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行为退缩儿童亚类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类型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4918(2008)03-0026-29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社会退缩也称退缩行为、行为退缩,是指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的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1]。这是一个用观察和测量的方法可鉴别的行为术语。最早,退缩行为被视为同质的,后来发现退缩行为存在亚类型。对于退缩行为进行亚类型的划分,主要是因为不同类型的退缩行为其社会适应意义是有差异的。
但是,退缩行为到底有几种亚类型,研究结论还存在很大分歧。Rubin从同伴交往角度出发,观察学前儿童的游戏,将退缩行为分为两类:安静退缩(passive withdrawal)和活跃退缩(active-isolate)[2];前者是指自己主动脱离“社会”、安静玩耍的儿童,后者是指很“闹”、被同伴拒绝而不得不自己玩的儿童。另一个对退缩行为亚类型研究影响比较大的人是Asendorpf[3],他从动机的角度区分了三类退缩行为:弱社交“unsociable”——趋于交往和避免交往动机都低的行为;害羞(shy)——趋于交往和避免交往动机都高的行为;回避(avoidant)——趋于交往动机低和避免交往动机高的行为。也就是说趋于交往动机低和避免交往动机高,两者只具其一,就可能“成就”退缩行为。上述两位心理学家虽然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但是他们对退缩行为种类的划分有交叉的部分。Rubin提出的安静退缩是指主动脱离群体独自游戏的儿童,笔者认为,这种主动脱离既包括对物理世界感兴趣,对社交不感兴趣的孩子,相当于Asendorpf划分的“弱社交”儿童,也包括那些想与他人交往,但因为胆小、焦虑等原因而避免与人交往的儿童,相当于Asendorpf划分的“害羞”儿童;即Asendorpf的两类退缩行为包含于Rubin的安静退缩之中,或者说Rubin的安静退缩被进一步分为两类。Asendorpf的回避类儿童与Rubin的活跃退缩不一样,前者的退缩是因为避免交往动机高,是内因导致的,而后者的退缩是因为同伴的拒绝,是外因造成的。Harrist[4]对学前儿童进行4年的追踪研究,用教师评价儿童的7种问题行为(自我封闭、胆小、焦虑、不成熟、缺乏自我约束、悲伤/抑郁、愤怒/反抗)为分析变量,使用聚类分析的技术,结果发现存在四类行为退缩儿童。除了前人提到的“弱社交”型、“害羞”型、“活跃”型外,发现了新的类型“悲伤/抑郁”。到目前为止,只有Rubin划分的两种类型得到了普遍认可,在学前期和小学阶段都存在,对其它类型退缩行为在认识上分歧很大[5]。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造成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划分退缩行为亚类型依据的不同。Rubin用自由游戏的表现来划分行为退缩的类型,那么就会出现这种结果:儿童的游戏行为表现是一样的,但其内在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一个社交动机不强的儿童和一个想社交但又胆小的孩子,在外表的行为上,他们都可能表现为安静地独自游戏,但把他们归为一类,显然欠妥。所以Rubin的划分线条可能比较粗,还需要进一步的区分。Asendorpf所划分的三类基本上是一个理论的建构,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他的划分只考虑到了行为产生的内部因素,忽视了外部因素;另外,要想测量儿童的趋于交往动机和避免交往动机也是非常困难的。Harrist通过对7个问题行为的分析而划分出四个类型,其隐含的基本假设是行为退缩一定是与问题行为有关系的,而这恰恰是需要证明的一个命题。可见,以什么为依据来划分退缩行为的亚类型,是影响到划分结果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从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入手,可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途径。据研究,退缩行为与诸多因素有关:气质特征(害羞、消极情绪)、亲子依恋关系、父母教养行为(高控制/低支持)、儿童的社会行为、同伴拒绝等,这些因素之间还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和交叉关系[6]。鉴于此,本研究从影响儿童退缩行为的重要因素入手(选择的依据在讨论部分),考察行为退缩儿童的类型。本研究关注的自变量有儿童的气质特征(害羞、消极情绪)、母亲教养行为(高控制)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9岁儿童上小学二年级,代表了学龄初期儿童的发展状况,班级体己经建立,相互熟悉,具备了使用同伴提名方法的基础。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在呼和浩特市3所小学随机选取二年级教学班5个,共计288名9岁儿童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母亲参加本研究,儿童的平均年龄是9岁3个月,SD=3.9。这3所小学均为汉语授课学校。
