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的新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传统现代化五大研究方向评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理论研究已形成5大主流研究方向:(1)以塞缪尔·亨廷顿、戴维·伊斯顿、阿尔蒙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政治学方向。该研究方向认为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最显著特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国家政治体制、民主制度演化与变迁是该研究方向的支撑点。主张政治民主化、自由化、分权化和秩序化,强调政府权威的合理性与政府能力的有效性。该方向代表作有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伊斯顿的《政治体系》和阿尔蒙德的《发展中的政治经济》等。(2)以沃尔特·罗斯托、西蒙·库兹涅茨、格尔申克隆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经济学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从经济层面对现代化进行考察,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该研究方向注重经济增长与政治、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之间内在规律的研究;注重不同类型经济现代化成长模式与动力机制的研究;注重经济现代化成长阶段特征的研究,以及经济现代化成长不同阶段之间跃迁变化条件的研究。该方向代表作有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思考》、格尔申克隆的《对现代工业化“前提条件”概念的反思》等。(3)以塔尔科特·帕森斯、马里昂·列维、丹尼尔·勒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社会学方向。该研究方向以社会进化论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和变迁为着力点。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始发原因,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最终必然结果。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的传统性向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转变的历史过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根本区别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与精细化、社会功能的专门化与多样化、社会运行机制的市场化与法制化、社会阶层的流动化与平权化、国家制度的理性化与权威化、政府能力的综合化与集约化。该方向代表作有帕森斯的《现代社会体系》和列维的《现代化与社会结构》等。(4)以阿历克斯·英克尔斯、麦可勒兰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人文学方向。该研究方向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根本保证,并指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社会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演化就是人的价值观、心理素质、行为特征的转变与培育的过程,它尤其强调人的参与意识、开放意识、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独立性和自主性。特别是英克尔斯等人提出的现代化10项标准,为传统工业时代现代化的实证研究与定量评价开拓了新思路,此标准被国际社会广泛用于评判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水平。该方向主要代表作有英克尔斯的《人的现代化》和麦可勒兰德的《选贤社会》等。(5)以西里尔·布莱克和艾森斯塔特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制度学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角度,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进行比较与剖析,提出了现代化演进模式多样性的观点,并对多样化的现代化模式进行深入诠释与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开辟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应用此基本思想构建指标体系,对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该研究方向的代表作有布莱克的《比较现代化》和艾森斯塔特的《现代化:抗拒与变迁》等。
上述5大研究流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侧重不同的要点,对现代化理念给予剖析与诠释。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一文中,对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作了精彩的、集合式的表述:(1)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必然涉及人类生活方式根本的和整体的变化。按照现代化研究的先锋者——西里尔·布来克的说法,从传统性向现代化性的转变,只能与人类起源的变化和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变化相比:(2)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不能将现代化过程简单地归纳为某一种因素或某一个范围。它包含着实际上是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它的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社会流动、世俗化、民主化、知识化等方面。(3)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联系并影响着其它因素的变化。按照丹尼尔·勒纳的表达,现代化是“具有其本身的某些特殊属性的过程,这些属性可以解释为什么按照其规则而生活的民众感到现代化性是一个连贯的整体”。(4)现代化是全球化的过程。现代化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的兴起,但是在今天,现代化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企盼与追求。过去一切社会都是传统社会,而现在的任何社会要么是现代社会,要么是正在成为现代社会过程中的社会。(5)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虽然现代化是一个革命的过程,但是从这些变化所需时间来看,现代化又是进化的过程。西方社会现代化走了几个世纪,虽然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呈现加速趋势,但现代化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6)现代化是阶段的过程。一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有可能划分出几个不同的水平或阶段。在现代化过程中,各个社会之间在领先地位和具体方式方面会有差别,但是一切社会都要经过大致相同的若干阶段。(7)现代化是同质化的过程。传统社会存在许多不同的类型,但是现代社会却基本相似。“现代的思想和制度所具有普遍性可能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各个社会是那么同质,以致有可能形成一个世界国家。”(8)现代化是不可逆过程。虽然现代化过程中某些方面可能出现暂时的挫折和偶然的倒退,但在整体上现代化是个长期的趋势。在各个社会之间,变化的速度将出现很大的差别,变化的方向也不会不同。(9)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现代化的精神冲击很大,也很深刻,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现代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人心所向的。在转变时期,尤其是在转变初期,代价和痛苦是巨大的,但是,现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弥补这些。从长远观点来看,现代化增加了全人类在文化和物质方面的幸福。
