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园林施工绿化的施工技术,最后就如何进行养护改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苗木
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城市文化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代表着城市的长远利益,全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准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1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特点
1.1园林施工的特点
园林建设工程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认可和重视。园林工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大规模的发展态势,在城市环规建设工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结合国内外园林建设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1.2施工原则
(1)优先选择本地植物种苗
本地植物是在地域气候、土壤理化环境下逐渐演化生成的,较之外地引进植物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尤其是本地野生植物的选用不仅能凸显城市园林建设的特色化景观效果,其各异形态对十建立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防范园林害虫和病原物也有着重要意义。
(2)优化生态配置
园林植物造景首先应了解城市环境因子,联系植物生态习性和乔、灌、草的搭配形式,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植物种类,使园林植物能由此形成稳定、共存的植物群落。譬如说郁闭度较高的常绿树(广玉兰、香樟等)就可用山麦冬、八角金盘等地被植物替代草坪进行适度合理的高度搭配。
2园林工程施工绿化施工技术
2.1场地的整理
现场工作面清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场区内的多余堆土集中进行清理,绿化铺装工程施工时,需要将工作面的石块、瓦砾、混凝土及其它杂物集中清理,运出施工现场。现场渣土清运出场后,采用平衡土方进行铺装用地及绿化平整,绿地标高下要保证种植要求。
2.2定点放线
在清场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用测量仪器在施工现场进行定点放线,便于确定施工范围及挖土或填土的标高,根据图纸的比例要求,定出植物群落和单株种植的位置,种用标桩做出标记,写明树种及树坑规格,树群要用白灰撒出范围线,范围内钉上木桩,写明数种、数量、坑的规格,然后用目测的方法量出单株植点。
2.3挖坑
挖坑的质量对植物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各种不同规模的苗木及土球的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坑的大小,一般应比规定的根系及土球直径大20~30cm,同时根据树种根系类别,确定坑的深浅,坑应成圆筒型,以保证栽植时根系舒展,以利成活。挖坑时以标记做圆心,按照规模要求划圆,沿圆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然后将坑底挖松、弄平,裸根苗木坑底最好在中心堆个小土丘,以利树根舒展。
2.4苗木的选择
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成活率和以后的效果,移植前必须对苗木进行严格的选择。选苗时除根据设计所提出的苗木规格、树形等特殊要求外,还要注意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和树形端正的苗木。
2.5栽植
根据放线要求栽植不同点植物,栽植时要注意身深浅适宜,要将土压实,栽植后及时浇水,浇水必须浇透,要根据天气情况,第二天如果天气干燥还必须浇第二次水,要在叶面上洒水减少叶面水分蒸发,提高栽植苗木的成活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巩固绿化成果,加强园林养护
养护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这是打造成功园林景观对园林养护的要求,养护要尽可能的促使设计理念的实现以及延续,让园林更大程度的发挥社会与生态效益。
3.1灌溉
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它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
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时要做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乔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
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其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①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得太深,以免伤根;②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3.2排水
土壤含水过多,易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以及不同的生长条件,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涝方法有:①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②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③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保持土壤湿润是树木成活的主要条件,除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外,还应根据气候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常绿树栽植后,干旱时除浇定根水外,对枝叶也应经常喷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终呈饱和状态,通气性不良,也不利于树木生长发育。低洼地区会导致积水,应注意挖排水沟及时排水。对大面积的绿化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区设置自动喷灌设备或预埋水管,定时浇水。
3.3浇水施肥
水分在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土壤缺水树木的枝叶蔫萎及至凋落或停止生长,从而破坏园林绿化的美观。所以浇水应及时、足量。但是雨水过多年份也应注意排水,以免造成涝灾。施肥每年可进行两次,春季施肥应尽量提早。在苗木开始萌芽时,因为地下部分已经开始活动。冬季施肥应晚些,在苗木基本停止生长,天气渐冷时,如果早施易引起苗木徒长,影响越冬。因此,把握施肥时机非常必要。
3.4锄草防治病虫害
除掉杂草可以使土壤疏松,杂草一般生命力旺盛,大量吸取养分与水份、影响苗木成长,除草应在夏季炎热时进行,锄掉的草受太阳的曝晒很快就死亡。每年可根据不同季节安排除草的次数,锄草的同时土壤表层破碎,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的保墒能力。病虫害的防治应做到多观察、旱发现、快防治。因为园林树木集中,极易蔓延,稍不注意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应抓住防治的有效时机,消灭控制病虫危害,使树木茁壮生长。
3.5上级部门要加对园林绿化的科研经费投入
为做好养护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园林绿化领域也不能例外。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深入的开展园林科学技术科学研究,增强园林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培养,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园林养护管理的水平。
4结语
总之,园林工程的施工与养护异常重要,它们是以设计为基础,充分体现设计的实效性,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养护过程中的工艺发挥,全力实现设计、施工与养护三方面的统一,园林工程必然步入一个全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孟宝芳.刍议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0,(09).
[2]杨晶晶.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种植与养护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
[3]关英元,郑玉东,等.园林绿化树木栽植及管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17).
论文作者:徐璟嫄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园林论文; 树木论文; 苗木论文; 土壤论文; 水分论文; 生长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