2.2 研究工具与变量
儿童气质
母亲填写《科罗拉多儿童气质问卷》,共30个题目,从“一点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该量表从社交性、害羞、消极情绪、活动性、坚持性和情绪易安抚6个方面考察气质特征,该问卷在中国有可接受的测量指标[7]。本研究抽取消极情绪(5个题目,Cronbach α=0.76)和害羞(4个题目,Cronbach α=0.68)两个维度,将测量各维度的题目相加后除以各自项目数分别获得各维度分数,分数高表示消极情绪和害羞程度高。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请班主任填写《教师评价儿童行为问卷》(修订版),该问卷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可接受的效度[7],记分方法同上。共44个题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儿童问题行为和儿童社会能力。问题行为分为学习问题、内隐问题和外显问题三个方面,社会能力分为亲社会行为、任务定向、乐群—约束性3个因素,本研究关注的是亲社会行为变量(5个题目,Cronbach α=0.92),将测量亲社会行为题目的原始得分相加后除以项目数,获得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数,分数高表示亲社会行为水平高。
母亲的教养行为
母亲填写《教养行为问卷》,共60个题目。该问卷由接受、拒绝、控制、鼓励独立、放任、纪律约束及惩罚等维度构成,记分方法同上。本问卷在以往研究[7]中国儿童中使用过,有可接受的测量指标。本研究抽取了与退缩行为关系密切的控制维度(4个题目,Cronbach α=0.66),将测量控制维度的题目原始得分相加后除以项目数,即为该维度的分数,分数高表示母亲控制程度强。
退缩儿童的鉴别
使用同伴提名方法,由儿童填写“班级戏剧”(中国修订版)[8]。指导语的基本意思是,班里要演戏剧,现在需要挑选演员,请儿童根据问卷上描述的行为特征(“害羞”、“容易交到朋友”等)列举同学的姓名,一个题目(角色)最多列举3个同伴,一个人可以“演”多个角色。这样,每个人有提名别人的机会,同时也有被提名的机会。具体完成问卷时由班主任给学生读题,必要时给予解释,做完一个题目再进行下一个。该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世界各文化背景下。本研究在行为层面上使用行为退缩这一概念,所以以“不愿意和别人玩,宁愿一个人玩”、“很难交到朋友”所列举的人次为鉴别行为退缩的分析变量。将所列举的频次在班级内转化为标准分,避免班级容量不同造成提名的差异,以0为分界线,标准分大于0的被认定为行为退缩儿童,在288名被试中,共有94名被鉴别为行为退缩儿童,综合考察本研究关注的其他自变量,有效观察值为77个。
3 研究结果
3.1 行为退缩儿童亚类型的划分
本研究4个分析变量的描述统计见表1。以这4个变量为分析变量,使用分层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的统计技术对77名行为退缩儿童进行类别划分,77个有效观察值全部进入聚类分析程序。经过对观察值聚合顺序表和冰柱图的分析,77名退缩儿童被划分为三类,结果见表2。
3.2 聚类结果的验证分析
为验证聚类结果的可靠性,使用判别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和4。表3是以聚类结果的3个类别为自变量,以4个分析变量为因变量进行的变异数分析。结果显示4个分析变量在不同类别上的平均数差异显著,4个分析变量能区分3个类别。组间共变异数相等的检验假设结果为差异不显著,3个类别的共变异数相等,判别分析的假设成立。
由表4可知,4个分析变量可以有效区别聚类后的3个类别,有两个典型区别函数达到显著水平。与第一个区别函数相关密切的变量是“消极情绪”和“亲社会行为”,与第二个区别函数相关显著的是“害羞”和“母亲对儿童的控制”。另外,分类正确率检验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正确预测率达94.7%,区别力很高。综合上述各结果,可以说明聚类结果是可接受的,行为退缩儿童可以被划分为3个类别。对3个类别的比率差异检验表明差异不显著(=2.36,p>0.05);77名退缩儿童性别比率差异也不显著;3个类别的划分与性别没有关系。
3.3 行为退缩儿童亚类型的特征与命名
对3个行为退缩亚类型分别在4个分析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表5)。根据各类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和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本研究各类型退缩儿童进行命名。类别1的害羞气质特征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类别;亲社会行为明显高于其他两类;消极情绪表现少,显著少于类别2,与类别3差异不显著;母亲对儿童的控制与其他类别差异不显著。这类儿童的显著特征是行为积极,被命名为“弱社交型”。类别2的显著特征是害羞气质分数高,与其他两个类别差异显著;亲社会行为表现最少,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类别;消极情绪和母亲对儿童的控制都表现为居中,高于类别1,低于类别3。这类儿童被命名为“害羞型”。类别3的特征是母亲控制程度高,与其他两个类别差异显著;其他3个特征——害羞、消极情绪和亲社会行为表现都居中。这类儿童被命名为“被控制型”。
