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配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观察论文_刘雪莲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 101300)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关于加强心理护理配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确诊罹患宫颈癌并接受诊断进行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焦虑的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采用心理护理配合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术后病情的好转与恢复,对治疗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宫颈癌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的身体健康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严重的甚至要住院开刀治疗。女性由于其自身体质还有免疫力的关系,身体素质没有男性好,罹患疾病的风险性就高于男性。在女性常见的疾病当中,尤以肿瘤的发生率最高且预后不良。宫颈癌作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影响[1]。我国女性罹患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涨的趋势且发病人群正在逐步的年轻化。且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罪魁祸首第一大杀手之一[2]。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癌的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患者由于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限,就会对在治疗上存在差异性,很多患者在宫颈癌围术期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发生,本文探讨研究的就是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即心理护理配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现在就将讨论分析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收治入院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作为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的诊断标准,且都同意参与此次调查研究并签署了相关同意书。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里护理和疼痛护理的护理模式,其中年龄35到65岁,平均年龄(42.6±2.7)岁,临床分期:Ⅰa期24例,Ⅱ期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中年龄37到68岁,平均年龄(43.5±3.1)岁,临床分期:Ⅰa期16例,Ⅱ期3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1.22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心理护理:(1)患者由于其自身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导致对疾病的认知了解错误,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对于此种现象来说,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举办知识讲座,以PPT的形式或者问卷快答的形式进行,使患者对其疾病有个基础的了解,减少因为知识储备的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2)对手术治疗方案恐惧,也会造成焦虑的情绪发生,针对此种现象,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做好患者的隐私保护工作,在与其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告知其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举例子说明类似情况病人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良好的临床案例,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消除恐惧感;(3)治疗结束预后情况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当热情主动,告知病人及家属术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心中有谱,不会惶惶终日郁郁寡欢,告知其配合好主任医生的治疗,预后效果恢复好,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家庭般的温暖呵护,也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4)成立护理咨询小组,以护理人员为主导,以心理咨询师为辅,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疗法,(护理人员指导性的建议患者正确认知自己的病情,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嘱其采取简单有效的方式正确疏导,对于患者纠结不已的问题,重点挑出,告知其治疗的必要性与特殊性,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包括信心疗法与转移注意力法)在手术治疗前2周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交流过程中,始终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行辅导,做好登记与记录,为下次的诊疗活动提供便利。

疼痛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不同的实际情况,若疼痛不明显,适当性的放轻松欢快的音乐,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分解其不良情绪,对疼痛严重的患者选用合适的镇痛药物,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注射药物以后的身体状况及不良反应,若有情况发生及时联系当班医生做好处置工作。

1.3观察指标

(1)SAS评分[3-4]:采用华裔教授张1971年编制的量表,20个条目,4级评分,1为没有,2为偶尔,3为频繁,4为绝大部份或全部,20个条目总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分数<50为正常,50~59为轻度,60~69为中度,>70为重度;SDS评分:采用华裔教授张1965年编制的量表,量表刻度及记分规则同SAS标准,<53为正常,53~62为轻度,63~72为中度,>73为重度。

(2)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的对比

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的对比

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颈癌作为恶性肿瘤中的一种,人们对其的认知一般都是谈癌色变,既担心手术治疗的风险也担心术后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由此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由此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不利于病人病情的康复,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5]。

在本文的研究中显示出采用针对性护理,在常规护理治疗模式上采取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的实验组各项指标(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加强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正确认知,适应角色并主动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有利于促进病情的好转,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且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稳定发展,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临床治疗社会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吴敏红,杨惠芬.疼痛护理干预路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及负性情绪影响[J].护理研究,2017,12.55(36):147~149.

[2]罗捷,裴微,范爱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9~11.

[3]王征宇,迟玉芬.焦虑自评量表(SAS)[J].上海精神医学,1984,11(2):73.

[4]李美娟,徐娟,刘永忠,等.Zung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0):1512~1513.

[5]范晓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4(05):119~120.

论文作者:刘雪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配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观察论文_刘雪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