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初级阶段理论加快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_国有经济论文

坚持初级阶段理论加快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_国有经济论文

坚持初级阶段理论加快民族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级阶段论文,非国有论文,民族地区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加快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地区坚持以初级阶段理论指导工作,从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

从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加大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比重

民族地区落后的生产力状况要求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的特征,就是生产力不发达,所谓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其实质就是指不实现“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就不能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所有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建国以来,在对待这一规律的问题上,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们在所有制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搞“一大二公三纯”,“割资本主义尾巴”,结果使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沉痛的教训使我们懂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个体、私营等经济成份还有存在的价值和必然性,不但允许存在,而且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鉴于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证明,只有实行这样的经济制度,才适应我国生产力状况,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江泽民同志还指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像我们这样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调整的重点应是加大非国有制经济发展的比重。

生产力落后的民族地区,可以考虑以非国有经济为主要成份。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资产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据此,就要求我们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来合理解决国有经济的定位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比重问题。定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国有经济主要放在能够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领域和产业,在对国民经济命脉无关紧要的经济领域和产业,比如流通领域,国有经济可以退出来。国有经济在不同地区的比重,要服从经济规律。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高的经济领域地区,非国有制经济的比重应该相对的低;而生产力水平低的经济领域或地区,非国有制经济的比重应相对高一些。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东部发达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已经很大,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反而很小。可见,像我们这样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尤其需要加快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我们所讲的非国有经济,不但包括个体、私营等经济成份,而且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集体经济部分,应该促其大胆地加快发展,甚至可以超过国有经济的比重。这既不会影响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局,更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是生产力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初级阶段理论要从思想观念上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中央对国有企业提出“抓大放小”的方针,就是强调国家要集中精力抓好国有大型企业,对中小国有企业则放开,特别是对中小国有亏损企业要通过破产、兼并、出售、租赁等各种形式实行资产重组,其中包括向私人、外商出售,由私人、外商兼并。目前,从我区的情况看,有的地方“放小”的力度还不够,主要原因是思想还不够解放。有些同志讲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机械地层层计算比例,生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了,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上总是心有余悸。有些国有亏损企业,宁愿戴着国有的帽子死去,也不敢摘掉国有的帽子活下来。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应该指出,戴上国有的帽子死在那里,就是国有资产最大的流失;国有资本只有从亏损企业抽出来,投向效益好的企业,才能避免流失。不管采取什么形式,不管转让、出售给谁,只要能把死去的国有资产盘活,就是有效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向其他企业法人或个人转让、出售,只是一种资本形态的变化和流动,流动并不等于流失,而且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保值增值。因此,盟市和旗县除一部分经营效益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外,效益差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可全部改为集体、股份或私营企业。特别是旗县经济更应以集体、股份和私营企业为主。实践也证明,有些旗县国有企业全部改为集体、股份和私营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反而大大加快,效益大大提高。我们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牢牢把握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以发展生产力的标准,从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摆到经济建设的突出地位。

发展非国有经济是民族地区加速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像我们这样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较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资金短缺。资本积累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无可回避。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资本的积累,靠国有经济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非国有经济,依靠千家万户、成千上万生产个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共同完成,这是一条事半而功倍的捷径。

实行低收费政策,加快民族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速度

乱收费、高收费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政府对非国有经济依法管理、依法征税(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目前不少地区超出依法征税(费)的范围,乱收费,高收费,这已经成了非国有经济的一大灾难。有些私营、三资企业未等开办,众多部门便蜂涌而至,一齐伸手,只好退缩,未办即罢;有的是办起来了,因收费过滥、过高,难以为继,半途作罢或迁往外地。应当指出,这个问题不但成了制约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成了制约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观念上来个大转变,充分认识乱收费、高收费对非国有经济发展及整个经济发展的制约和破坏作用,下决心彻底解决乱收费、高收费的问题。

