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分析论文_王广运

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分析论文_王广运

聊城市民安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高强钢目前在很多大型建筑钢结构中都有广泛应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为了有效保障高强钢在建筑钢结构当中发挥自身重要作用和优势,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对高强钢进行严格、规范的焊接操作,在确保高强钢焊接质量基础上,保证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基于此,有必要对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实现深入探究,促使操作人员充分掌握焊接特点和难点,保证焊接材料达标,并在逐步创新过程中促进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建筑钢结构技术的进步,采用更高强度等级的高强钢是建筑钢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建筑钢结构制造、安装主要手段的焊接技术,毫无疑问必将发挥关键的作用。目前及在可预见的未来,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水平、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发展方向值得关注和探讨。

1.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难点

在高强钢焊接操作过程中,焊接技术会面临很多难点,需要加强克服。首先,高强钢受到其焊接性特点影响,在焊接操作期间,粗晶区可能会出现脆化问题。如果焊接接头当中包含的晶粒出现脆化,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接头性能,所以,需要在焊接期间,避免接头临界热影响区域出现脆化,并在多层焊接操作的时候,防止临界粗晶热影响区、亚临界粗晶热影响区、过临界粗晶热影响区出现催化问题。其次,在高强钢焊接操作期间,热影响区当中的晶粒会有长大倾向。如果焊接高强钢过程中,焊接热影响区当中晶粒出现比较严重的长大倾向,那么将会直接导致焊接热影响区范围内的组织出现脆化问题,同时还会软化该区域组织,严重影响焊接结构稳定性。

2.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应用要点

2.1合理选择焊接材料

相比低合金钢,虽然高强钢在使用结构方面具有较多优势,但是却对焊接材料的使用具有更苛刻的要求。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焊接材料大多使用的是ER55级、ER50级的焊接材料,而如果所用高强钢具有更高的强度级别,需要焊材在与强度配比相符合环境下,适当增加所选强度配比。比如焊接作业中使用的高强钢其屈强比不低于0.85,那么在焊接操作中为了避免出现超过800MPa抗拉强度等调质钢焊接冷裂纹,需要适当采取一定后热及预热措施,并同时选择超低氢型、低氢型焊接材料。因为焊材与钢材有着差异化的研究进程,所以如果焊接钢种的抗拉强度超过了800MPa,那么所选焊材就不能考虑低强匹配型。在高强钢焊接材料今后研发道路中,需要着重研究高强钢焊缝金属合金化,也就是通过焊接材料,将所需合金元素向焊缝金属当中过渡。

2.2控制好使用环境要求和使用条件

根据环境因素分析,焊接作业中的环境要求和使用条件都分为室内和室外,但是对于设备的使用以及建构筑物来说,环境要求及使用条件就包含较大差异。对于钢结构建构筑物来说,由于其荷载通常包括静载、疲劳荷载,其中疲劳荷载又大多是高周疲劳,所以技术通常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实现应用;对于压力容器来说,其荷载包含高压荷载、中压荷载、低压荷载以及疲劳荷载,而疲劳荷载又大多是低周疲劳,所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环境及使用条件通常是高温或者低温的自然环境条件。对疲劳荷载进行单独对比,不能直接说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哪个具有更恶劣的使用环境,只能对比各自的特点。但是低温、高温、承压这些使用要求是只有压力容器涉及,甚至要承受及时乃至上百MPa压力。相比静载、常温状态,承受低于-100℃的低温状态或者超过几十乃至600℃的高温状态,会对焊缝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并且对焊接工艺参数设定以及焊接材料选择等都具有更高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把握焊接工艺方法

建筑钢结构高强度高效焊接技术在实际使用期间,常用焊接方法包含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钎焊、熔焊还有压力焊,并细分为二十多种焊接方法。根据钢结构焊接规范相关规定,建筑钢结构高强钢焊接操作适合使用的方法有电渣焊、埋弧焊、焊条电弧焊、气电立焊、气体保护电弧焊、栓钉焊、自保护电弧焊等,还可结合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多种焊接方法[1]。这些方法都是熔焊类型,通过进一步对比和分析,可看出建筑钢结构高强钢焊接方法具有耐用、高效、焊接设备经济性强、操作灵活等特点。经过一系列分析,建筑钢结构高强钢焊接操作期间,焊接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焊接性,并且被焊建构筑物对应使用工况条件以及焊接环境都比较宽松,使用的焊接工艺还有方法比较简单,还容易操作,所以焊接技术总体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3.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发展方向

3.1材料强度和特殊用途的发展

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关注材料强度以及特殊通途的发展。一方面,屈服强度大于460MPa乃至490MPa的高强钢,是未来技术研究的重点。在实际研究和发展中,为了对抗震规范要求不相符相关问题实现有效解决,需要适当修订抗震规范,或者积极开发新钢种。同时,要对超低强刚加强研究。超低强刚指的是建构建筑物设计的抗震节点使用的钢材屈服强度比195MPa要低。我国目前针对这种类型的钢材,具有较为成熟的焊接技术,不过要通过熔化极焊接工艺实现焊接操作,就要对相关焊接材料实现进一步研发。另一方面,要对高强钢材料用途加强研究[2]。在实际研究中,需要着重关注钢材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耐火钢、耐大热输入钢以及耐候钢等具备特殊性能的钢材进行开发和应用。

3.2设备的发展

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发展中,设备属于重要影响因素,在焊接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焊接相关设备加大创新和研究力度。设备发展中,有两个影响因素,即技术与价格。与技术因素相比,价格因素比较简单,并且在工作环境与条件逐渐完善,人力资源成本逐渐增加过程中,价格因素会逐渐从障碍因素转为动力因素。但是技术因素具有较大复杂性,除了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自身存在的复杂性,其与目前制造施工规范、设计体系、习惯性生产方式以及型钢生产水平等都存在较大关系。所以,要促进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发展,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需要及时升级与优化既有制造与设计体系,从以往粗放式焊接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3]。

3.3焊接从业人员的发展

质检人员、操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是焊接从业人员主要类型,为了有效促进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发展,需要对这些从业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和教育,促使无损检测人员、焊工等关键从业人员获得上岗资质之后,才能参与焊接作业。同时,要健全的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修订教育相关标准,提高教育要求,切实提高建筑钢结构高强钢焊接技术应用效果。

结论:

简而言之,高强钢目前在我国抗震烈度要求高、大跨度承接、大型场馆转换、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等钢结构建筑中,均有广泛应用,尤其在超高层、高层建筑结构避难层设计与施工中,普遍运用该材料。相比普通低合金钢材料,高强钢焊接性要求更高一些。为了充分发挥高强钢材料在建筑钢结构当中的作用和优势,需要操作人员充分掌握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应用难点、注意事项及要点,相关技术人员与研究人员对该技术加强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建春,高建文.X100高强管线钢钢管半自动焊接技术[J].煤气与热力,2017(7):20.

[2]施伟,李成,徐大州,等.高强度Gs20Mn5QT与Q390C钢板焊接技术[J].施工技术,2019(S1):382.

论文作者:王广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建筑钢结构高强钢高效焊接技术分析论文_王广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