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中医医院 湖南娄底 417500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原因,探讨降低差错发生率的方式。方法:抽取108起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差错原因,并统计造成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不同原因的例次,计算其构成比。结果:剂量错误、药味漏配和药味错配是造成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差错构成比最高的三种原因,分别占31.5%、27.8%和25.9%,显著高于其他原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造成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改进,对于提高调配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防范措施
【abstract 】 objectiv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small packaging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dispensing errors and explore the wa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rrors.Methods:to extract 108 class-action packag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dispensing error events review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errors,and statistical different cause of the small packing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dispensing errors of the cases,calculating the composition ratio.Results:dose errors and taste ingredients with leakage and mismatch is caused by small packaging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deployment errors than the top three reasons,respectively 31.5%,27.8% and 25.9%,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or any other reason,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in view of the event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allocate to small package error reasons from the system construction,personnel training and improvemen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ployment,ensure drug saf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 small packaging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Dispensing errors;Measures to prevent
中药在调剂与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存在处方抓取不均匀,配方总量误差较大的情况[1]。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出现可以安定设定剂量进行统一包装并以包围单位进行直接调配,不仅具有饮片纯净、剂量准确的优势,而且管理方便、复核容易,加上其不会对中药饮片性状以及传统中药入药煎服的治疗过程造成影响,基本可以满足常规中药处方中的剂量要求,大大改善了传统中药调剂的弊端[2]。但是,其对调剂的流程、质量以及核单等多个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就108起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造成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降低调剂差错发生率的防范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108起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统计的方法对登记在册的调剂差错事件类型、原因等进行分析。
1.2方法
按照将门诊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将其分为剂量错误、剂数错误、药味错配、药味漏配、装袋错误及其他等六大类。本次研究的所有调配差错均未核对人员发现(配方人员自查并纠正的调配差错事件不包含在内)。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调配差错事件进行分类登记,并统计各自的例次,计算其构成比。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造成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不同原因的例次及其构成比,可见剂量错误、药味漏配和药味错配是构成比最高的三种原因,分别占31.5%、27.8%和25.9%,显著高于其他原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本文对造成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的原因、比例进行了回顾、统计和分析,发现剂量错误、药味漏配和药味错配是造成调配差错主要原因。究其深层因素,则与调剂流程不规范、环境干扰、调剂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与责任心不够、规格色标不统一及其他外源性因素的干扰有关。其中,调剂操作流程不规范可能因记忆混乱造成同时拿取数味中药时剂量错误;而在调配数包配方的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盲目追求速度可能导致错下漏下,特别是在取药高峰时期,工作任务繁重、一味追求工作效率不按规程办事会增加差错事件发生率;同时,部分工作人员在药物调配中容易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导致无法在复核中及时发现错误。环境干扰对中药饮片调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灯光位置、药柜位置等的影响,在拿药时可能存在看错标签、拿错位置等的情况。调剂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与责任心不够则可能因主观失误导致一系列行为差错的发生。规格色标不统一及可能在装斗时出现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相邻位置小包装饮片混淆的情况,并可能在抽拉药柜的时候出现串斗、归位错误[3]。
针对上述情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差错的发生率。
① 规范中药房小包装饮片的调剂制度与错作流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制定一套严格的药物调配流程,对审方、复核、发药的不同环节进行严格的、具体的规范,并对处方中存在配伍禁忌、剂量超标或者有特殊服用方法的情况进行单独规定,加强药师与临床医师的交流,做好核对工作,控制调剂质量。
②加强对中药房药师的培训。一方面,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培训提高中药调配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药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其对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差错危害性的认识程度,从源头抓起,在工作中做到注意力几种,培养良好工作习惯,避免差错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③规范差错登记制度,并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对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差错事件进行详细记录、严格等级造成差错的原因,为后续工作调整、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药房的管理,制定严格奖惩制度,对长期无差错事件发生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并按照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次数、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处罚,促进调剂人员工作责任心的提高。
④合理编排斗谱。结合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斗谱进行合理编排。为不同中药设独立数字码,按照电子处方中药品的数字码确定其位置并按序到药柜中取药,避免重复走路,降低工作强度和患者的侯药时间,降低剂量错误差错率。
⑤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中药调剂工作繁琐、重复性强、劳动强度大,加上处方的分布不均匀,对调配认为的生理、心理都有极大的挑战,疲劳工作可能增加调剂中的隐患。因而,结合调配工作的实际要求采用错时排班的制度,高峰时段多安排调剂人员,闲暇时段少安排调剂人员,保证人尽其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可以通过科室内部的团体活动、拓展训练等缓解期工作压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尽量避免外来因素对工作人员情绪的干扰。
覃憬[4]的研究对改善措施实施前后中药门诊小包装饮片调剂错误的发生率进行了比较,发现通过操作流程的规范、中药房药师业务水平的培训、药房管理的强化、相关硬件设施的调整、核对制度的完全、监督与奖惩机制的建立,总错发率可由原先的11.11%降至5.48%,改善明显,其认为,提高中药房药师的责任心与专业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是降低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差错的关键所在。
总之,针对造成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改进,对于提高调配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马爽,高善荣,刘畅.门诊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管理[J].北京中医药,2014,33(10):770-772.
[2]彭连共,林亚云,陈雪梅.降低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差错的探讨和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0):1089-1091.
[3]钱瑾.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278-279.
[4]覃憬.降低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差错的探讨和实践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7-9.
论文作者:陈润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差错论文; 小包装论文; 中药饮片论文; 原因论文; 剂量论文; 药味论文; 中药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