文化素质、结构、精神内核进行整合而进入个体人格并与之相结合,最终形成行为标准、价值认同和灵魂皈依。就文化身份认同的内容而言,至少应包括血缘族群、国籍归属、语言文字、社会习俗、民族精神、文化价值观等。当然,文化认同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它需要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影响方能达成和实现。

由此可见,讨论个体达成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是一个整体的复合性问题,它涉及多个不同的维度。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

从学习时间看,当从生命早期,即从个体的儿童期开始培养文化认同感,使之经历从无意识体验到理性认同,再到主动传承与弘扬。这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动态的社会化的结果。

样品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3)表明,区内硅质岩可分为两类,K9001E01、K9001F02、M5001G01和M5001H01的∑REE较低,为29.29×10-6~95.71×10-6,均小于北美页岩标准化数据(∑REE=173.21×10-6);K6001G01、K7001H01、K7001H02和K9001G01的∑REE较高,为177.93×10-6~217.62×10-6,均大于北美页岩标准化数据,可能与大陆边缘型沉积环境有关[21]。

从学习内容看,影响个体生命对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内容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应有其独特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

从学习空间看,提升国民的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要改变学校教育一枝独秀的状况,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教育网络。在整个社会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倡导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价值观,创设促进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大环境,形成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现阶段,应用型护理本科生的培养不是单纯的操作技能的完全达标,是综合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评判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临床案例和考站时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使两者有效结合发挥作用,案例设置贴近临床并能考查学生处理单项操作的能力。OSCE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大力考验了教师的综合实力,应加强专业教师授课的质量,以便考站的正确实施,减少误差。教师授课质量是否达标,关系着OSCE模式能否顺利进行。

从学习目的看,要明确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是历史文化课程学习的基本的、核心的目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否定有关针对民族文化常识的基本学习,但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借助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学生走进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深处,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话的过程中,找寻中华民族、华夏文明刚健有为、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发现华夏文明的厚重,感悟中华民族的魅力,进一步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深度认同与自觉信仰。

融媒体中心建设实际上要实现中央的大政方针精神抵达中华的区县大地,真正让全国的基层群众也能做到信息同步,观念领悟,行动有序。此外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也要加强对本地政务、产业、文化活动的传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触达受众,实现上下一心、稳中有进的社会心态氛围。

笔者以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精神、中国历史的演进、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等主题,以及由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演绎、深化、生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都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此外,我们还需要引进表征中国文化的,如哲学、文学、艺术(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科学、地理、天文、农学、技术等不同领域的成就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从学习方式看,应摒弃记忆性学习,强调对学习资源展开的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运用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打破接受式的记忆性学习,增加学习活动的研究性,使学生对获得的经验、结论更加信服。开展体验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从客观的表层接受转变为主观的内在体验,从内化到生成,使其获得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升华到信念的层次,从而为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基于提高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学习,也需要变换学习空间,从教室里指向课本的静态化学习,变为走向历史文化现场中、指向参与实践性的动态学习——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等,都能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领略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教育的视界里,审视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并以课程的方式呈现,从根本上讲,是确定课程价值取向的大事。它需要我们有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由衷赞赏与深度自信。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自信,让我们坚定不移地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的视界里,通过课程的方式,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的根本保证。

2)教学模式理论化: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停留在“哑巴英语”的学习基础上,只会“纸上谈兵”。如英语课上,老师:“大家把作业交上来以后,背诵下一篇短文,然后默写,背诵声音小一点,最好默背。”听完老师的话后,同学们默背开始。但这种教学模式未将语言作用发挥出来,无法与未来就业相结合。

我们不否定民族文化身份的抽象性,特别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习者的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并不是否定文化身份的多元性、变化性和可选择性。前不久香港发生的“港独”行为,以及激进分子的“暴乱”,都与多年以来香港教育中关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内容的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为此,我们强调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高度认同有着重大的、现实的意义。

标签:;  ;  ;  ;  

论教育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