二、现代化系统学研究方向的理论新探讨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与知识经济这两个具有革命性的发展观和文明观逐渐被世界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国家所广泛认同之后,无论是现代化政治学研究方向、经济学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方向、人文学研究方向,还是制度学研究方向,似乎都不可能对现代化理论给予完善的表达,这些学派虽然各有精炒之处,也对推进深入研究现代化有过较大的贡献,但是它们存在的最明显的缺陷是既无法反应出现代化所具有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跟不上当今世界发展观转变的步伐。有鉴于此,它要求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经典的现代化研究理论的范式,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之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去研究与探索现代化理论的新特点与新规律,这就要求现代化理论既能够对“自然——经济——社会”这个复杂巨系统的演化规律进行深刻地揭示,又能反映当今知识经济的鲜明特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在充分汲取传统经典现代化研究5大主流学派养份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现代化研究系统学方向的基本理论,并在上述原则指导之下,设计了一套“四层叠加,逐渐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系统学研究理论认为:“现代化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朝向一组复杂的、具有时空边界约束的、具有时代内涵的相对目标集合的动态过程。”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对现代化这个特定的复杂巨系统的边界尺度进行界定。在传统现代化理论中,由于现代化概念上的不确定性和边界的模糊性,所以,目前在学术界关于现代化空间边界尺度量级的规定还没有达成共识。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现代化概念的空间边界应定义在两个层次上,第一个层次:世界上具有独立的立法、司法、行政和外交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可以作为整体去设计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和现代化进程;第二个层次:在一个国家之内具有一定地域规模、人口规模和生态环境规模的行政区域。以第一个层次作为现代化概念系统的空间边界尺度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理解和正确使用,但是以第二个层次作为现代化系统的边界,由于在地理的、人口的、环境等方面的规模还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所以,现代化一词往往易被误用和滥用,从而在概念上引起人们对现代化理念的误解,在实践上产生十分不利的后果,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现代化的第二个层次的边界尺度进行规范和界定:(1)地理规模边界确定。任何一个区域均由其居中心地位的城市与处于边缘地位的乡村所组成的二元构成体系,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1999年世界观察研究所发布的《1999世界状况》指出,在一个区域内,居中心地位的城市带动与辐射处于边缘地位的乡村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全球平均水平是: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应直接带动其周围乡村地区发展的空间尺度是1:50,例如,英国伦敦比例是1:58,美国纽约是1:80。所以,只有把区域整体作为现代化考察对象时,现代化的空间概念才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2)人口规模边界确定。现代化概念具有一定人口边界规模。按国际标准,至少在一个地理单元中,居核心位置的城市拥有50万人口以上者,才具有整体谈论现代化问题的资格。如果这个地理单元的人口城市化率是25%,则该城市实施现代化的人口规模至少应当是200万。只有城市与乡村人口的总规模达到此规定时,原则上才能讨论其现代化的整体进程;(3)生态环境边界确定。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的现代化空间概念还必须具有生态与环境的约束边界。它要求区域之内实现其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在其“生态服务”价值相平衡;区域内“生态服务”价值达到保值和增值;环境质量获得逐步改善与稳步提高;区域无生态环境公共危害的外部性溢出效应。只有满足此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之后,区域现代化的空间概念才具有完备性。综上所述,只有满足上述的地理范围约束、人口规模约束和生态环境约束条件、区域才能有资格谈论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系统学研究方向特别注重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论剖析;注重对现代化理论内部关系的逻辑自治性诠释;特别强调对现代化的3大本质表征,即现代化的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的把握,并以此作为其研究现代化的支点。(1)现代化动力表征: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及其可持续性,这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表征。它包括国家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以及对上述4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提高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2)现代化质量表征: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相对差距,这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的质量表征。它包括物质支配水平、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享受水平的综合度量。(3)现代化公平表征:一个国家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这是对于现代化的公平表征。它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的总和。只有上述3条主线同时贯穿在人类发展阶段的进程中,不同时代的现代化就具有了统一的基础,现代化的追求才具备更加丰厚的内容。基于上述分析,系统学研究方向认为:“现代化是指某个特定的空间系统,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依照规定的目标和预设的时段,可以成功地表述系统发展能力、系统质量水平和系统公平行为的三维集合的整体轨迹识别,以及表征该轨迹接近规定目标函数的概率”。
三、现代化系统学研究方向的方法新探讨
