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热电利用相关动力装置,将热能转化为动能形式的产生,是一个能量的转换过程,最终通过发电机的组成转换为电能量形式。在整个热电厂的发电过程中,热量的消耗显示了能源价值的下降趋势。所以热电厂减少能源消耗是非常好的,发电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以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能源效用;实际应用
1热电厂发电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热电厂中的发电工作拥有十分严谨的工作流程,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应该小心对待,避免打破其中任意一个流程顺序,假如其中任意一种流程顺序遭到破坏,就会产生极大的损失。首先通过锅炉制造出一定压力条件下的蒸汽,随后利用主体阀门进行综合调控,将产生的蒸汽运输到汽轮内部,随后通过汽轮的运转将所产生的蒸汽能量转化成一种动力机械。随后就是发电流程,高速转动的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能,火力发电机组主要包含主接线和电机班等内容,其中天然气与煤炭等燃料是进行发电工作所使用的基础能源。热能动力工程主要是一种将工程物理学作为核心基础的工程种类,这种课程研究的重点就在新型动力机械研究上,注重在新技术研发推广基础上,促进化学能朝着动能方面进行高效转化。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话题,从而导致热能动力工程学科中的可再生能源与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新时期的发展重点。通过分析热能动力工程相关原理可以发现,其中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除了内部进行能量转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稳定性问题外,还包括热电厂整体运行状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火力发电厂整体运行状态出发,探讨热能与动力的高效转化。
2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的关系
热电厂中的热能和动能之间的关系如下:(1)在调节阀的运行过程中,不同调节阀的通过流量有所不同。(2)在调节阀的开启过程中,由于开启数量不同,调节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3)汽轮机同步器的作用是:在单机运行过程中,随着设备启动,能够促进机组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至额定值;同时,在机组带负荷运行时,能够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性。另外,如果采用并列运行方式,同步器可转变汽轮机功率,还可以对机组运行负荷进行重新分配,这一过程即二次调频。
3热电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电源的设置问题
一切系统或者设备的运行都离不开电源的支持,热电厂的运用也不例外,因此,在热电厂是实际运作过程中,要根据系统或者设备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的电源类型。比如说,监控系统,热电厂的各类设备、自动化元器件的运行都需要监控系统对其进行监控,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证热电厂能够正常的运作,该系统的电源设置需要将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进行交叉结合使用;而处于热电厂运行非核心位置的自动化设备,该设备的电源设置与监控系统的设置大不相同,要选择使用无扰切电和双电源。在安装热电厂的相关设备时,安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操作要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将操作进行规范化,为进一步促进热能与动力工程有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开关的接口与交换的信号要保持对应
热电厂的任何系统、设备的运行都需要监控系统对其进行监控,因此在热电厂的运行过程中,监控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监控系统是通过开关来进行接口控制的,因此保持开关接口与交换信号的对应是非常必要的。在热电厂的实际运行中,虽然监控系统的连接线路较为简单,在出现问题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但是在监控系统的开关处有着繁多的连接线路,倘若出现操作人员控制失误的情况,就会对热电厂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3热电厂运行系统多为自动化系统
热电厂的发电过程中,监控系统是用来辅助自动化装置工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网络通信技术也被融入到了自动化技术中,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但是,依旧有一些针对自动化的难题存在于热电厂的运行过程中。热电厂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自动化问题,设计出一整套切实可行、能够有效弥补电气自动化系统缺陷的解决方案,进而促进热能与动力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运行。
4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
针对电能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浪费问题,电厂动力生产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综合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制定有效的调整措施,并认真落实,将为电能生产的“节能降耗”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1合理调频
调频和调压是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中的常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满足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平衡和无功功率平衡。就用电系统的变化来看,整个系统呈现持续变化的特征,受到各类外界因素的干扰,用电负荷会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其中波峰、波谷的电网频率变化尤为明显。鉴于这一情况,应当结合实际应用对用电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并设计科学、合理的调频方案,确保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系统配合。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调频方案进行调整或者优化,适当地进行二次调频处理,可有效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在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借助自动调频以及手动调频等手段,对其进行有效整合,还可提高发电机组的运行功率,充分凸显调频的价值。
4.2稳定工况
凝气装置工况缺乏稳定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可发生较大的波动,进而导致运行效果不佳以及发电效率、质量低下等情况。因此在实践应用中,通过调配的方式,提升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效果,保障汽轮机的运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整个发电过程的稳定性以及高效性,应当重视凝气装置的性能以及工况,通过添加辅助装置等途径稳定工况。此外,考虑到实际运行中负荷过大或者负荷热效率不足导致的后果,在选择调配的同时,还需要综合动力生产的实际状况以及具体变化对汽轮机的工作负荷进行合理调整。
4.3应用重热
多级汽轮机是当前电厂动力生产的常用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多余热量。在节能降耗理念下,如何收集这部分多余热量并加以利用,成为一大难点。就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来看,尽可能将多余热能进行转化,提高动力的转化效率,将对整个电厂的生产效率产生积极作用。落实到具体实践上,合理利用重热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热能的转化效率,确保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效果。基于多级汽轮机每一级都会产生热量这一特性,将上一级热能转化过程中的剩余热能进行收集,并在下一级转化过程中加以合理应用,是重热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此外,结合实践经验,对汽轮机的重热系数进行控制,确保其在最佳范围内,还可进一步提高重热利用的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热电厂领域快速发展下,热能动力工程在电能生产环节应用重要性更加凸显,需要行业认识到这一功能运用优势,借助新的管理手段,建立起智能化企业。利用热能动力工程,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促使热电厂走上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政策支持作用,加快热电厂技术创新速度,通过合理选择重热系数、科学选择调配方式等措施的实行,能进一步提高热点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鱼超.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实际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06):101.
[2]杨文广.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中的实际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2):206.
[3]吴春晓.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J].山西农经,2016(14):72.
作者简介:
陶积平(1987.2.16),男,甘肃民勤,本科,初级职称,研究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论文作者:陶积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热电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动力工程论文; 热能论文; 能与论文; 汽轮机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