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能力培养
一、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才能开发智力。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可见。倾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数学课上,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但当老师选出―位同学回答时,其他同学就会像与自己无关一样,或讲悄悄话,或发呆,或做自己的事。很少有人去注意别人说什么;一道数学题,老师已经请几个同学讲过了,再请某个同学来讲,结果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沉默是金”。这些现象还有很多,都说明一些同学不会“听”课,不知道如何去“听”课。
1 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想听
数学教学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数学课很难像语文课那样生动、有趣,因此,要想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好教学的环节,并设置好鼓励和激励的措施。
尽管数学课程有一定的枯燥性。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把音乐、游戏、情景剧等引入课堂。如复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一个“争当模范营业员和顾客”的游戏,把教室模拟成一个小超市:并请部分学生带一些实物,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
2 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使学生会听
有很多同学当老师说他上课不听讲时,客感到很委屈。其实,他们上课确实听了,只是不知道如何听才有效。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细化了的、可操作的方法。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提前到班,督促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因为上课的前段时间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时刻,要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要让学生做到“心静”。学生如果不能心静如水,就不能做到倾听。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听别人说话时应该全神贯注,要注视老师或同学的眼睛。不能东张西望、心猿意马,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倾听时不能打断对方的话,即使不同意对方意见或认为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也要礼貌地等待别人把话说完;要集中注意力聆听,听懂对方的意思。有些学生能力稍微差些,在听之前,老师要给学生提一些要求,如:“仔细听,想想他哪些地方说得好,跟你想的―样,哪些地方思考得还不够,你想帮他补充完整。”“听完后,让我们来给他当小评委,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这样,学生有了日的,就会更加注意地去倾听。如果有学生―边听―边做小动作,教师应悄悄走过去提醒他,或者把手放在嘴边发出轻轻的“嘘”声,或者做―个“Stop”的动作。
二、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可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
三、灵活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提高小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和生产经验,往往感到数学抽象、无味。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数学概念教学,教师要特别重视体现概念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是感知转化为要领的初始阶段;二是数学概念抽象概括的理解阶段;三是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阶段。这样,引导学生参与建立概念的全部思维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到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发展了思维品质。其次,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让学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通过实践活动“走一走”“量一量”“跑一跑”等建立起“千米”的实际长度的概念。最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创造能力的起点在于观察能力,观察是“源”,创造是“流”;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有目的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最后,锻炼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创新教育逐渐成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在创新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放飞思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家庭与老师都应该特别注重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做好这一点,打好这一基础,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获益匪浅。
论文作者:陈淑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目的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