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战略概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概观论文,新兴产业论文,海洋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3724/SP.J.1224.2014.00156 1 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既是新时期海洋工作的指导方针,也为海洋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抢占海洋战略制高点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战略空间。21世纪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发布海洋战略和政策,加强对海洋的控制、占有和利用,以期在海洋利益的争夺中占据先机。 2)提供新的资源和能源,保障国家经济建设 2010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大进大出”是我国经济的基本格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这种格局还将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对各类自然资源的消费和需求呈现持续增加态势。到2020年,金属资源类里,我国对锰、铅、镍、铜、锌、钴、铂等矿产的需求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以上;能源类里,天然气的需求量对外依赖度超过50%,而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70%。这将会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海洋是水资源、能源、生物资源、空间资源和金属矿产资源的基地,因此,海洋作为新资源接替基地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十分突出。 3)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结构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经济布局逐渐形成。“十一五”期间,海洋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地发展,年均增速13%,全国海洋总产值占GDP的比例在9.5%~10%,海洋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同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领域。 4)有助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服务和保障民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和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指标。随着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升,海洋在提供食物来源与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多种生态服务、防灾减灾等服务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我国正处在海洋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近10年来,我国海洋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年均增长率持续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海洋总产值、海洋产业增加值每年以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的增长速度增长。平均每年海洋总产值全国GDP的贡献率超过9%(图1)。201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54313亿元,比上年增长7.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为31969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2344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4%、45.8%和48.8%[1]。图2显示了2013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构成。其中,滨海旅游业的增加值位列第一,海洋交通运输业第二,海洋渔业第三,海洋油气业与海洋工程建筑业并列第四。 图1 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数据来源:文献[1]。 图2 2013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数据来源:文献[1]。 3 海洋新兴产业的内涵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随着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海洋新兴产业(不少学者也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受到关注,部分学者对海洋新兴产业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孙志辉[2]、仲雯雯等[3]将海洋新兴产业界定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如海洋装备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业、深海产业等。孙加韬[4]认为,除了上述产业外,还应包括海洋生物育种、健康养殖、海洋服务业等领域。姜秉国、韩立民[5]指出,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环境产业和深海矿产产业六大海洋产业门类。 唐启升在最近的“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①中提出,海洋产业本身就具备突出的战略性,它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对主要海洋产业分类结构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若按资源利用、装备制造和物流服务等三大生产特征划分,可将目前的主要海洋产业的结构划分为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制造与工程产业、海洋物流产业和海洋旅游业六大产业。这样的产业划分与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体相对应。 海洋各大产业构成为:海洋生物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捕捞)与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油气业和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产业,主要包括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水利用业;海洋制造与工程产业,主要是指海洋船舶工业、海港建筑、滨海电站建筑、海岸堤坝建筑、海洋隧道桥梁建筑、海上油气田陆地终端及处理设施建造、海底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等;海洋物流产业,主要是指海洋交通运输业及为海洋运输提供服务的活动;海洋旅游业,主要是指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 综上所述,海洋新兴产业是基于国家开发海洋资源的战略需求,以海洋高新技术发展为基础,具有高度产业关联和巨大发展潜力,对海洋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的各种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全国,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败。 