现代化是由传统社会的传统性向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转变的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应用何种方法与手段,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区域现代化运行所处的过程状态是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现代化系统学研究方向提出了评判现代化进程的3大倒"U"型曲线宏观判据,以及相应的5项辅助判据,以此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现代化运行态势进行监测与评判。第一宏观判据:现代化进程“动力因子”倒"U"型曲线判据。该判据与现代化的“动力表征”相对应,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因子的定性表达。我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产值在GNP中所占的比重代表其工业化水平指数,可以发现随着人均财富(人均GNP)的增长,工业化指数不断增加,当到达最高临界点后,再随着人均GNP的增加,工业化指数呈下降趋势,整个变化过程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如果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指数仍处于过倒"U"型曲线的左侧,则不能承认其到达了现代化,更不能说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指数已经越过倒"U"型曲线的临界点,处于其右侧;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位置,当然中国也不例外。第二宏观判据:现代化进程“公平因子”倒"U"型典线判据。该判据与现代化的“公平表征”相对应,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平”因子的定性表达。该判据是指随着人均财富的增长,人均财富差异逐渐增大,当其达到最高临界点之后,再随着人均财富的增大,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整个变化过程呈现出一个倒"U"型曲线特征。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异指数仍然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则就不可能认为它已经迈入了现代化的轨道。研究表明中国目前贫富差异指数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第三宏观判据:现代化进程“质量因子”倒"U"型曲线判据。该判据与现代化的“质量表征”相对应,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质量”因子的定性表达。该判据指出随着人均财富的增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逐渐变差的趋势,当达到最高临界点之后,随着人均财富的增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整个过程呈现出一个倒"U"型曲线特征。如果一个国家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就不能认为其跨入了现代化的门槛。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即仍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况之下,尚未达到其转折点,更未处于环境质量从整体上逐渐变优的右侧部分。上述三大宏观判据,是整体检验和统一度量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的三把尺子,只有当三者全部完成了从左侧向右侧的转换,我们才能说这个国家或地区迈入了现代化的门槛。除此之外,系统学方向还列出以下5项现代化进程的辅助判断标准:(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否接近“零增长”;(2)能源和资源消耗速率是否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3)R&D投入主体是否实现了由政府为主转变成企业为主的角色互换;(4)社会腐败指数是否呈现了稳定下降趋势;(5)是否完成了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更新和升级。
在宏观上完成对现代化的过程状态进行评判之后,下面任务是如何确定现代化的标准与构建现代化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区域现代化所处的水平状态?在传统现代化五大流派中,现代化制度研究学派的学术带头人,普林斯顿大学的布莱克教授和现代化人文研究学派的学术带头人,哈佛大学的英克尔斯教授等人提出的现代化评判标准和指标体系在传统理论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尤其以英克尔斯等提出的10项现代化标准为著名,这10项标准是:(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12-15%;(3)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45%以上;(4)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70%以上;(5)成人识字率在80%以上;(6)大学入学率在10-15%以上;(7)千人拥有的医生数在1人以上;(8)人均寿命在70岁以上;(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上;(1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因此标准简明、数据易得、可操作性强,博得许多学者的青睐,在国际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且迅速地被加以引用。尤其在中国目前正向现代化大步迈进之时,该指标被国内的不少学者奉为评估中国现代化水平的实用工具,在实际操作之中,中国许多城市和省份目前却根据这种指标或这种指标的变种,去规划自己“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并且据此确定了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年限。我们认为使用该指标对当今中国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存在着如下致命的弱点:(1)该指标体系只是传统工业化时代对于现代化的最低要求,显然与当代的实际情况不符,根本无法与步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目标的动态演进相适应,在实践中会产生实现现代化过分容易的错觉;(2)该指标体系主要强调现代化的外部表征,例如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而对于现代化的内涵与实质,例如“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动力”、“体现现代化水平的质量”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公正”,尚不完全具备清晰的内部逻辑依据;(3)该指标体系只涉及到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社会水平等传统性的标识,对于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以及相关的竞争力、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均未提及,因此,用其衡量21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在理论上缺乏科学性,在实际上只能表达出一种“初级水平”和“非真实性”。有鉴于此,使用该标准来测算当今的现代化水平存在诸多缺陷,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四层叠加,逐渐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现代化研究的系统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第一层是总体层,它表达国家或区域现代化的实现程度;第二层是表征层,它表达现代化的三大本质内涵,即由现代化的动力表征、现代化的质量表征和现代化的公平表征共同构成;第三层是水平指数层,它表达构成现代化主要内容的发展态势与发展水平。其中,工业化水平指数、城市化水平指数、信息化水平指数和竞争力水平指数表达现代化的动力水平,集约化水平指数和生态化水平指数表达现代化质量水平,公平化水平指数和全球化水平指数表达现代化的公平水平;第四层是基层要素层,它由21个最基本的基层要素层组成,支撑8个水平指数,对水平指数层进行反映与测度。由此,3个“表征集合”、8个“水平指数”和21个“基层指标”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具有内部逻辑自洽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对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