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内容丰富,在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孟子生态思想的时代背景、内容、特点和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贡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较深入发掘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
关键词:孟子;生态;伦理
保护环境、倡导生态伦理不仅是现代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内容,也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在继承孔子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中生生不息血脉传承。我国能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面对现代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研究孟子生态伦理思想中的优秀成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孟子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固有秩序分崩瓦解,诸侯国之间的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而由于大量的战乱,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生态恶化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斗争和无序的社会,都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协调。众所周知当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生产力十分落后,所以,为了满足长期战争的军需和统治者的享受需要,就必须要有大量的粮食供应要求。而在那样的生产力下,提高所谓的“单产”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必须要提高粮食种植面积,为此,大量农田被开辟,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和对自然的损害都达到了极致。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儒家、墨家、道家等都不约而同地反对奢侈和战争,以防止对生态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经过笔者阅读史料,将当时对生态的破坏与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统治者的大兴土木,为了建造宫殿,砍伐了众多树木,典型的就是吴越国,再如王公贵族修建墓地时也会砍伐山林;其二是为了扩大农业耕地,诸侯国都常常烧毁草地、林木等;第三,据《韩非子》记载,当时很多人过度开采金银资源,因为那是古代的主要货币和价值衡量标准,这种不正当和不合理的开采矿物方法会严重导致基本土壤的破坏;最重要的一个破坏原因来自战争,当时的各国都是为了战争不顾一切,开发山林、挖河决堤等等破坏生态的方法屡见不鲜;除了以上的人为破坏之外,春秋时期的自然灾害也很频繁,大旱、水灾不断。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时代与环境的两个基本特色,那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与人类的不合理行为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儒家认为控制人类行为才有保护生态的可能性;第二个特色就是如果面对自然灾祸人们可以积极应对,这便被认为是一种积德的行为。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经过了形成、发展与完善阶段,孔子以及本文所主要论述的孟子都处于形成阶段,而汉代的董仲舒是一个主要的理论完善者,宋明时期是一个深化和完善阶段。在《周易》、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形成阶段,儒家主要是一个把道德与自然进行联系的探索时期。孔子从《周易》的思想出发,继承了“以德配天”的基本思想,他着重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潜力,在他的《论语》中,他仔细地定义了“天”的内涵,他认为这个“天”除了代表自然概念中的天之外,还代表了义理的、道德的和命运之天的含义,这种对自然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定义使得后世的儒家学者对自然和生态伦理有了丰富的阐释空间。而到了孟子,这种对于天和道德的论述更加完善,孟子强化了“天”的道德属性,认为人类的道德都来自于自然和“天”,只要人们通过努力,便可以更接近自然这个道德源泉,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理念,认为人们应该恪守职责,不应作越界的事情。总体来说,孔孟荀三人都在基本道德观的前提下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并提出了人具有向自然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思想都有一个终极指向,那就是社会的和谐,这也是他们的理想,生态与自然的思想只是其社会理想中的一部分。
二、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仁民而爱物
孟子生活在农业社会,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完全依赖自然环境。因此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首先必须要对自然有合理的认识。他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肯定了自然万物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人类要认识他们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孟子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是和谐一体的。孟子主张“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孟子把“仁民”与“爱物”联系在一起, 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一思路看, 人与自然是统一和谐的关系;从最终意义上讲, 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认识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遵循自然规律而生存。
