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水资源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251900
摘要: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景观越来越重视,这也使河道治理力度增加。我国以往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重视工程施工效率提升,往往忽视了河道治理对环境保护发挥的作用,在治理过程中破坏了生态平衡,给河流系统区域性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面对当前生态环保理念在生产生活中的贯彻使用,促使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得到科学化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应用
引言
生态水利是在重视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河道治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河道治理的效果,需要充分的应用生态水利工程理念,在保证河道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兼顾自然和人的利益,进一步丰富河道治理内容,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重视对河道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更好的发挥出河道的重要作用。笔者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对生态水利建设管理具有多年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本文以笔者工作所在穿城区河道---清坡河的管理为例,就生态水利建设理念在河道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体会做以总结,以期与业内同行交流,并希望各位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分析
生态水利理念的出现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水利工程运行理念体系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创新的结果,是贯彻水利工程的新型理念之一。生态水利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贯彻应用,是对我国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应用的重要体现,能够在河道治理中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降低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契合,有效满足当前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实践证明,生态水利理念在城市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有效改变了河道水质问题,在为城市用水正常供应基础上,提供了优质的水资源,提升了服务水平,贯彻了以人为本的重要要求。整体上而言,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是促使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以人为本理念相结合的体现。将其贯彻于当前城市河道治理,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水资源,促使城市生产水利系统顺利运行。同时,城市河道工程积极贯彻生态水利理念,能够营造良好的水文环境,有效发挥工程生态效益,为水利工程运行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应,为水利工程后期运行维修养护获得有效的成本投入奠定基础,延长水利工程的运行寿命。水利工程系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特殊性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对于保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性起着重要作用。
2河道现状分析
我国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的数量是比较多的,在所有的河道中,基本上分为天然河道和人工河道两个部分。在长期的人类生产生活发展中,城市河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一方面,虽然河道的发源处很少有人居住,但是在河道流经地区则会出现较多的居民,甚至出现依水而建的城市。这些居民长期生活在河道附近,其必然会排放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和废水,造成河道污染。另一方面,以往部分城市在发展中,面对生产生活废水和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会将河道默认为排放的重要渠道,过渡夸大了河道的自净能力,长期而言,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我国现今城市河道污染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我国在长期发展中过渡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在未来城市河道治理中,要积极贯彻落实生态水利管理理念,从河道设计之初,便重点落实,发挥生态水利设计优势,维护河道生态稳定性,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清波河原名青坡沟,清波河起源于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张贤村,相传为“禹迹九河”的沟盘河,为徒骇河的支流之一。2007年,无棣县城区改造,作为城区主要的排涝河道,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更名为清波河。同年对清波河进行了生态建设治理,在满足城区排涝的基础上,实行雨污分离,侧重于生态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水文环境。在城区河段上下游分别建设3座橡胶坝,使得城区河段保持相应水位,设有深水区和浅水区,保障生态用水并种植净水植物,由原来古河道的自然断面改造成复式断面并进行景观设计,设置局部湿地、浮岛,坡岸均种植景观苗木花卉,建设成为具有深浅不同适合居民休闲、游览观光的城区生态河道公园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水利工程理念在河道建设中的应用
3.1构建生态保护系统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理念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对河道生态体系的有效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选择对周边生态环境发展有利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在具体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好清淤除障及滩涂围垦等工作。通过河道治理构建良好的生态保护系统,有效的实现对水体环境的保护。
3.2强化水文分析
在进行河道治理时,为确保生态设计理念得以正确运用,应全面分析并掌握当地水文情况,做好相关方面的信息收集工作,掌握水文具体条件后再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同时,在进行生态水利设计时,一定要提前了解当地其他成功案例,并结合当前河道治理实际情况,充分运动成功案例来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此外,在满足工程需要同时,还应将农业灌溉需求、生态绿化需求等考虑进去,以从宏观整体角度来提高河道治理能力。
3.3建设湿地景观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作为涉及生态、景观以及水利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综合理念体系,在实际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可以通过湿地景观建设净化处理城市河道,满足生态水利工程运行标准。湿地景观是防洪蓄水、净化水源以及保持河道区域系统稳定性的重要部分。在水利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从河道的上游和蓄水段之间根据地形合理建设湿地景观。目前,在实际规划建设中,河道内部湿地景观设计主要通过岸边人工湿地实现。一般而言,河槽内存在自然湿地景观,与河道的走向一致,而生态水利设计则主要体现在人工湿地的建设中。城市河道运行中缺少湿地是造成河道运行现状的主因。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就地取材,选择河流区域内的土壤、沙石等材料,在基础建设下种植耐污植物作为主要的净水植被,且设置科学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
3.4堤围及护岸工程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同标准的围堤结构则是河道治理中较为普遍的工程措施,这也是水安全的重要措施。面对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部分存量围堤结构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才能满足新的需要。
因此,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应根据保护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标准,新的“筑闸联围”理念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进行针对性分析,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对于河流的自然形态尽可能保护起来,避免通过河道裁弯取直、硬化、渠化影响水与流域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为水生、陆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新的河道流域堤坝结构治理过程中,尽量采用新的护岸结构,如丁坝、鱼道和浮岛结构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排水系统,打造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亲近的环境,对于河流流域的天然环境进行保护。
3.5恢复河道自然状态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在保证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的恢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的自然状态,实现河道水生生物多样化,为河道浅滩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丰富河道结构,为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针对河道工程进行具体设计时,还要针对周边环境和河道生态网络进行合理搭配,使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范围进行拓展。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河岸进行改造,使其恢复为土质河岸,并在沿岸种植绿色植被,使水环境生态系统能够与陆域生态环境实现有效融合,打造更为稳定、和谐的河道生态环境体系。
结语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在实际贯彻空间异质性和整体服务原则的基础上,能够从构建生态保护系统、建设湿地景观、建设护岸工程等方面落实,尊重自然规律,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与城市河道治理有效结合,有效发挥水功能,在保证河道使用价值有效发挥的基础上,提升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性。
参考文献
[1]吴艳东.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246-247.
[2]马荣杰,李子健.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62-63.
[3]张玲.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建设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8,210(09):66.
[4]无棣县城乡建设委员会《无棣县新城区建设规划》2005.10
论文作者:刘德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城市论文; 理念论文; 湿地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