4 国内外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 4.1 海洋生物医药业 4.1.1 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生物医药研究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各国政府和大型企业相继成立了多个海洋药物研究中心,全面开展了海洋生物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防治心脑血管病、抗艾滋病等活性成分的研究。30多年来,大约有20000多种海洋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被发现,其中有重要生物活性并已申请专利的新化合物约300多种。在已发现的这些化合物中,不仅包括了陆生生物中已存在的各种化学结构类型,而且还存在很多特殊的新颖化学结构类型。尤其重要的是,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一系列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化合物,其中有些已进入临床前或临床实验阶段。 美国的辉瑞和礼来、日本先达、法国赛诺菲安万特、英国葛兰素史克等一批大型医药企业都加入了海洋药物研发的行列。近年来最为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当数西班牙的PharmaMar公司。目前,该公司的研究人员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抗癌化合物150个,其中14个为临床前候选化合物,5个在后期评价,4个在进行临床开发,1个已获得上市许可[6]。 4.1.2 国内发展现状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海洋新兴产业中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诞生了一批海洋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我国已知药用海洋生物约有1000种,分离得到新天然产物数百个;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有30多种,如藻酸双酯钠、甘糖酯、多烯康、烟酸甘露醇、河豚毒素、肾海康等;开发的功能食品有数十种;有些正在开发的海洋药物及已发现的活性物质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我国海海洋生物产业发展进程将大大加快。 4.2 海洋渔业 4.2.1 国外发展现状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食品短缺、食物安全等现实问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一直是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领域和竞争热点。 世界发达国家都相当重视发展远洋渔业,特别是大洋性渔业。传统的远洋渔业主要包括金枪鱼延绳钓、金枪鱼围网、大型拖网、鱿鱼钓、秋刀鱼灯光敷网等作业方式。近年来,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国际远洋渔业的一个热点。南极磷虾的试捕勘察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1982年达历史最高年产量,近53万t,其中93%由苏联捕获。1991年之后,随着苏联解体,磷虾产量急剧下降,年产量在10万t左右波动,其中约80%由日本捕获。近年来,在捕捞技术取得突破后,磷虾渔业正在进入第二轮发展高潮。挪威和俄罗斯采用泵吸技术,捕获的磷虾由吸泵经传输管道送至船上,使得磷虾捕捞省去了传统的起放网生产作业程序,大大提高了磷虾渔获的效率。2010年该渔业产量达到21万t,新一轮磷虾开发高潮正在形成。目前,出于对磷虾渔业快速发展的预期及对南极变暖的担心,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CCAMLR)缔约国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派极力推动加强对磷虾资源的保护,针对磷虾渔业的管理措施越来越严格,同时要求捕捞国承担更多的科学研究责任与义务。 与此同时,水产养殖业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水产养殖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在过去几十年间,水产养殖业得到持续地发展,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不到100万t,发展到2011年的6270万t。2011年的产量比2010年又上升了6.2%,产值约1300亿美元。目前,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世界渔业总产量的40.1%。为了应对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的问题,世界各国对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日本、美国、俄罗斯、挪威、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等先后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某些放流鱼类回捕率高达20%,人工放流群体在捕捞群体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不少国家还在在近海建立“海洋牧场”,通过人工鱼礁投放、海洋环境改良、人工增殖放流和聚引自然鱼群,提高海域生产力。 4.2.2 国内发展现状 据统计,2012年,我国国内海洋捕捞产量为1267.19万t,同比增长2.94%。我国的远洋渔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远洋渔船规模达到1989艘,渔船总功率为100多万kW,作业渔场遍及三大洋公海和30余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2012年远洋渔业产量为122.34万t,约占国内海洋捕捞产量的10%。我国远洋渔业的作业方式已从单一的底拖网技术发展到现在的大型中上层拖网、光诱鱿钓、金枪鱼延绳钓、金枪鱼围网、光诱舷提网、深海延绳钓等多种捕捞技术,成为远洋渔业作业方式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仅有的大洋极地渔业为刚刚起步的南极磷虾渔业,尚处于试验性商业开发的初级发展阶段。2010-2011年渔季我国先后派出5艘渔船,捕获磷虾1.6万t。由于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特征尚未开展专业性调查,且捕捞的渔船均为经简单改造的南太渔场竹荚鱼拖网船,捕捞产量和加工技术与南极磷虾渔业大国的挪威和日本等有较大差距。 海水养殖业目前已成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大大促进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产业发展踏上新的台阶。2012年,海水养殖产量为1643.81万t,同比增长5.96%。其中,鱼类产量为102.84万t,甲壳类产量为124.96万t,贝类产量为1208.44万t,藻类产量为176.47万t。与此同时,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以后,我国渔业增殖放流投入资金和放流种苗数量大幅度增加。放流种类主要包括水生经济种和珍稀濒危物种,涵盖鱼类、虾类、贝类、头足类、甲壳类、爬行类等,增殖放流种类在不断增多,呈多样化趋势。 4.3 海洋新能源产业 4.3.1 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各能源消费国加强了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视。海洋新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通过利用潮汐能、海洋风能发电的形式来开发利用海洋能资源。 潮汐发电始于欧洲。法国于1966年在希列塔尼米岛建成一座最大落差13.5 m、坝长750 m、总装机容量的朗斯河口潮汐电站,年均发电量为,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潮汐电站。该电站的建设标志着潮汐发电进入了商业开发阶段。