“仁民而爱物”命题还揭示了“功至于百姓”(仁民)要与“恩足以及禽兽”(爱物)相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孟子说:“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言下之意,孟子是主张推恩爱物必须与仁爱百姓相统一的。他还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梁惠王上》)意即实施“仁民”和“爱物”这两种“推恩”美德,足以安定天下,不实施则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妻子儿女。古代的圣贤之所以大大地超越了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他们善于推行其好的行为罢了。为了更好地做到“仁民而爱物”,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描绘出一幅天下老少和睦相处的美好景象。这种人间“仁民”的盛景再加之以推恩万物的“爱物”盛景,就构成了孟子理想的生态社会。
据《孟子•滕文公》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意思是说尧时期天下未平之时洪水泛滥,野兽出没,谷物无法生长,百姓无法生活,舜带领人将烧山开荒,赶走野兽,这里是如何体现爱物呢?试想顺他们只是赶走野兽,而没有杀害野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不影响人类生存的情况下不滥杀其他生物。类似的还有《孟子•滕文公》里的“驱龙蛇而放之”,只是“驱”,而非“杀”。在《孟子• 梁惠王篇》中有一段:“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这也是孟子爱物思想的体现,孟子认为不忍心看到动物害怕发抖的样子是仁术,也就是说爱物也是仁的表现,仁的内涵中包含爱物,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包含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2.时养与时禁
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意思是说不违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那粮食就会吃不完;捕鱼时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湖泊中捕鱼,那鱼鳖也会吃不尽的;砍伐树木要有一定的时间季节,不滥伐,木材就会用不完。在五亩大的庄园里,种桑养蚕,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穿上丝绸衣服;养殖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田地,如不耽误农时不妨碍农务,几口的家庭就能吃饱了。慎重地办好学校教育,反复阐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这里的“时”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指世间万物都按照四季的交替发生发展的生态规律;另一方面则是指,人类生存发展也必须遵循万物生长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适度地获取生活资料。这样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人民生活满意,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就有利于君王实行王道、拥护君王。因此尊重自然规律对于国家的安定、繁荣是非常重要的。孟子反对破坏自然环境,他在主张“时”的同时,对于自然环境也要“养”,他说“故苟得其养, 无物不长; 苟失其养, 无物不消。”只有懂得“养”,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才有得到恢复的可能性,如若不懂得“养”,那么所有的动植物都有可能消失,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孟子•告子上》中我们看到“虽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使我们想起恩格斯曾经说过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人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懂得“养”,还要懂得“禁”,在《孟子•告子篇》中讲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这让我想到西方的公地悲剧,本来是一片欣欣向荣的草原,每个人都在这里放牧,所有人都想着多养几只羊,然而最后的结果就是草原光秃秃的,谁也得不到好处。因此孟子很重视“禁”,认为我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生产,必须合时宜,不仅要适“时”,还要适“度”,否则造成“秃秃的牛山”不但对人类自身没有好处,与理想的和谐大同社会也是相悖的。
3.“养”和“取”的辩证关系
孟子向人们描绘了儒家理想的生态社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孟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向往的自然是小农经济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农民耕种不违农时,不乱捕鱼,不乱伐树,粮食、鱼鳖和木材都用之不尽。每户人家有五亩的宅园,有百亩的耕地,家家食用自足,人无饥寒。在此基础上讲义修睦,人知礼义。衣食有着,礼义既修,社会呈现出一派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富庶康乐景象。为什么我们称这个理想社会为儒家生态社会呢?只要将其与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讲的“大同”社会相比较,便知孟子这一理想社会强调了农业生态保护得好,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养”着自然,同时向自然“索取”,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平衡图景。
