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都呈现出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特征。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从教师到学生都没有意识到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这是值得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践,以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际为基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层次,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
一、前言
语文朗读能力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形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但是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比较强,可塑性很高。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朗读时,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探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朗读活动中,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朗读素养、增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掌握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面临复杂的问题时,学生能够懂得灵活思考,逐渐形成思维情感体验能力。
二、立足教材,开发朗读资源
朗读是一门语言和情感融合的技巧。一方面,在朗读过程中,吐字要清晰,要字正腔圆。新课标指出:“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两项重要的目标。语文教学以教材为依托,关注课文内容,选择符合语言规范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开发朗读资源,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小学生的认知层次比较低,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强,在选择文章时,要体现层次性,要有辨识度。
农村的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比较自由,乡音比较重,普通话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关注这一问题。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奠定语言基础的时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首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读准字音、发音正确、声音响亮、语言流畅,不断形成高层次的朗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例如,在教材中有很多可以适合作为朗读范本,《凡卡》一文,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朗读范文。在学生朗读之前,教师可以播放范读音频,先标注重点的字词读音。当然教师也创设情境,假如朗读者就是凡卡本人,引导学生想象,投入到情境中进行朗读。这不仅能够纠正学生的发音,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悟课文的情感,了解凡卡的处境,对于提升朗读层次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把握情感,注重朗读节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环境中,可能各种设施不是很完善,教师可以从基础入手,以先抓住朗读的基本技巧。语文教学专家于漪在分享自己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讲道:“朗读归根结底还是情感的表达。通过朗读文章,体验作者的情感,自己在朗读中也能够演绎文章中的角色,再次进行加工创造,形成新型的模式,这也是情感表达的体现”。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要抓住文章的情感,尤其是要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细腻的情感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朗读活动,要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奠定朗读基调,注重语气轻重缓急,注重朗读的节奏。在选择文本方面,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情感比较饱满、文字比较优美、感染力较强的文本,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以《匆匆》一文为例,这篇文章的感情非常真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时间匆匆流逝,生命短暂,应该倍加珍惜的情感。而且这篇散文具有诗歌般的语言,感情非常细腻。教师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要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的句子,并且掌握朗读技巧。如文章开头就用了排比句,在朗读排比句时,要语气要有层次性,体现出情感的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探索方法,激发朗读兴趣
很多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不高。语文早读时,很多学生大声读课文,这其实很难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尤其是一些学生只是为了背诵课本,根本不管文章的特点,也不会细致地体验文章的情感。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可以探索多样化的朗读活动,将朗读与其他的活动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统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抓住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尤其是与学生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文章,将朗读与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可以先让学生朗读。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手上是成把的火柴,这是自己的,为什么擦一根也不敢呢?如果你就是小女孩,能联系课文第一段告诉我原因吗?小女孩就不要擦火柴了,为什么她又终于抽出了一根呢?如果你就是小女孩,能告诉我为什么吗?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内容想象,并且写成一篇文章,然后指导学生用自己写的文章作为朗读范本。学生在朗读自己的文章时,情感会更加真切,朗读的节奏把握也会更加准。更重要的是,这个话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如指导学生朗读《两小儿辩日》,要明确这篇文章是充满童趣的文章,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童年发生的趣事,写成文章,在班级同学面前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探索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朗读活动中。只要学生有参与的热情,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能够提升。
五、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有理论上的转变,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语文教师要拓宽语文教学的范畴,创设具有教育意义的朗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朗读探究活动中,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和情感体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维,探寻更加多元化的方法。总之,小学语文教学面向的是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和思维层面还存在比较强的依赖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性体验,理性思维,探寻符合自己学习特征的朗读方法。尤其是在开展朗读活动时,教师要挖掘教材的资源,以教材的本文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深入感知文本情感,把握文本信息,掌握科学的朗读技巧。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理解教学问题研究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6,(16):110.
[2]王超群,韦冬余.小学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03):60-62.
[3]刘小礼.书香润心田,字里天地大——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考试(教研版),2012,(09):74.
作者简介:李沛容(1971.06-),女,广州市从化区人,本科,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论文作者:李沛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能力论文; 文章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指导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