之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陆续研究开发潮汐发电技术,兴建各具特色的潮汐电站。但是,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价格较低的情况下,潮汐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在经济上不具竞争力。2003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急剧攀升,潮汐发电的优势在不断增加。 波浪能发电是继潮汐发电之后发展最快的一种海洋电力形式。20世纪70年代后,波浪能发电技术才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目前,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都在不断加强对波浪能发电技术的研发,其中,日本、英国、挪威等国开发利用的水平较高。当前,波浪能发电在成本方面还无法与常规能源抗衡,技术也不甚成熟,大规模开发利用正在探索尝试阶段。但在一些不便于使用常规能源的条件下,如在海岛和海上设施的电能供应方面,波浪能发电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风能已经成为开发最广泛、发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之一。据世界风能协会统计,2012年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82×,近15年的平均增速超过20%。英国、爱尔兰、德国、丹麦、瑞典、荷兰等欧盟国家走在了海洋风电领域的前列。但海上风电成本比陆上高出30%左右,如果再考虑海底电缆输电等费用,海上风电成本可能高出陆上50%。因此,海上风电场的经营效益受到很大局限。近年来欧洲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与其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是分不开的。 4.3.2 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海洋电力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2年,海洋电力业实现增加值70亿元。与传统电力产业相比,海洋电力产业开发利用的时间比较短,开发规模和水平均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除潮汐发电、海洋风力发电外,其他海洋电力技术尚处于试验、中试阶段,尚未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在海洋新能源产业中,海洋风电的技术最成熟、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但是我国海洋风电发展主要集中在海岸陆上地区,真正在海上的风电场目前只有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江苏如东20万kW海上风电场、河北黄骅100万kW海上风电场等也即将建成。据统计,各地规划建设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710万kW。潮汐发电方面,从1958年起,我国陆续在广东顺德、东湾、山东乳山、上海崇明等地建立了几十座潮汐能发电站,目前尚在使用的有8座,其中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装机容量最大,功率为3200 kW,是亚洲最大的潮汐电站。潮汐能发电潜力巨大,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在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上基本成型,可以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4.4 深海油气和矿产产业 4.4.1 国外发展现状 石油是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矿产,2011年世界石油消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3.1%[7]。1980~2011年世界油气资源探明可采储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海洋油气资源探明储量大幅提高,成为推动世界油气资源探明可采储量上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海洋油田勘探从浅水走向深水,深海油气勘探不断提速,深海油气探明储量不断增加。全球近10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中,海洋油气田已占60%以上,特别是水深500~1500 m的深海油气勘探,已成为多数海洋油气经营者的重要战略资产组成部分,深水是未来世界能源的主要接替区。据《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6年1月1日,深海油气探明储量约为100亿②,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湾、巴西海域、西非海域和北海,被称为深水油气勘探的“金三角”。深水油气勘探活动具有高成本、高技术、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正是由于高回报特点才促使人们不断地向深水发起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必将进入全新跨越式发展的阶段。目前,主导深海油气开发的是欧美跨国石油集团,英国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集团居于领军位置。 深海矿产仍处在技术研发与矿产勘探阶段,很难确定何时能进入规模化的产业开发阶段。尽管一些国际财团和大型矿业公司对少数深海矿物资源(包括锰结核、多金属硫化物等)进行了商业化试开采,但受到当前国际市场矿产价格和开发成本的制约,短期内市场化开发前景并不乐观,但潜力巨大,远景广阔。 4.4.2 国内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持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我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迅速,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四大海洋支柱产业之一。近10年全国新增石油产量中超过一半来自海洋,2010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85%。2010年,我国多个海洋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t,取得历史性突破。2012年实现增加值1570亿元。我国海洋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渤海、东海和南海近海,南海南部深水区至今没有实质性油气钻探。而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资源带之一,石油地质储量约230亿~300亿t,号称全球“第二个波斯湾”,油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良好。目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正式启动了深水油气的勘探开发战略,计划将在未来10年投入2000亿元用于南海深海海域油气开发。此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正在对东海油气的深水开发做前期准备,该公司在南海也有了区块。我国三大石油公司深海油气发展战略必将促进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和能力的快速提升。“十二五”期间,深海油田勘探开发有望成为我国海洋油气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4.5 海水综合利用产业 4.5.1 国外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寻找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海水作为一种淡水替代性资源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自1960年开始,全球淡化水生产能力呈现出指数增长,到2007年已超过3700万/d,包括用于市政、工业、农业、能源、军事和演示项目的海水和半咸水淡化[8]。