其中还体现了“养”和“取”的辩证关系,“养”是为了更好地“取”,使“取”更加合理和可持续,而“取”是“养”的目的,是繁衍生息重要的环节,“养”和“取”都是为了共同的万物的“生”而服务的。孟子不一味地强调“养”,比如像非人类中心主义那样,认为我们应该将自己和动物放在同等的位置,甚至认为杀一个人和杀一个动物没有区别。孟子也不赞同我们一味地“取”,他主张的是取之有度,“取”和“养”是辩证的统一,应该是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环节,“取”“养”都不能过度。
三、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特点
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想。这在孔孟的论述中都有体现,孔子“乐山乐水”实际上不仅成为一种生态理想,更成为一种社会状态和生活态度。孟子的“与民同乐”也有君王和百姓一起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这个含义,大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供给,还给人提供精神愉悦。自然的破坏会导致人类生产生活的困难,而生态的和谐健康,则使人类社会更加进步文明,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谐与生态和谐关系密切。孟子认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的社会理想和王道政治得以实现的很重要的基础是生态和谐,所以《孟子》中有很多篇幅在讲,生态的和谐,人类不应该过度索取,导致生态被破坏,最终危及人类自身。孟子认为人类只有节制欲望,合理利用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人类才有源源不断的生活资源,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安定、进步。
生命整体主义色彩。从孟子生态伦理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仁民而爱物”,“时养时禁”等,都是讲人类与万物放在同样的生物的范畴去理解,具有生命整体主义色彩。孟子并没有将人类这个物种单独出来,认为人类就高于动物一等,而是将人类融入到这个自然中去理解,认为人类和自然万物是一个整体,对万物的关怀其实也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每一种生命都有不断繁衍延续的权利。这也是儒家哲学没有主客体二分传统的体现,认为人和天地和万物都是一体的。
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无论是要“以时入山林”,还是强调不能“一曝十寒”,或者是强调对农作物的雨露滋养,还有牛山之木的比喻,孟子都在强调,顺应客观自然规律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能发展生产,保护好生态,达到生态和谐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按照自然规律去发展生产安排农业,不违背规律滥捕滥伐,这些都是我们能更好地“取”的手段,同时也是必须遵从的法则,因为自然是一个整体,一旦失去应有的平衡,则人类也不能免灾。
四、孟子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贡献
孟子把“时”的行为规范提高到“仁”的高度来认识。儒家的“仁”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仁”上做了发挥。孟子用“仁民而爱物”的思想要求人们用仁爱之心去关爱世间万物,树立起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寻求一种生生不息的永续发展。保护环境不一定就是环境伦理的范畴,但是春秋时期将其提高到“仁”角度来认识,才使保护生态环境有了道德意涵。因此孟子提到“时”,其实是仁的内在要求,它属于道德范畴,是儒家仁学的内容,在孟子这里,“时”是最基础的行为规范,接下来是“爱物”,而最高阶段是“仁”,因此“时”、“爱物”、“仁”形成了三个不同道德层次。
“时养时禁”在孟子生态伦理思想中不仅使其天地宇宙观的内容,也是形而下的具体道德规范,并且“时养时禁”还是孟子政治哲学中仁政的内容。孟子认为“王道之始”,也就是说按照“时”的规范去安排农业生产,使得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具体的还有比如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孟子•梁惠王下),最后使得“黎民不饥不寒”,若是统治者可以做到这样,则必然可以王天下。这是孟子政治哲学中很重要的内容,孟子认为想要治理好天下,让百姓归依,则必须要保证经济基础,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证生活需要很重要的就是按照“时”的规范去安排生产活动,否则就失去了王道政治的基石。
五、结语
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内容丰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孟子生态伦理思想从“时”到“爱物”再到“仁”,这三个层次构成生态仁学的完整体系。“时养时禁”既是仁的内在要求,也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还是孟子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孤立的,而应该在“仁”的框架内理解,是追求社会和谐理想中的重要一环。结合现实,我们同样也会发现人们的幸福感绝对也不仅仅是来源于某个方面,不是仅仅靠物质极大富足就行,自然环境若是遭到严重破坏,也会极大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从这个意义上,孟子生态伦理思想也使我们更好得理解生态保护在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中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60.
[2]覃喆.孟子生态伦理观及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4,( 2) : 110—113.
[3]翟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55.
[4]周淑萍.论孟子自然观及其现代价值[J].兰州大学学报,2001,( 6) : 80—85.
[5]张云飞.试析孟子思想的生态伦理学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1994,( 3) : 67—72.
[6]邹爱兵.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1998,( 5) :38—39.
[7]罗顺元.儒家生态思想的特点及价值[J].社会科学家,2009,( 5) : 7—11.
论文作者:巫升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