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据2011年WHO统计示,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领域,肝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及食道癌,是重大的对公众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的疾病类型,虽随着医疗科技进步,近年在早期诊断、药物及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5年生存率仍居较低水平。乙肝肝硬化为常见临床疾病,但相关研究示,80%以上的肝细胞型肝癌均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现阶段,尚未明确肝硬化导致肝癌发生的具体机制,分析潜在危险因素,是对肝癌进行预防的关键。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
临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领域,原发性肝癌较为多发和常见,预后较差,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病以肝细胞性肝癌为主要病理类型,病因复杂,其中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的患者占90%以上。多项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乙肝肝硬化为主要引发肝癌的病因之一,同时,还有其它多因素参与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进程,对相关危险因素展开调查,是制定针对性制定防控对策的关键[1]。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现综述如下。
1 原发性肝癌病因分析
在肝癌诸多病理类型中,最为多见的为肝细胞型肝癌,其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多阶段的过程,为自身免疫缺陷、体外致癌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有较为复杂的病因,可按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划分,其中基因突变、宿主遗传、年龄等为不可控因素,饮酒、饮食习惯、吸烟、生活习惯、精神及社会心理等为可控因素。
2 乙肝肝硬化同原发性肝癌关系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主要引发肝细胞肝癌的一项公认危险因素,其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为多见,而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最高比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大部分感染者肝功能呈正常显示,或仅表现为肝细胞轻度炎症坏死,而仍有一部分感染者向肝硬化甚至肝癌进展。目前尚未清楚乙型肝炎病毒引发肝细胞型肝癌的具体机制,但肝细胞型肝癌临床发生率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检出率之间关联密切,肝细胞型肝癌病例血液中,有HBV抗原抗体检出,特别是e抗体阳性、表面抗原等更为多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针对乙型病毒感染家族聚集性家庭展开调查时发现,也有肝癌家族聚集的情况,人肝癌细胞可对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进行分泌,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细胞内可检出有乙型肝炎病毒DNA出现整合表现。上述证据均显示,肝癌的发生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密切相关性。
3 危险因素分析
施纯朝等[2]选择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单纯乙肝肝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发放危险因素问卷展开调查,结果示:肝癌家族史、不良饮食、糖尿病、长期饮酒及吸烟史、AST、HBsAg(+)、抗-HBs(+)、HBeAg(+)、抗-HBc(+)、抗-HBc(+)、HBV DNA(+)为引发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单因。其中肝癌家族史、长期饮酒史、不良饮食、抗-HBe(+)、HBSAg(+)、HBV DNA(+)为独立诱导乙肝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具体分析示:(1)吸烟:烟草中含芳香胺、亚硝胺等多种具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均需经肝脏代谢,上述化学物质又以肝脏为靶器官,在此种情况下,受肝脏长期暴露的影响,易增加肝癌发生风险[3]。(2)肝癌家族史:据临床研究示,原发性肝癌家族遗传易感染和聚集性均较明显,血缘关系越近,越有较大的危险性。有报道指出,肝癌家族史可使患者肝细胞型肝癌发生的风险增加,其中遗传因素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何种遗传方式尚未阐明[4]。一级亲属肝癌病史的病例中,有更高的原发生肝癌发生概率,但是因细胞遗传物质先天不稳所致或是因家族中环境致癌物积累所致尚未确定。(3)不良饮食习惯因素:如烟熏、腌制、油炸等不良饮食与原发性肝癌关联密切,故易减少此类食物摄入,多食豆浆、胡萝卜等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呈负相关性食物[5-6]。(4)长期饮酒因素:虽现阶段尚无确切证明表明长期饮酒可直接引发癌症发生,但大量饮酒同乙肝病毒感染具协同作用,进而引发肝硬化,增强肝癌发生几率[7]。(5)糖尿病:肝硬化患者脂肪分解增加,肝糖原合成能力、肝脏功能均下降,均可引发胰岛素低抗,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而本病又可影响肝脏脂肪代谢,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其发存在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情况促使肝细胞分化、分裂及凋亡受抑,最终使肝细胞受损,进而诱发肝细胞肝癌[8-9]。(6)实验室指标:HBV DNA阳性致癌机制可能与抑癌基因p53等位基因点突变和缺失相关;HBsAg(+)、抗-HBe(+)具强传染性,可促肝细胞再生增加,肝细胞持续坏死,进而引发肝癌。
4 小结
综上,抗-HBe(+)、HBsAg(+)、HBV DNA(+)、肝癌家族史、长期饮酒史、糖尿病、不良饮食习惯为独立诱导乙肝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因素,相较无肝癌家族史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具一级家属肝癌史者,有较高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临床需加大此类不可控因素的防范力度,以降低原发生肝癌的危害。同时,重视对饮酒、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可控因素进行干预,加强健康宣教,使不良生活行为得以纠正,可从根本上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保障公众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小敏,张娓,郑红斌.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54-55,58.
[2]施纯朝,薛峰,孙延富,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4):399-4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0):929-946.
[4]Mendy ME,Welzel T,Lesi OA,et al.Hepatitis B viral load and risk for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Gambia,West Africa[J].J Viral Hepat,2010,17(2):115.
[5]李文伟,马骢,王珍光,等.肝癌与肝炎标志物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5):495.
[6]黄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112-113.
[7]余吉仙,盛吉芳.HBV阳性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因素探讨[J].中国微生态杂志,2010,22(4):363-364,366.
[8]林少炜,胡志坚.吸烟、饮酒与肝癌关系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17(1):15-17.
[9]Bruix J,Sherman M.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n update[J].Hapetology,2011,53:1020-1022.
论文作者:邓思思,魏高文,陈书,朱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肝癌论文; 肝硬化论文; 原发性论文; 因素论文; 乙肝论文; 乙型肝炎论文; 肝细胞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