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07)02-0214-02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去组织、协调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与信息,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活动秩序,使整个教育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率与最优化。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作用。那么,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一、更新管理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是管理过程的指导思想,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导航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将导致创新的缺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欲速则不达。在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教育而教育,为管理而管理,必须树立新的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更为科学的指导思想。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服务”的理念。“服务”乃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最高理念。其主旨在于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为提高全民思想政治素质服务。从现代管理活动的本质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过程,就是为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制保障、提供服务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其中只是服务的提供者,并非施惠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织领导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必须认清自己作为服务者的地位,认识到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服务性质。
(二)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我们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预测、决策和实施进行的管理,但几乎没有评价管理这一环,即使有,也是不科学的。强调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理念,也就是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管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其效果作出评价与判断,以便全面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执行、落实情况,科学地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得失,积累经验,纠正偏差,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调整或重新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与有关政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水平,确保工作“卓有成效”,杜绝像过去那样为教育而教育、从不问教育工作是否有成效的现象。
(三)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成本效益”理念。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顾工作和投入,却很少问及投入之后的产出效益。这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问题,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的问题。只有在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树立起“成本效益”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延伸到效益阶段,而不是完成“操作”就算完成任务,这样才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去追求投入之后的最大产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成本效益”理念,就是要杜绝那种只管“种”不问“收”,没有效益意识的现象。
二、完善运行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很多,如机构设置多、分工细,却配合不够,总体投入大,但形不成合力,管理观念落后,创新不够,管理缺位等等。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一)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个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尽管为具体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框架,规范了总体原则,但还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革、充实、创新和发展,逐步形成党委全面领导,以各级党组织为政治核心,党、政、工、团、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齐抓共管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突出重点,多做工作:一要努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干部的骨干作用。三是各方面要密切配合,形成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格局。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机制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价、领导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重在建设,除了培养和选拔两个环节外,更重要的还要做好以下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建立相对稳定与合理的流动制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考核机制。其次是要制定必要的倾斜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员加入这支队伍。再次是要热情关心,大胆使用。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保障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保障机制。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法规制度保障和人财物力的保障。
首先是法规制度保障。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应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衔接、与青少年成才成长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各责任单位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任务,既做到各负其责,又保证协调一致地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真正做到依法教育。
其次是人财物力保障。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合理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科目,列入预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他法人单位要为开展全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
三、转换管理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开拓有效途径
(一)从灌输型管理转向渗透型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双向过程。一方面,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又发挥着主体作用。我们在强调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多途径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受教育者在参与实践中得到切身感受,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追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从单向型管理转向全员型管理。随着现代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传统的单向管理模式显得力不从心,促使我们转向全员型管理,全方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统一管理格局。各级党政部门还应健全广泛的管理育人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只有把单向管理转为全方位、上下左右互动的全员管理,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真正有实效。
(三)从训导型管理转向民主型管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该抛弃过去“专制”、“训导”式的管理,那种管理模式只考虑集体的权威,很少考虑被管理者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思想交流、思想管理的三者合一,管理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或方式去说教,极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管理,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管理集体的作用,善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善于吸收其他管理者的意见,集思广益,实施集体管理,不搞“一言堂”。
(四)从经验型管理转向规范型管理。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管理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遵循思想活动发展规律,在管理过程中遵守科学的程序规范和方法规范,确保用公认的客观准则,分析判断事物,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能协调有序地顺利运行。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能凭经验随意决策,胡乱实施,要善于把原则性的目标转化为既可以具体把握又具有可接受性的规格或标准,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由旧质到新质的渐进与突变相结合的过程。而对社会环境复杂化、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新形势,研究新问题,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在全社会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