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中国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_张华1,张芳2

低碳经济下中国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_张华1,张芳2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淇县供电公司 河南鹤壁 456750)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能源正实施包括煤炭总量控制、改革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研发利用清洁新能源、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措施促进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电力能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及发展愿景,旨在从电力能源角度推动中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1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一种在经济发展中以低碳能源代替高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除此之外,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并以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为目标。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以此促进产品的低碳生产和开发。通过提倡低碳消费,从而维护生态系统,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掌握低碳技术,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2中国电力能源存在的问题

2.1电力能源发展规划不明确

我国当前的电力能源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其他清洁新能源的比重相对较低,且燃煤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高效低碳、清洁环保的要求,缺少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此外,我国煤炭资源大多数分布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电机组大多设置在中东部发达地区,“西煤东运”成为了当前采用的主要方式。但是这项举措加大了发电过程的运输成本,只能解决燃煤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目前,我国缺少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电力能源发展规划,对于燃煤发电减排技术的研发政策还不够明确,不能从根本上转变电力能源结构,满足不了全国范围的电力需求。

2.2新能源技术支持不够

虽然国家鼓励电力行业研发和使用新能源,但是由于技术壁垒、开发成本等原因,各种新能源开发技术的水平都不够高。比如说风能发电中最重要的是风电场所的选址,如何测量一定时期内的有效风速,如何保证风速的稳定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太阳能发电设备如何降低成本、水能发电设备如何避免季节性影响、其他生物质等新能源设备如何完善收购处理过程等,均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我国新能源发电的进程。

3低碳经济理念下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制定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我国政府需要全盘规划低碳发展目标,将经济规划、环保规划相挂钩,结合各部门、电力行业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为电力能源发展设置约束性指标,并实施全面的计量、监督与考核,不断改进与优化。政府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全方位建设特高压输配电网,从跨区域输煤发电向输电转变,解决当前发电与配电不均衡的矛盾。此外,电力行业需要在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下加大对燃煤发电清洁技术的研发力度,按照碳减排指标考核体系对自身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结果约束过程,促进电力能源结构转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期进行考评。

3.2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低碳经济道路战略取向: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特色低碳经济道路的战略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工业化任务;选择重点行业特别是清洁煤发电和煤炭多联产等,提高这些行业在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措施: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有序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加强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低碳技术体系,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适应能力,达成低碳消费的共识。

3.3强化新能源技术开发

要实现电力能源低碳转型就必须要提高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工作。从国际先进的经验来看,政府部门在电力行业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加大新能源技术开发的投入,还要根据国内资源特点,建立研究、开发和示范一体化管理体系,并组织科研机构、电力企业等单位共同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制。各电力企业要充分运用发达的信息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学习贯通国外的新能源技术,为新能源发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4进一步加强能源法律保障

在法律体系建设问题上对于中国来说,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法》、《循环经济法》等能源法的相关法规,逐步健全能源领域基础性法律,完善专项法律的规范,形成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在实施能源创新,同时也要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最后,加强能源领域执法,依法监督,依法管理,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

3.5构建碳排放交易市场

政府需要加强构建全国范围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协调我国电力市场和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共同发展,完善统一的碳减排标准,实现全国范围的碳排放市场交易。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市场机制,反向鼓励电力企业安装脱硫装置等先进的污染控制设备,提高对于低碳科技的研发水平,实现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实现国际社会对我国碳减排的目标要求。

结束语

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压力日渐增大。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未来中国发展,也不利于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今低碳经济逐渐在世界上盛行,我国应努力抓住契机,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广大的优势,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为能源发展理念,来真正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欢.探讨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139.

[2]王珂,赖勐,徐艳,孙荃,周景月.风电产业的国际比较及中国风电发展创新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3):41-47.

[3]陈茹.基于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08):128-129.

[4]徐国政.碳约束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

论文作者:张华1,张芳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低碳经济下中国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_张华1,张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