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量的加大,世界海水淡化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世界近半数海水淡化能力分布在中东地区,对于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等国家而言,海水淡化是一种重要的和可依赖的淡水资源。世界上现有最大的海水淡化设施就位于阿联酋的Fujairah,日产量达到45.6万;另外在中东地区还有5个日产量超过50万的淡化厂正在建设中,其中最大的要属位于沙特Shoaiba的日产淡水88万的3台淡化装置,而首个日产100万淡水的淡化设施预期也将在沙特实现[9]。 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工业冷却用水约占海水直接利用量的90%,几乎所有的沿海国家都采用海水作为冷却水。日本仅电力企业每年的海水利用量就达到1000亿。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工业冷却用海水总量就已达到720亿,目前30%左右的工业用水为海水。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欧国家2000年的工业用海水量也达到2500亿左右[10]。 4.5.2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综合利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尽管起步较早,但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2007年以后,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化加快。2012年,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增加值为11亿元。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的主要形式是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2003年在山东荣成建成投产国内最大的日产5000 t淡水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项目。2007年山东黄岛发电厂2套日产3000 t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也建成运行。2010年年底,中国海水淡化的能力有64万t/d,相当于全球的1%。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我国沿海地区年直接利用海水总量超过400亿/a,其中90%为电力企业[11]。此外,将海水作为城市生活用水也已进入试用阶段。 虽然,我国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已经迈出第一步,但是整体规模较小,层次不高。制约海水综合利用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技术成本过高造成的市场需求不足。但作为国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性产业,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4.6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 4.6.1 国外发展现状 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大型特种船舶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领域。韩国、日本通过坚持高端船舶品种的开发,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在世界高端船舶制造业中占据统治地位,牢牢把握住了高技术船舶的市场订单。 随着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等的不断推进,海洋油气开发设备等海洋工程设备成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包括深水半潜式钻采平台、深水钻井船、张力腿平台、自升式平台等。这些设备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北美,日本、韩国也逐步具有了海洋工程产品建造的总承包能力;新加坡获得众多欧美及第三世界各类石油钻采平台的加工制造权。 深海探测和开发设备方面,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在深海技术设备方面取得了许多科技突破,水下技术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主要开发了深海取样设备、水中释放器、水下传感器、水下电机等与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相关联的先进产品。深潜器计划是日本深海资源开发和水下技术的重点,其研制的无人遥控潜水深度达到11000 m,是目前世界最高纪录。美国在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的测控技术、设备制造技术、材料技术等单项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4.6.2 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发展迅速,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2012年实现增加值1331亿元,造船出口额392亿美元,超越韩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出口国。但是,在“量”不断增大的同时,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的“质”并没有得到同样显著的提高,大型和特种船舶、大型船用发动机、游艇等高端船舶制造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要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及船用发动机等配套设备,同时稳步提高修船能力。除了海洋大型特种船舶制造外,我国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海上油气钻井平台设备制造初具规模。2011年5月,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建造的第六代3000 m深水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出坞,代表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已拥有批量生产海洋钻井平台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深潜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下潜至3759 m深海,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 m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技术突破对我国深潜器制造商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深潜器制造将会获得较快发展。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深潜器、深海油气钻井平台、大型海上漂浮式平台等高端海洋装备制造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乃至海洋开发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7 海洋物流业 4.7.1 国外发展现状 港口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国际主要港口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大型深水港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发达。