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保障论文,机遇论文,人力资源论文,事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为今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指出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中的重点应该由保增长转为调结构,并且更加强调了保民生在促进经济内生增长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我国的经济所面临的世界大环境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基于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本研究报告认为,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四大挑战与机遇。
挑战之一:在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一些新政策将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2010年的经济工作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一致。不同的是,财政政策方面:2008年中央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投资计划,而这次会议则提出“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对重复投资问题已给予了高度重视。货币政策方面:提出“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可以看出,对于某些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已不容忽视,另外,环保和能源经济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
2009年中国经济“保八”的目标圆满完成。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的“保八后遗症”已经开始有所显现,其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就是部分行业的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合我国目前经济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不失时机地提出这两个重要精神,将会对我国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也将会给就业形势带来重大的挑战。
一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新提法为今年的中央财政措施定下了基调。2010年我国财政政策实施的重点,将会转向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建设;而货币政策也明确了对于产能过剩企业的贷款限制。国务院国发[2009]38号批文明确指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对于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和引导,任其发展,市场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并将导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等严重的后果。如何应对由于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产生的人员下岗失业问题,如何帮助和引导困难企业摆脱困境转型,如何引导这部分失业人员再就业,将是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难点所在。
从另一方面来说,第一,货币政策明确地指出,对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将严格限制贷款。我国部分中小企业正处在企业成长的初级阶段,走的正是这种粗放型的发展道路,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困难。在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该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相关人员的就业将会出现问题,必须处理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中小企业进入低耗能低排放的新型能源领域,以及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及人员就业的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第二,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限制。产能过剩问题实质上是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的调整,必须处理好结构升级和扶持就业的关系,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和适应市场竞争能力作为调整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鼓励和扶持创业来增加就业机会。
挑战之二: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会对中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就业工作以及收入分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9年我国最重大的任务是保增长,而2010年我国最重大的任务则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的新信号。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的目标。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也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如何在“十一五”的末尾为“十二五”进一步的规划完善,以及将来的长期结构调整做一个好的铺垫,是一个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首先,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这加大了产生结构性失业的风险。我国目前需要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其占国民总产值39%,就业的比例只有33%,均处于较低水平。在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过程当中,除了企业重组和产品结构、技术、市场的变化外,劳动者的生产转向、岗位转移也在所难免,极大地增加了产生结构性失业的风险。必须处理好产业发展升级与劳动者就业稳定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加大劳动者就业引导和职业培训工作的力度,扶持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次,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一方面,出口持续的疲软,使得外向型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并通过产业链向实体经济蔓延,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持续的冲击;另一方面,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需要我们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并且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然而,这个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地显现。因此,在出口将持续低迷,而消费无法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的就业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会继续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挑战之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于我国在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以及加强社保工作方面提出了重大挑战。
扩大内需有两条途径:投资和消费。短期内政府投资和放松信贷都可以拉动经济,但是投资越多,越要靠消费来吸收产能,否则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情况下,投资只会有短期的拉动效应。一旦扩大内需的投资结束了,经济可能再次下滑。因此,扩大居民消费、培育国内消费就成了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
一方面,要扩大居民消费,就要使居民有能力消费,即增加居民收入,这就要求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目前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长期跟不上GDP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2009年更是出现了居民收入“被增长”的现象。只有居民的收入得到了保障,才能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在绝大部分百姓的收入来源都是劳动收入的情况下,下一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以工资改革为核心、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收入分配政策,尤其是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的改革,以及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将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要扩大居民消费,就要使居民敢于消费,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和改善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我国内需不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劳动者对于社会保障的信心不足,如医疗、住房、教育等,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家庭的难以承受的负担。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只有解决好社会保障的问题,才能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协调共同拉动经济发展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另外,还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扩大了产能过剩的危险,为远期通胀埋下了伏笔。而通胀的水平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实施水平,将会对社保工作产生很大的冲击。如何根据通胀水平的变动,来调整和采取适当的社会保障政策,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一个难题所在。
挑战之四: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尤其是世界经济出现的本土化趋势,将对我国的就业形势继续造成冲击。
首先,出口的疲软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仍将持续。
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外需和外部投资。在过去,由于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高消费低储蓄的现象,使得我国的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长期以来处于获利的地位。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剧烈冲击,导致他们开始反思超前消费文化并逐步增强了储蓄意识,使其整体消费水平受到了抑制。
因此中国要面对新的现实,即要更多地依赖内需特别是消费引导增长。然而,在短期内,一方面,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拉动内需的政策在短期内也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外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还会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拉动点。虽然今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而且两三年内彻底恢复的难度很大。这意味着我国的出口很难短期内回复到08年初的水平,对于我国的就业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其次,世界经济的本土化趋势对于外国直接投资将造成负面影响。
回顾过去的2009年,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变化之一便是,无论是以富国为主的七国集团,还是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20国集团,全球各地都加大了对经济的监管力度。金融市场在全球化道路上轰轰烈烈地前进了几十年之后,世界经济开始变得更加变幻莫测,同时更加走向本土化。2009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G20峰会上正式确定了世界经济的这一趋势,将对未来的全球经济决策和金融活动带来深远影响。也就是说,在未来,为了吸取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过度互相依赖的教训,世界各大经济体将更加注重国内人才、市场、需求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
