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施工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质量管理与技术要求方面都有所提升。土木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常会遇到多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尤其是现代工程具有体量大、功能性强的特点,无形之中更加大了土木工程施工的难度。为了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本文针对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为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质量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效的提升了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特别是商品混凝土的兴起,大大加快了混凝土施工的进度,并且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尤其是在大型建筑与高层建筑施工中,其优势更加明显。尽管混凝土具备非常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技术控制不严格,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会引起强度低、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给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困扰。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使各种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是当前土木工程建设者们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
1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
材料质量问题是影响混凝土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主要包括水泥、集料、水以及其他需要加入的外加剂等等。
1.1水泥的质量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常常选用硅酸盐水泥、普硅水泥或者矿渣水泥等。在水泥质量控制方面要从水泥的性能、使用方法入手,要按照土木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产品。如果水泥的标号相同,则应选择富裕系数大的水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如果强度相同时应选择需水量小的水泥,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工程成本。
1.2集料的质量控制
集料在混凝土材料使用中能够达到70%~80%的体积占比,在选择集料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对细集料的选择:细集料的粒径一般小于4.75mm,主要包括天然砂与人工砂。应当做好砂子级配、含泥量等指标的控制,这样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工作性能。一般情况下人工砂与风化山砂会存在较大的需水量、颗粒形状与级配不合理等问题,这会造成混凝土的流动性差。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各方面性能比较优良的细集料应当是河砂,在使用的时候要对细度模数进行控制,如果是高强度混凝土,则应选择粗砂;如果是普通混凝土,则可以使用中砂。细度模数会对混凝土的集料占比与用水量带来影响,如果砂子占比与需水量过大,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坍落度;而砂子占比过小则会造成混凝土离析问题产生,因此应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
对粗集料的选择:粗集料的粒径通常大于4.75mm以上,主要是天然风化形成的砾石和人工破碎砾石。粗集料的粒径、级配对混凝土的用水量、砂子占比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土木工程需要高强度混凝土,则相应的选择应是高强度的粗集料,最大粒径控制在25mm以下;如果需要普通强度的混凝土,则集料的最大粒径控制在31.5mm以下。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选择泵送的方式,那么粒径必须小于泵出口管径的1/3,否则会造成堵泵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水的质量控制
在配制混凝土的时候必须选择洁净的水,自来水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假如在ASTM C94中规定使用问题水(含有杂质、有颜色、存在异味的水),则必须保证混凝土7天的强度达到使用自来水配制的混凝土7天强度的90%以上。
1.4掺和料的质量控制
在现阶段混凝土中主要使用的掺和料有粉煤灰、硅灰、高炉矿渣等,其中以粉煤灰用量最为普遍。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后,其中的硅铝氧化物可以和水泥中的水化物进行二次水化反应,粉煤灰越细则反应越充分,因此一般使用80μm的负压筛来控制粉煤灰的细度。实践证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可以减少10%~15%的水泥用量,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并且在加入粉煤灰之后,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有效的改善,还能够明显降低水化热,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及耐久性。
2混凝土的配制与搅拌
2.1混凝土的配制
在施工前,将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按照技术指标与施工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制,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来确定,如果操作中发现原材料的含水量与配合比有较大偏差,则应重新对原材料的用量进行确定。
2.2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在混凝土搅拌环节,对于投料量、投料顺序与搅拌时间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要求,按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搅拌机械,一次投料量不应该过多。要注意第一次搅拌时砂浆的流失,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全部卸载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二次投料。针对混凝土的运输环节,要尽量减少运输时间和次数,否则容易造成混凝土分离与砂浆流动的问题,影响混凝土的品质。
3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管理
3.1对浇筑环节的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做好模板、钢筋及构件的检查工作,检查保护层厚度是否合格,模板之间是否存在缝隙。要做到连续浇筑,保证前一层凝固之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振捣工作要到位,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
3.2混凝土的养护管理
施工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否则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养护阶段应做好混凝土表面的保温、保湿工作,可采取加盖草垫、麻袋、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等措施。为了保证混凝土湿润,应设专人进行养护,定期洒水,具体措施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
4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技术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运用混凝土技术之后,工程建设质量已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一直都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我认为,只有建筑行业各个施工环节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再加上管理基本理论的强化,才能将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邢文福.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22.
[2]刘惠林.关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5).
[3]李玉飞.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 2016(3):125-126.
论文作者:詹丹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水泥论文; 粒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