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破题后,基础教育咋“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嘉宾: 田慧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尹后庆,上海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巡视员。 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田俊,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正在进入一个深水区,进入一个关键阶段,其中很重要的推动力就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在中国,没有一个家庭不关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国务院2014年公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目前,浙江、上海已启动试点,各地也将逐步启动改革“按钮”。 那么,高考改革开始破题的时候,基础教育工作者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基础教育界该如何认识这次高考改革?如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以更好地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基层学校、对一个区域的教育来说,当前全面深化课程改革,重点抓什么? 11月8日至11月10日,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和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主办,世纪明德教育集团承办的2015明德教育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聚焦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等多位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知名人士就高考改革破题后,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以及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解析。 1.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会有哪些深刻影响? 问:部分教育界人士,包括一些局长、校长对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没有多少概念,他们认为,改什么最后不还是要考试吗?不还是要看分数吗?显然,这次高考改革并不像部分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国家考试中心原主任戴家干这样形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意义,他说:“没有1997年的高考改革,中国走不到今天,没有2014年高考改革,中国没有未来。”那么,这次高考改革到底改了什么,有何意义? 张志勇: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之后,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也是最困难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是最全面的,是涉及考试制度、招生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最系统的,是涉及整个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改革;也是最深刻的,将逐步地突破“唯分数论”,突破“一考定终身”,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是开始给学生和高校双向自主权;这次改革也是最困难的,因为涉及的利益诉求极其多样化,考生、高校、管理部门等各个利益相关方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内容上,首次把学生的高中过程性学习成果纳入高考,首次把学生的学业学科选择性科目纳入其中,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充分表明改革最重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意在通过这次改革,让教育回归本质。 招生录取体制的改革,可以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即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则是考生在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这就像打开了一扇多元录取的窗户,什么孩子上什么大学?首先要有一个除了分数之外的标尺,要把孩子的过程性学习和素质纳入高考的过程当中,这正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的要理之所在。 这次高考改革还加入水平考试和等级考试。等级考试要考选修课,我们搞了这么多年选修课,为什么困难重重?因为和高考没有关系。这次高考改革最大的技术突破就是必修必考、选修选考。长期以来,我们考什么教什么,今天倒过来了,教什么就考什么。用考试的制度来确保课程的设置开始了,大家要看到这是高考的重大变革,过去选修课可以不开,但是现在,如果不开,就没有办法来应对未来的高考。 这轮改革的另一重点,是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我们在评价人的时候,看到分数,还要看到人,而“人”,就在过程当中,在一个个记录当中。也就是对于每个人的发展,要从过去的看冷冰冰的分,到要看到活生生的人。 问:这一轮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到底有哪些系统性的影响? 张志勇:可以说,这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是系统性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基础教育价值观的变革。过去,有什么老师、有什么条件,就开什么课,学生跟着课程和教学转,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别和个性,更没有把它作为办学主导和指导思想。在新的高考制度下,我们给了孩子那么多考试选择的机会,考试的次数里边涉及每一个学科的选择,涉及学习方式的选择,涉及学习学科的选择。当我们想到这么多选择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相比过去,必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和个性,从长远来看,教育资源的配置将从学校走向学生,也就是说,学校的运转将围绕学生的需求来配置所有资源。 第二是基础教育课程观的变革。十多年前,我们就提出要选课走班,要有选修课,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却难以真正落实。因为在很多校长、老师和学生头脑里有个问题,选修课对我高考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所以选修课在一些高中里是可以过滤的。今天我们在新的高考制度设计下,对整个基础教育来讲,课程观从必修一统天下,走向必修与选修并举,这个课程观已经比较现实了。 第三是学校课程资源供给方式的变革。将走向由批发加学生个性化的定制。目前我们的老师,在考试科目上,基本上都是超编的,而过去不考的科目,现在大部分都是缺老师的,这个问题在浙江和上海已经开始出现,物理老师已经开始出现短缺,在选课走班情况之下,教师结构性短缺,会成为对教师队伍的重大挑战。 第四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一是必修课的学科分层教学,二是选修课走班教学,三是实践性教学、社团教学方式的变革,此外信息化将深刻影响教学变革。 第五是学校管理架构的变革。学校管理架构课程化,把课程管理方式从校长、副校长到中层到教研到教师这样有机架构进行扁平化管理。另外,单一的行政管理到行政班的教学管理,是未来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是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关系的变革。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给他们学校的学生做报告时说:“你们这些孩子上中国海洋大学,我可以断定你们将来在海洋科学方面不会有多大出息,为什么讲这个话?首先,因为你们在高中期间考海洋大学,只是因为分数够了才走进了海洋大学。