低收费政策是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眼前利益看,乱收费、高收费可能增加一点地方财政收入,但是从长远发展看,绝对是一种灾难。这是一种战略上的短视,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竭泽而渔只能带来泽竭而鱼无的恶果。从我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现状看,一方面总量还很小,另一方面单位个体的实力也普遍比较薄弱,乱收费、高收费只能严重抑制和破坏它们的发展,越收越发展不起来,发展不起来便没得可收,恶性循环,后果严重。我们发展经济要向前看,决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从长远发展看,最重要的是给生产经营主体(各类企业)以活力,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留利于企业,增强他们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这样,才能使他们持续地创造高效益,政府也才有收头。经济总量上去了,收费总量也将大幅度上升,财政收入的增长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从而形成一种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低收费政策是吸引外资发展非国有经济的有效途径。一个地区经济要快速发展,自我发展是一个方面,吸引外资、利用外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对外资有没有吸引力,与收费的高低关系极大。各地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哪个地区收费低,哪个地区的经济便迅速繁荣;哪个地区乱收费、高收费,哪个地区经济就停滞甚至萎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低收费政策对外资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强有力地促成资金顺向流动;而高收费政策,对资金有巨大的排斥作用,不但对外资无吸引力,而且将本地大量的资金也将排斥出去,是造成资金逆向流动的重要因素。河北清河县当地本来不产羊绒,却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加工、集散地,迅速由一个贫困县变为北方少有的经济大县,就是靠低收费政策的巨大吸引力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创造高速度,靠减税让利吸引外资是一条重要经验。像我们这样自然条件恶劣的欠发达地区,硬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能有大变化的,而良好的“软环境”的营造却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办到的,以良好的“软环境”来弥补较差的硬环境,靠“软环境”的优势来吸引投资者是上策。优化硬环境这样一时办不到的事情,我们没有办到,这当然好理解,而优化“软环境”这样能办到的事情,也不去办,甚至还在继续人为地恶化,那就不能不认真反思了。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必须端正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调整战略思路,义无反顾地实行低收费政策。

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增强民族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活力

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同于国有经济,它是以企业或企业主自身利益为驱动力的,是一种靠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因而经营者的积极性问题、企业的内部管理、盈亏等问题并不需要政府操心。企业经营亏损只能亏在自己名下,而只要生产,国家就不误征税。所以,发展非国有经济对政府来说是最省心、省事、事半而功倍的事情。政府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执法应是唯一的管理,主要是在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卫生安全等方面依法行事,除此之外,不应有过多的行政干预。除了执法,“不管”就是最佳的管理状态。“无为而治”是使非国有经济增强活力、加快发展的上策。应当指出,我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之所以还不够快,除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外,从主观方面看,并不是非国有经济本身没有活力,而是被我们过多、过滥的“管理”管住了,管死了,这已经成为制约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政府职能、领导方式等一些根本问题上加以解决。多年来,计划经济使我们养成一种思维定式,即重视什么,就加强对什么的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非国有经济正好相反,重视,正好需要放开,只有放开,才能发展。放得越宽,积极性越高;放得越活,发展越快。放开是最大的重视。与此相反,正好需要加强对我们有关部门的管理甚至整顿,使他们正确行使职权,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严禁乱干预、乱收费。我们必须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套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全新的思维和方法领导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小政府、大社会,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管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予以全方位的服务。但是就目前我区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看,与这一要求还相去甚远。比如在执法监督部门增设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必然导致它们不是以执法为使命,而以盈利为目的,否则他们就难以生存,而执法部门以盈利为目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目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了的事务主义、公文旅行、层层审批等一套活动方式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因此,政府部门从机构设置到活动方式一定要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出发,决不能因人设机构,因人设事。解决机关多余人员,决不能以制约经济发展为代价。政府要按照领导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转变职能,规范领导行为,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机关办事程序繁杂、关卡林立、办事效率低下,也是非国有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反映出我们的机关工作制度、工作程序以及工作作风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必须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加以解决。有关部门应对原有的一整套制度、程序进行认真清理,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甚至可以先开办,后规范,“先上车,后补票”。机关要公开办事程序,要加强对办事人员的监督,坚决克服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一切从方便生产者着想,从有利于经济发展出发。

总之,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只有从理论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非国有经济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我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标签:;  ;  ;  ;  

坚持初级阶段理论加快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_国有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