世界经济本土化的趋势,最大的问题就是减少了资本的国际间流动,从而也减少了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一趋势对于目前依赖外需和外部投资程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来说,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外国直接投资减少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失业与再就业问题。如何安排好这部分人员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等,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面临的挑战之一。
虽然存在以上的严峻挑战,但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传递的精神以及对于世界经济形势的总体估计,我们更应看到的是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机遇之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就业空间的拓展;同时我国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新认识,更加有利于就业和社保事业的发展。
第一,从增长的方式上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上。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逐步落实,必将有力的带动经济和就业的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产生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有利于就业空间的拓展。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基础上,新兴行业将包括新能源、邮政速递物流、服务外包等。这些行业的特点是产业链长,并且包括了能够吸收大量就业的服务业,可以大量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就业,将进一步开拓广阔的就业空间。尤其是会议特别强调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代表了发展绿色环保节能产业的新趋势。我国作为人口、制造业和能耗大国,发展绿色经济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广阔的前景,更重要的是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形成绿色就业的效应。
第二,从增长的区域来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着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既要保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更要促进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开发。这意味着,中国内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将会获得国家财政和政策的更多的关照和扶持,在这一区域将会产生广大的就业空间。
第三,从增长的观念来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当前事实上普遍存在的“唯GDP论”转变为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这对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部门转变发展观,更加注重“软”指标,如:失业率、居民可分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比率,社会保障的各项指标等,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就业是收入的基础,社会保障是消费的信心,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解决不好,扩大消费就是无本之木,扩大内需也就无从谈起。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形成全社会对于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四,城镇化在下一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将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国情看,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也更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中央的重大举措,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了较大增长空间,并能够推动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合理发展小城镇也是中国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的重要出路。
机遇之二:2010年的经济政策方向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将是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就业和社保工作的重大契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在财政政策方面,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
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不仅需要做到对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住房保障等,还包括对人民生计来源的保障——充分就业、基本的职业培训、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基本权益的保护,最后还需注重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提供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对社会成员的权利进行全面保护等。
完善民生的工作主要有: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由此可见,解决和完善民生问题所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层面的问题,而是需要在综合各种政策措施,并切实考虑到这些措施可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际影响的基础上,发挥政策创新能力,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逐步落实和完善各项工作。另外,要落实新政策,首先要打破一些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银行、国企、地产商私相授受的勾结的局面,使中央财政划拨的款项能够确实用在民生之上;其次,要打破地方、国企对资源的垄断,不再一味追求重复建设,甚至挪作炒卖。
其次,在以往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中央将出台有针对性的新政策,以促进今年就业的进一步增长:为增加投资带动就业,中央将在投资审批过程中增加就业评估和考核;中央亦将增强对地方政府就业政绩的考核和问责,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从而真正实现“惠民生”。因此,今年人保部门的工作将要落实中央关于以上各方面的指示,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就业评估和考核工作,并且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特别是惠及农民工以及特殊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
机遇之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对于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对于我国的就业将是极大的促进和推动。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到了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政策指导方向包括“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和“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充分说明了中央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注和重视。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小企业能吸收大量的就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中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扶持政策尚未落实到位,企业负担重,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市场需求仍然不足,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加大等。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应该在继续贯彻2009年“五缓四减三补”的政策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化落实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和增加就业岗位。对中小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失业保险补贴。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中小企业,可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延长至2010年底,并按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中小企业可与职工就工资、工时、劳动定额进行协商,符合条件的,可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同时,做好中小企业劳动力的信息搜集和就业促进服务,也是人保部门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机遇之四: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全球新科技、新能源的浪潮,为我国新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以及引进外国智力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首先,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出现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的一些新情况,我们需要适时调整战略的方向,抓住新的改革与创新的契机,利用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环境的巨变来进行我国金融系统的改革。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充分地看到了西方经济体金融制度的缺点和致命之处,同时也看到了各国为走出危机所做出的一系列针对金融系统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深刻了解到自身体系的缺陷,并及时实施具有力度的改革措施。我国迫切需要建立面向小型微型经济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是依靠原有的大型专业银行,而是要重建一套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起这样的金融体系之后,必然大大促进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必然促进了就业群体的吸纳能力。在建立新金融系统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引进国际市场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更要抓紧国内的金融工作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为我国金融系统的改革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力量。
其次,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新科技、新能源的浪潮更加引人瞩目。为了顺应和利用这一历史趋势,促进我国新科技与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我们必须要大力发掘和培养与新能源技术产业相匹配的新型人才。中国已宣布2020年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碳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这一决定对于中国来说是十分艰难和可贵的。在此目标下,今后我国每年的增量减排成本将达到86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1.2%,相当于每个中国家庭每年要多负担166美元。因此,如果没有很好的配套措施来化解转移这些成本,我国为世界环境作出的贡献将以牺牲本国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我国必须要做的便是提升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效,将新能源技术商业化,并大力发掘和培养与新能源技术产业相匹配的新型人才,以适应这一产业的崛起。在新科技领域行业人才的发掘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引进一些国外的已具备此领域知识的关键型人才,并进一步推动国内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
可以看到,在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全球新科技、新能源的浪潮的大背景下,我国人才强国和智力引进工作将取得极大的成绩和进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我们将面临的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如何将挑战变为机遇,更进一步的将机遇变为现实工作中的成果,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细致地部署各项工作,紧抓历史机遇,付出更多的努力。
标签:产能过剩论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