你们并不是因为喜欢海洋科学而走进海洋大学。其次,你们并没有在高中期间为今天学习海洋科学而学习相关课程,专业基础没有。最后,在高中学习期间,没有为今天学习海洋科学奠定学科基础。” 说到底,今天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有什么衔接?目前来看,只有一个分数的对接,别的衔接做得不够。将来的高考制度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将会从单纯的分数对接,走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对接、专业学习基础的双向连接。 第七是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将更加注重综合评价。 第八是学校发展模式的变革。今天,我们的高中学校为什么“千校一面”,因为我们在进行同质化竞争,也就是学习的知识水平的竞争,只不过是有层次的竞争而已。下一步,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学校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因为选择来了,选择来了之后,我们学校多样化发展产生一个新的格局。 第九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变革。今天,职业角色要从一个学科老师走向一个育人的老师。从教学科知识到培育素养,教师的职业角色发生新的变化,要重建师生中的关系。我想,教师角色的三位一体的局面很快就会到来。 第十是学校教育支持系统的变革。未来,单一的学校教育将无法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单纯的校内教育资源供给无法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社区、家庭将会成为学校教育的支持力量。 2.高考指挥棒改变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深化? 问:高考这根指挥棒舞动着,为基础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对基层学校、对一个区域的教育来说,当前全面深化课程改革,重点抓什么? 田慧生:对基层学校而言,对一个区域的教育而言,当前首要的重点是要抓好学校本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我们新课改第一个时期,基本要求是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开足开齐课程,这个要求要继续遵循。但是进入全面深化时期以后,如果课改的工作,仍然仅仅满足于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这样的要求显然不够,它不能满足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 当前,对学校来说,要在认真总结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课程整合为抓手和突破口来推进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问:在深化课程改革阶段,如何用整合这样的手段作为突破口,来推进学校课程体系的重建? 田慧生:我认为,要形成一个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追求的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的特色才能真正彰显出来。一所学校的特色体现在哪里?核心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计中。以课程整合来推进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这恐怕需要我们花相当长的时间去努力探索,这也是我们一批在这方面取得成效的先行者,用他们的实践所证明的。 近年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十一学校等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深入整合,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本校课程体系。比如清华附小构建了“1+X”体系,一个“1”就是整合以后的国家课程体系,"X"是学校的特色和选择性课程。北京十一学校通过深度课程整合,形成了200多门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每一个学生每学期都可以自己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课程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空间大大拓展了。 这是将来一个时期,学校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问: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基础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 田慧生: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努力实现由以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为主的课堂的根本转变。这是育人环节中的关键点,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中小学在课堂教学的变革创新方面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始终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变革,从整体上看,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经过这些年的改革,特别是新课改的洗礼,今天我们的课堂焕然一新了,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完全到位了,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标?我觉得还远远不够。新课改给我们的课堂送来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但是我感觉还缺关键的“临门一脚”。 现在,新的学习方式在广大中小学的课堂里已经非常普遍了,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活动的成分也已经大大增加。但是还有很顽强的一股力量在制约着课堂最后临门一脚踢出去,就是在课堂中习惯性的捆绑式的教学习惯,还在顽强地发挥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捆绑式的课堂教学文化,也还没有彻底根除,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还是习惯于为学生设计好一切。就像我们习惯了捆绑学生,牵着学生走。这种捆绑的习惯,我觉得要从根本上扭转过来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怎么样真正把行为松开了,我们的课堂就有希望。 因此,要对课堂教学做精细化的研究。特别是要落实在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在保证学习效率、质量的前提下,怎么样真正让我们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发生变化。现在需要的是精细化的可操作经验,这些年,在课堂教学方面,在国内形成影响的好的探索的经验,也都证实了这一点。不管他们以什么样的名义来命名自己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上,做了重要的探索,至少可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中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环境。 课堂里面整体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包括中考、高考成绩也将随之大幅度提升。所以我们要坚信,在精细化操作的保障下,如果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了,那么学校的成效一定是好的。 3.深化基础教育改革,“领头羊”区域、学校是怎么做的? 问:上海中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表现出众,连续两次参加PISA测试,成绩均列榜首,引起世界多国教育界的关注,英国、南非等国纷纷派出包括数学专家、校长在内的教育代表团造访上海,并表示将把上海学校的教学方法在其国内学校推广。如何看待上海教育取得的诸多成绩? 