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高血压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同时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了诸多困扰。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以血压控制为主,需要兼顾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基于此,本研究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现状进行分析,了解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而明确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要点,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其对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家庭护理;血压控制;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77-02
高血压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肾功能衰竭及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其危害性不容忽视。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药物降压的基础上,还应持续进行护理干预,并以生活护理为主,将家庭护理与院内护理有效衔接[1]。目前,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家庭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为长期、持续的控制血压水平稳定提供支持。本研究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控制血压稳定和减少心脑肾损害为目标,从家庭生活入手,加强生活护理和管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1.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进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压力感受器功能减退等生理变化,导致血压的异常升高。以上因素是人体生理衰老的自然结果,往往不可避免。因此,高血压成为了老年人常见、高发的疾病。但是除了受到生理衰老和免疫功能减退的影响外,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和进展,与不良生活方式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很多老年人存在心理压力大、睡眠不足、运动少、盐和油脂的过多摄入等不良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压的发病率,需要有效予以调节。
2.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要点
老年高血压难以根本上得到治愈,但是可以通过长期、持续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稳定,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肾损害的发生风险。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波动较大,体位改变、进食以及季节气候变化均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和降低。在选择和应用降压药物时,需要对该方面加以考虑,合理、谨慎的使用药物。关注“晨峰”高血压现象,警惕血脂异常、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eGFR降低以及血清肌酐升高等情况,预防心血管事件和靶器官损害。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需要以控制血压稳定和减少心脑肾损害为目标,兼顾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先行基础治疗,再行药物治疗。在基础治疗环节,以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为主,关注患者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并结合其个体化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
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患者更多的是在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家庭护理作为重要的基础治疗办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的稳定,对于降压药物治疗起到辅助的作用。而在家庭护理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医院、社区以及家庭之间的沟通,相互配合与支持,寻求更好的护理效果。
3.1 健康宣教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医院应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登记,并记录其治疗情况。出院前,需要为患者进行出院前的指导和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与社区医院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开展高血压疾病防治的讲座,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进行讲解,当面患者的问题,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高血压疾病防治的宣传手册。社区医院则需要在社区范围内设置宣传栏,介绍高血压知识以及患者在家庭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具体包括用药、饮食和用药等多个方面,方便患者学习和阅读。社区医院还需要安排医护人员上门随访,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患者的家庭生活,并结合其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家庭护理方案。开设健康咨询热线,开通社区医院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多种形式,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解决家庭护理中遇到的问题。
在赵红艳和陈军玲的临床研究当中[2],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150例)和常规护理模式(150例)下接受护理。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下,老年高血压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的健康教育,其在物质生活状态、社会领域、心理领域以及躯体功能等方面得到了更为显著的改善,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3.33%,充分凸显了健康教育在家庭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3.2 生活管理
在韩永奎、吴胜男、刘静等人的临床研究中[3],根据3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7.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功能障碍,主要受到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生活习惯管理以及危险因素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差,其家庭功能障碍也就越为严重。因此,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对于改善其家庭功能障碍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为家庭护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中,需要加强生活管理,从治疗、饮食、运动以及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控制。设立社区“家庭医生”,并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进行签约,负责家庭护理的相关工作,制定用药和饮食方案,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其日常作息和生活活动。同时在家庭成员中选择一位家庭协管员,配合家庭医生的工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监督,并在情感层面予以支持,重视患者的家庭功能。该过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升,逐渐形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鼓励患者参加社区文化娱乐活动,既能够愉悦身心,还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帮助患者回归到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当中。在李莉、刘蓓的临床研究中[4],选择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比较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与院外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接受院外家庭护理干预的49例患者,其在定时检查。心态调整、按时服药和坚持锻炼等方面的遵医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效果更好,明显优于接受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的49例患者,进而说明家庭护理对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4.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查阅近年来关于老年高血压治疗与护理研究的报道和文献资料,对家庭护理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老年高血压的发生与生理衰老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在疾病的长期、持续治疗过程中,需要兼顾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着重加强家庭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和生活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控制效果。因此,家庭护理的有效开展,能够进一步提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可以将其作为基础治疗方式的主要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对于家庭护理现状,仍需要得到改进,进而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焦玉丽.家庭护理访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26-228.
[2]赵红艳,陈军玲.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03):87-88.
[3]韩永奎,吴胜男,刘静,许秀丽,王月枫.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7,24(11):66-69.
[4]李莉,刘蓓.院外家庭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的影响探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6):80-81.
论文作者:马莉,于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老年论文; 高血压论文; 家庭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社区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