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在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作为此次探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分别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各项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面积大小、淋巴结清除数量、手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面积大小、淋巴清除剩余数量均优于对照组,手术后所需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胃癌过程中不仅能减少患者出血量和淋巴结、手术时间,还能减少住院时间使患者恢复更快。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胃癌;淋巴癌;肿瘤囊
前言
胃癌首居于我国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榜首,且好发于我国的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现糜烂、溃疡、消化道出血、食欲下降、乏力,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恶病质现象[1]。据有关报道,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速度高达70%左右,侵及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近20%,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严重时会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治疗胃癌有5种方法: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化疗、其他治疗、支持治疗,目前我国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本文主要目的探究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临床资料
从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胃癌的患者共46例,分组方式采取抽取红绿球分组,红球为对照组,绿球观察组,每组为23例,两组患者均无腹部手术史、无心肺功能不良、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两组患者均在知情并同意下实施探究。对照组中14例为女性,9例为男性;年龄为52~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88±5.46)岁;病程时间为12~16年,平均为(14.55±1.25.)年;其中10例为早期胃癌,13例为晚期胃癌。观察组中11例为女性,13例为男性;年龄为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8±6.01)岁;病程时间为15~18年,平均为(14.12±1.39)年;其中11例为早期胃癌,12例为晚期胃癌。两组患者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案
两组患者均先探查肝脾和盆腔有无转移结节、肿瘤形态大小、有无胰腺侵犯,均按JGCA的14版《胃癌处理规约》淋巴结清除范围为D2中所有第1、2站淋巴结,取仰卧姿势。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麻醉气管插管以及静脉,手术刀在上腹部中间作切口,自剑突上2cm沿正中线左饶跻进腹,用电刀分离和钝性分离横结肠上的大网膜,清扫胃小弯与肝脏之间的血管、脂肪组织、淋巴,使肿瘤囊充分暴露出最后摘除。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麻醉气管插管以及静脉,在患者肚脐缘下切一小口放入10mm腹腔镜Troca作为操作手术孔,分别在患者的肚脐左侧处4cm上的位置、右侧锁骨中线与肚脐平行处置入3cm腹腔镜Troca,放入腹腔镜操作钳,在三个切口中实施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各项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各项指标包括有:出血量、消耗时间、切口面积大小、淋巴清除数量、手术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当P<0.05时,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消耗时间、切口面积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患者淋巴结清除数量多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各项指标
3讨论
胃癌转移途径方式为: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其中淋巴转移为主要途径,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切迹。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上最新一门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适用于卵巢癌、子宫肌瘤、十二指肠溃疡、输卵管病变、子宫切除、不孕不育、胃癌、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该手术方法只需在患者腰部切三个3厘米的小切口,先分别插入腹腔镜Troca作为通道,再辅于手术器械和监视器,将患者腹腔内各个内脏器官的图像传送到监视器上,医生通过观察监视器上的图像实施手术[2-3]。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优点非常显著:只需单把手术刀操作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切口面积小只需要三个小切口,能避免患者留下长条状的疤痕,贴合年轻以及爱美女性对于审美的追求;治疗时间短,减轻患者在开刀过程中的痛楚;淋巴结能大数量清除,住院时间较短,使患者恢复期缩短,大大减少患者负担和支出费用[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出血量、消耗时间、以及切口面积大小、手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剩余数量少于对照组,且P<0.05。综合上述,给予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能使患者腹腔不被切开,内部器官不用过于暴露空气中,而且可同时治疗和检查,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安全有效、疤痕小的特点,是一种可行、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宝平,杨文奇,李霆.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疗效对比[J].安徽医学,2017,38(40):440-442.
[2]卫庆文,张梦娇,易丹.腹腔镜及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比较[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01):82-85.
[3]全信保,邹佩钢,杨学军,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高龄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01):46-48.
[4]孟祥毅.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凝状态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92-93.
[5]王进超.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02):310-312.
论文作者:熊文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胃癌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淋巴结论文; 切口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