以荷兰鹿特丹为例,该地区以鹿特丹港为枢纽,建成了四通八达的海陆疏运网络:高速公路与欧洲的公路网直接连接,覆盖了欧洲各主要市场;铁路网与欧洲各主要工业地区相连,直达班列开往许多欧洲主要城市;水上内河航运网络与欧洲水网直接联系。鹿特丹港已成为储、运、销一体化的国际物流中心。 2)港口运营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以租赁方式把港口码头租给国内外港口经营企业或船公司经营,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特许经营机构收取一定租金,用于港口的滚动发展。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管理部门和经营业主之间的职责划分清晰、定位明确,为港口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德国汉堡港的自由港模式是设在国家和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汉堡港给予客户大量的优惠政策支持,对进出汉堡自由港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全面带动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汉堡成为德国的金融中心之一。 3)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设计建立了两套高效的现代化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港务局利用信息控制系统引导港内和外海航道上的船舶航行,私营企业则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来进行信息交换和业务往来。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还与海关的服务网络系统及铁路公司的中央服务系统并网,从而为广大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信息服务,提高了海陆物流联运效率。新加坡政府建成了Tradenet、Portnet、Marinet等公共电子信息平台,形成了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为港口物流相关的用户提供船舶、货物、装卸、存储、集疏运等各类信息,全面实现了无纸化通关,达到了为每位客户“量身定做”的服务水准,吸引了大量的港口物流货源。 4.7.2 国内发展现状 近10年间,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16.4%,平均每年增长约5亿t,2010年达到65.1亿t(含长江的南京以下港口)。同期外贸吞吐量增速也达16.0%,2010年达到24.3亿t,占港口吞吐量的37.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建设高潮迭起,20世纪80年代存在的严重压船、压港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目前,全国南、中、北三大国际航运中心框架已初步形成:以香港、深圳、广州三港为主体的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舟山、苏州三港为主体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天津、青岛三港为主体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青岛港等重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高居世界前列,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此外,港口集疏运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近年来,国内港口开始注重铁路和水运集疏运方式的建设。大连港为加强港口对东北腹地的辐射功能,相继开通了至沈阳、长春、哈尔滨、延吉、吉林和满洲里的集装箱班列,大大促进了大连港海铁联运的发展。上海港、深圳港、天津港、宁波—舟山港等港口也非常注重集疏运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一些港口还在积极探索港口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如上海罗泾新港的“前港后厂”模式、港口内陆物流服务网络模式等。 4.8 海洋环保产业 4.8.1 国外发展现状 海洋污染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2011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和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联合发布了“檀香山战略”(Honolulu Strategy),提出了各国在防治、监控、管理海洋垃圾方面应遵循的一般指导原则。其中包括:控制陆源生活、生产垃圾,削减入海通量;实施河道清扫、拦截工程,防止垃圾入海;使用环境友好和可生物降解的替代性材料,在源头削减、控制垃圾进入海洋;实施海洋垃圾监控、收集、循环利用的系统工程等。 由于海洋垃圾治理成本高昂,海洋垃圾收集、处理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有效措施。例如,韩国海事与渔业部(后改称韩国国土、运输和海事部)启动了一个全国性的海洋垃圾污染控制工程,包括四个方面:海洋垃圾的削减、深水区海洋垃圾的监测、海洋垃圾的收集、海洋垃圾的处理(循环利用)。在此工程的实施中,韩国发明了多种工程技术手段,如在海面上建立了漂浮型的垃圾拦截坝、安装深海海底渔具监测设施、制造和使用多功能海洋垃圾回收船舶、发明了直接利用废弃物生产燃油的工艺、研究出了多聚苯乙烯浮标的处理技术、建立了直接热融处理系统来处理废弃的玻璃纤维强化型塑料容器、发明了特殊的海洋垃圾焚烧技术等。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发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发达国家采用无线通讯系统技术实现地面溢油应急反应中心与海巡飞机和海上作业船舶之间的可视化信息通讯,快速生成救助、清除方案,指挥清污船准确地进行海上溢油清污作业。 4.8.2 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对海洋生态及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导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域污染、赤潮灾害、海洋溢油等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2012年,约6.788万海域的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约1.9万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81%实施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全国海域发生赤潮73次,总面积达7971。海洋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加快推进海洋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海洋污染防治技术水平,改善海洋生态,探索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5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巨大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面临着诸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 我国虽然已形成了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但海洋新兴产业的规模小。尤其是海洋油气开采业、船舶制造业、海洋物流业等,虽然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2)产业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竞争能力弱 我国在海洋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欧美公司依靠其拥有的专利技术几乎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我国许多设备及大部分核心部件均依赖进口。