4 分析与讨论
以往研究表明退缩行为是不同质的,本研究在这个层面上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但在具体类型的划分上与以往研究不完全相同。本研究将行为退缩儿童分为3类,这3类的差异可以从他们的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上给予理解和解释。
本研究中的“弱社交型”儿童,所表现的行为特征基本上是积极的。害羞分数低,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的气质特征不是消极因素,具有与人交往的气质基础。同时,这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突出,消极情绪表现不明显。具备这些特征的儿童应该是受同伴欢迎的。那么为什么他们却表现出群体背景下独自玩耍的特征?从儿童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来看是令人费解的,需要从其他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理解。Asendorpf[3]的交往动机理论认为,趋于交往动机低和避免交往动机高,两者只具其一,就可能“成就”退缩行为。这类儿童的害羞分数低,说明他们对人际交往不敏感,因此,很可能是对人际交往不感兴趣,即趋于交往的动机低。因此,将他们命名为“弱社交型”。
“害羞型”儿童的显著特点是害羞气质特征的分数高,亲社会行为分数低,消极行为有一定的表现。害羞分数高说明他们对人际交往活动敏感,趋于交往的动机不低,但面对同伴时的胆小、焦虑又可能使他们避免交往,从而导致行为退缩。他们属于Asendorpf所说的“害羞”型儿童。另外,亲社会行为表现不突出,加之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表现,也不容易吸引同伴。可见,这类儿童既存在内在的不利因素,也存在来自外界的障碍。所以,他们的行为退缩也就顺理成章了。
“被控制型”儿童表现的突出特征是母亲对儿童的控制程度高,其他特征表现不突出。父母的控制与儿童的行为退缩之间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控制的教养行为直接导致儿童的行为退缩,已有研究表明,行为退缩儿童的父母具有专制型教养的特征,被教师评价为在同伴群体中行为退缩的孩子,他们的母亲在与孩子交往时表现出高控制行为[9]。母亲高控制的教养行为容易导致儿童主动性差、不灵活、缺乏探索精神,在同伴互动中则表现为主动性差,吸引同伴的积极行为又不明显,所以在群体中成为形单影只者。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该类型行为退缩儿童在以前的研究中还没有被提及。第二种可能是母亲的高控制教养行为是因儿童的缺乏约束、攻击、破坏性行为引起的,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行为和父母的高控制教养行为存在密切的关系[10]。儿童缺乏约束的行为一方面引起父母教养行为的强硬,另一方面可能引起同伴的排斥。同伴的排斥、不接纳也导致行为退缩的产生。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么这类行为退缩儿童就与Rubin提出的活跃退缩是一类。
综合上述分析与讨论,Asendorpf所划分出的3类行为退缩中的两类(“弱社交型”、“害羞型”)在本研究中得以验证,与Harrist提出的4类中的两类是重合的。这两类行为退缩儿童是对Rubin提出的“安静退缩”的进一步分解。本研究中的第三类“被控制型”退缩儿童,还不能肯定与Asendorpf的“回避型”儿童或者Rubin的“活跃退缩”儿童是一致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没有发现Harrist提出的“悲伤/抑郁型”行为退缩儿童。
本研究试图在一个比较广阔的影响退缩行为因素的背景下,考察行为退缩儿童的亚类型。部分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还有部分结果与前人研究不吻合。在问题提出部分曾谈到,不同研究者所得结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使用的分析变量的不同,本研究在划分退缩行为亚类型时所使用的分析变量是影响退缩行为的因素,这是与前人不同之所在,也可能是导致结果与前人差异的一个原因。在选取影响退缩行为的因素作为分析变量时,根据已有研究的结论为基本出发点,进行了一定的取舍。如,选择了母亲的控制维度而没有选择亲子关系,因为对亲子关系与退缩行为关系的研究,多是在谈不同依恋类型与退缩行为的关系,而聚类分析对数据的要求则不能选择类型变量。选择亲社会行为而没有选择问题行为,是因为行为退缩与问题行为存在广泛复杂但尚在证明的关系,难于取舍,而行为退缩儿童不一定没有亲社会行为。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选择了4个分析变量,但是否全面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本研究中就没有悲伤/抑郁这一变量,所以,也就没有与该变量关系密切的退缩类型。
5 结论
9岁行为退缩儿童可以被区分为3个亚类型,分别被命名为“弱社交型”、“害羞型”和“被控制型”。3类儿童分别以积极行为、害羞和被母亲控制为主要特征。3个类别比率差异不显著,行为退缩儿童整体上不存在性别比率差异,行为退缩的类别与性别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