尹后庆:尽管上海的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获得了很多的认同,但是回过头来看,上海教育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我们正确的教育观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课业负担还比较重,学生和老师专业素质不能完全适应转型的要求,学校的活力还没有充分激发。要破解这些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对上海来说,相对以往关注教育普及,以规模扩张为主要形式的发展形态,现在更注重内部结构的改善以及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这是高位均衡发展的基本形态。老百姓对基础教育的满意程度并不在于设备硬件上,而是期待孩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有所改善。 因此上海基础教育核心目标必须聚焦在更加关注学生和学习经历、更加关注教师、更加关注学校和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不断的课程改革推进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意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上海制定了四项策略。 第一个,就是把课程改革放在核心位置,充分认识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引擎的作用,着力建设满足师生需求的课程。我们今天的课程是学生全部学习生活的综合,今天的课程是学科内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有机整合,这个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要的一项改革。 第二个,学校是教育改革发生的策源地,要把中心放在学校。着力促进学校主动变革,学校不是资源配置的客体,而是创造、集聚、运用有效教育资源的主体,让老师成为改革的主人。激发学校内在改革的能动性。 第三个,充分认识到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决策的重要依据,着力完善和健全评价制度。我们整个上海的绿色指标,一共有三个逻辑关系,一个是构成性的,一个是关联性的,还有一个是发展性的。我们要学校、学生跟自身比发展,而不是学校跟学校比,让我们的教育在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过程里,慢慢去滋养学生。 第四个,充分认识到体制机制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基础保障。学校的改进直逼我们行政部门管理制度的改革。良好的制度环境能为我们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老师形成一个好的保障。如果学校没有自主权,整个课程改革都是听命于上级,我们今天为所有的孩子创造适合于他的课程这样的目标,是没办法实现的。 问:为了使学生既能达到甚至高于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又使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清华大学附小提出了“1+X课程”的结构,“1+X课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结构? 窦桂梅:“1+X”,其实是把课程和优化进行整合,根据价值观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这里头的“1”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超越了教材。"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形成既遵循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遍认知特点,同时又体现“清华烙印”的校本课程及个性化拓展性课程。“+”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促进“1”与"X"相辅相成,达成“1”和"X"平衡的增量或变量。 “1+X课程”一方面强调基础,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占到总课程的一半以上,即接近总课程70%。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之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1”与"X"相结合,共同达成学校“十个一”的培养目标。 问:“1+X课程”结构是怎么实施的?实施路径在哪? 窦桂梅:我们的实施路径有三个,一是学科内渗透式整合,不要强调学科内本身的属性,我们做“1+X课程”结构与整合,强调基础和整合,并不意味着我们丢掉原来的属性,我们语文必须要写一手好字,但是为了让这手好字写得好,可以加上美术,可以加上音乐融合式的渗透。所以说,在学科内渗透式整合上,这是最重要的实施方式。此外,还有后两个必要实施方式,那就是学科间的融合和跨学科式融合,科学和数学课,语文和音乐等学科间的整合融合。第三就是超学科消弭式整合,戏剧课程等等都是消弭式整合的课程。经过一些路径的探索,就出现了课堂的样态,用以提升儿童终身发展的素养等。 问:为了应对统一高考,中国的学校普遍存在课程“千校一面”、学生“千人一面”的局面,遵循“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办学体制僵化。北京十一学校的尝试,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全校范围内采取“选课走班制”,取消了“班级”的概念,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近来,学校有什么新的动向? 田俊:这两年,十一学校校园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两年多以前,下午四点钟以后,学生除了参加各式各样的社团之外,还会有答疑,且答疑的现象到处可见,但是从2014年开始,直到2015年,这种情况明显在减少。 为什么减少了?因为把手机拿出来直接对着不懂的题一拍,太多的APP(移动应用软件)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答案。一些还是不懂的问题,学生可用相机拍上在移动端直接分享出去,马上就能获得解决。 越来越多的老师习惯于在课堂讲课结束的时候,马上快速得到数据统计,难点在哪里,哪些地方还没有解决,一目了然。这还不够,把这个活动延伸到课后,直接用我们自己的平台和APP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为我们下一节课精准的起点和给学生个体化的指导,提供数据支撑。 在我们课堂上,还有一个东西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叫无线同屏,学校经常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之后,学生马上把讨论的结果形成方法,拍一张照片,手机一动,马上就对这个结果进行讨论。 从十一学校现在已经发生的这些变化,我们看到,移动互联时代其实在学校已经显露端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师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老师失去了对知识所谓的“权威”,甚至老师知道的不一定比学生多。 这个时候,我们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转变?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这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挑战。翻转课堂很好,但其价值到底在哪里?其实,最需要翻转的是,我们把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 每一项技术的革新除了导致生产生活的改变,也会推动社会的改变。对于教育也一样,我们除了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让我们教学更加精准之外,它可能会逼迫着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信息技术条件下应该怎么和学生沟通?我相信在这场变革当中,只要把握住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握教育本质,以开放、求实、求真态度,就一定能开创未来教育的新时代。标签:高考论文; 高考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课堂管理论文; 课程论文; 北京十一学校论文; 中国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