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机车乘务员教育培训效果论文_杨超

浅谈如何提高机车乘务员教育培训效果论文_杨超

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

摘要:随着“神华铁路系统”打造重载铁路的步伐进一步加快,TD-LTE通信网络30吨轴重2.5万吨重载列车在朔黄铁路成功试验开行,两万吨列车的开行实现常态化,使得安全生产形势愈加严峻。这对乘务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也给教育培训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使教育培训进一步保障公司的安全发展,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是我们目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铁路 机车乘务员 教育培训 创新 积极性

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个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企业经久不衰的重要保障。机车乘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仅能够使乘务员及时有效的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还能进一步提乘务员安全意识,从而为公司的安全运输保驾护航。

中铁一局新运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是朔黄铁路六家联合运输单位之一,承担运输已有17年。负责朔黄铁路及准池、大准铁路896公里列车牵引任务,神池南至肃宁北406公里调车作业,宁武西至东冶125公里行车组织任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满足朔黄分公司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教育培训面临的困难

一个人的业务素的提高质需要一个过程,所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培训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所以,见效慢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难以迅速改变。因此,要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正视困难,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最后达到不断巩固、实现突破、收到成效。

铁路机务职工培训面临的困难也可从人、机、环、管四个因素进行解析。

1.1 人员现状

目前,我公司30岁及以下373人,占总人数71.6%,大专以下占73.1%,人员年轻化、且学历较低是当前培训工作的首要难点。中专(技)毕业生文化基础薄弱,在校所学知识缺乏实用性,学习劲头不足,给培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刚毕业的学生分配到单位后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继续沉迷在虚拟网络和游戏中,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且自我意识较强,自觉性较差,师徒关系淡薄,给培训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培训负责人的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手段比较落后,培训方式陈旧、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育仍是目前主要方式和方法。教育培训方式不活,手段滞后,使乘务员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培训内容广泛性、针对性不强,导致乘务员参与热情和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1.2 设备、教材现状

行车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代表着设备更加先进、优化、方便、快捷,使乘务工作更为安全,操作更为简单直接。由于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功率不能满足今后1.74万吨和2.5万吨列车的牵引需求,我单位购置了5台神华号交流机车。交流机车牵引列车的操作方法与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使用方法也发生了本质变化,面对新型设备、新工艺的投入,如何转变乘务员的操作方式方法,使机车发挥到最佳水平又给培训工作带来一项新的挑战。

1.3 培训制度现状

培训制度不完备、激励机制不完善。这一因素的欠缺导致员工学习积极性和压力感不强,存在着等、靠、拖等现象,久而久之,员工就行成了“考驾照”思维,只要及格就行,敷衍了事,不深谈、不细究。

2 应对困难的具体措施

要从根本上解决铁路机务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克服来之人、机、环、管各种困难,制定相应措施,将培训落实到实处搞好职工文化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技术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培养培训负责人创新意识,提高培训质量

解决教育培训的方式单一问题。要想提高培训质量,须有专业培训团队。我公司特设教育培训组,由培训组长统一部署,各车间设立专职培训负责人,负责各车间全面培训工作。培训负责人须业务精湛,综合素质过硬,且有创新意识,不能只按部就班的培训课本知识,对培训的类型采取了多样性。培训必须具有灵活性,有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业余培训。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思结合,培训形式有课堂授课、实作操练、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专题研讨、现场观摩、模拟演练、技能竞赛等形式,激发乘务员的好奇心,培养乘务员的兴趣爱好,提高乘务员能力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来提高培训质量。

2.2 加强新设备培训,完善培训教材、基础设施。

朔黄铁路12年第一列万吨列车的开行为后期1.74万吨2.5万吨列车试验打好了结实基础,为满足列车运行图万吨列车的需求,机车牵引方式改为重联牵引,必须对机车进行改造,加装了万吨无线同步设备、400K无线通讯电台。13年已将所属我单位21台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使用的继电器改为LCU集成电路控制,将DK-1制动机加装BCU控制逻辑面板和电小闸,改为了现在大家俗称的DK-1改型制动机。虽电器动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内部构造已经彻底改变,原有电路图被淘汰,使机车控制逻辑关系和机车故障处理发生了相应变化。及时修改了故障处理丛书,根据书籍理论知识将每一故障点处理思路及方法结合LCU梯形图和制动机改造业务通知进行讲解,使乘务员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利用库内机车进行假设故障实作培训,要求人人动手操纵,做到将理论和实作相结合,加深理解,牢记在心,为行车安全正点奠定基础。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作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担当乘务作业,不及格者待岗重新列入下批培训班,直至考试及格。

2.3不断完善乘务员各项培训制度。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研究,我公司下发了《八项培训管理办法》,各车间根据管理办法制定培训细则。如“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乘务员月考制度”、“学员管理制度”、“预备、待岗学习制度”、“学习会制度”、“乘务员奖惩条例”、“乘务员末尾淘汰办法”、“学习班管理办法”、“乘务员提职管理办法”、“副司机竞争上岗办法”、“后备指导司机培训与管理办法”等15项制度。单就《乘务员末尾淘汰制度》而言,具体实施办法是根据每半年,周期内各项违章违纪扣分后三名降职,而其中各类考试及月考加分和扣分项占很大比值。通过类似有奖有罚、末尾淘汰等的方法,增强乘务员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无形中激发了广大乘务员学习热情,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业务知识,在车间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制定了“三统一、日考核、周讲评、月淘汰、年评定”的方式:制作统一教材、统一台账、统一题库,打破了各个车间各自为阵的局面。以80分为分数线,建立日训、日评、日考核的培训机制,以理论讲解打基础、视频教学固认知、实战演练见成效的培训方式。

培训结束后对被培训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修正,对于培训过程中不适宜的地方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并进行书面总结报告,这样才能将教育培训工作不断细化和完善,持续开展下去,达到理想的效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乘务员教育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也仅是在机车乘务员培训工作上的一些探索。应该更加注重所面临的困难,想法设法制定措施,想法设法解决问题、想法设法提高质量,使乘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能够紧随科技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铁道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周平,2017

[2]培训与开发[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杨生斌,2016

[3]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M].复旦大学出版社,徐芳主编,2015

[4]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德斯勒,2015

[5]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罗宾斯,2015

论文作者:杨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机车乘务员教育培训效果论文_杨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