在深海油气田开发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深海钻探、开采等生产设备,我国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海水淡化方面,我国虽已基本具备产业化条件,但装备制造能力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很有限。在海洋能利用方面,我国的技术和生产成本较高,可靠性也比较差。 3)对产业发展的认识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对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不足,对其在资源配置、资金支持、政策导向等方面扶持的力度不够,未能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海洋新兴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需要巨大的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在我国,除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自身实力不强,单纯依靠自身积累很难负担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所需的巨额投入。例如,在我国,一个三类海洋新药的研发经费约为500万~800万元人民币,如果没有国家在资金和财税政策上的支持,很难完成一个新药的研发。 4)产业发展机制不活,产业化瓶颈突出 我国大部分海洋新兴产业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要大规模实现产业化还面临一些技术和政策方面的瓶颈制约。由于企业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产学研联合仍然存在脱节现象,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面临的问题较多,产业化瓶颈突出。例如,我国海水淡化的推广面临难以进入市政管网和价格体系的瓶颈,且成本高于自来水价格。海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示范试验规模严重不足,阻碍了工程样机向规模化应用的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中试环节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成果的有效转化。 5)服务支撑体系不太健全,产业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海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性的产业,常受到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此外,由污水排放、盲目围海、船舶溢油、工程建设不当等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等,均造成了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而我国目前对海洋灾害的预测和监测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低。相关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如信息咨询、技术仲裁、法律服务等)也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12]。 6 对策建议 1)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整体提升海洋产业的战略地位 当前,党和政府对海洋的战略地位空前重视。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如何对海洋强国的内涵再认识、再定位,使中国崛起于21世纪的海洋,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强盛与衰弱的重大战略问题。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建议政府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整体提升海洋产业的战略地位。 2)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海洋开发步伐 海洋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国家开发海洋资源的战略需求、对海洋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的各种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目前,要加大对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制造与工程产业、海洋物流产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环保产业等七大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制定这些产业的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产业区域布局等,同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3)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关部门要有效地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整合科技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难题。建立产业联盟,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企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同时,要建立军民融合的海洋科技和装备开发体系,有效整合军民两方面的科技资源。 4)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支撑,突破产业化瓶颈 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并以此作为示范点,全面辐射和提升我国海洋工程的水平。与此同时,在沿海地区建立一批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兴产业基地,由政府支持,联合各方进行中试,降低企业风险,突破产业化瓶颈,使其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和区域辐射作用,推动海洋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5)合理配置资源,协调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我国海洋开发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倡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走低消耗、高效益、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做到资源开发的有序、有度和有偿,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权限,维护良好的发展秩序,防止各种复杂关系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干扰和冲突。 ①该报告待出版。 ②l (即1吨油当量)=42620 MJ。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战略概述_海洋经济论文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战略概述_海洋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