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校地理课的复兴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启示论文,地理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各国学校教育中的课程体系反映了各自对基础教育功能的认识。随着各类知识的积累和膨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各国对各门课程教育价值的认识也随之深化与发展,以往的单一课程设计理论为多种课程理论相结合的综合理论所代替;学校由单纯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应试教育)转变成为学生提供未来生活、就业、进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要(素质教育)。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由于对学校各门课程功能的认识差异和教学时间、经费、师资的限制,有些课程,如历史、地理、宗教文化、思想品德等,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会有变化。英国(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英国许多教育法规只适合英格兰和威尔士,所以本文中的“英国”主要指英格兰和威尔士)教育改革进程中,地理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变化较好地说明了如何才能使学校课程巩固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等变革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英国学校地理教育的现状、历史背景、衰落和复兴、革新和发展,以及一些启示。
一、英国国家课程和地理课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教育结构奠基于1944年的教育法案,该法案没有明确规定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宗教和体育例外),这导致了英国长达30年的“学校该教什么和如何教”的讨论和试验,各地、各校教学内容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地方考试委员会颂发的课程考试大纲和学校委员会的指导性课程计划对各校有影响,但仅限于中学并表现为升学教育,广泛的、均衡的、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思想没有得到体现。这引起了社会各界、 各级政府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关注, 引发了1976年开始的全国性教育大辩论。大辩论的结果之一是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建立起全国性的国家课程(The National Curriclum)。
新的国家课程的特点是:(1)将10门学校课程分为3门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和7门基础课程(技术、历史、地理、艺术、 音乐、体育、外语),通过其它形式规定了交叉课程内容。(2 )将义务教育(5—16岁)分为四个关键阶段:5—7岁、7—11岁、11—14岁、14—16岁,规定在4个关键阶段结束时要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评估。(3)通过教学目标(attainment tagets)规定各门课程应该达到的水平, 在10个水平中分别以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会做什么来确定各科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所有水平。(4 )通过学习成绩记录反映学生的成长,不采用及格和不及格的方式衡量义务教育阶段的成绩。
英国在1989年秋开始在学校引入国家课程。在国家课程中,地理课为每个学生在5—14岁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在14—16岁, 各地视具体情况,既可由学生从地理或历史中任选一门,也可将地理与历史合并。英国的地理课被定义为学习地点、空间和环境的学科。在1991年由英国教育和科学部颁布的《国家地理课程》(Ceography in the NationlCurriculum)中将地理课分为五大教学目标:
1.地理技能:学习和掌握地图的使用和野外技能。
2.区域知识:学习学校所在地、重要地区、英国和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地理情况。
3.自然地理:学习气象、地形、河海、植被等自然世界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
4.人文地理:学习人口、聚落、交通运输、经济活动等。
5.环境地理:学习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以上五个目标的内容相互参透、构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与环境教育、经济和产业认知、公民教育等内容的结合,学习信息技术、计算机使用等。自此,在英国的学校教育中,地理课的不受重视和在5—14 岁学生教育中基本消失的状况通过国家课程得到了完全的改观,学校教育中开设地理课有法律的保障。
二、英国学校地理课的历史和一度衰落的原因
早在17世纪,英国当时的文法学校就开设地理课,但地理课获得普遍而稳定的地位却是19世纪中期以后。在地理教学中,有两种代表性的方式。一种是受麦金德(H.J.Mackinder)、赫伯森(A.J.Herbertson)等人的影响,特点是描述自然地理、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活动的单向关系,为一种因果演绎的教学法。另一种是受昂斯特德(J.F.Unstead)和费格雷夫(J.Fairgrieve)的影响,给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赋与同等意义,提倡用归纳法。这两种方式组织的教学都使地理课变成讲授上的描述、学习上背诵记忆,这不可避免地受到5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冲击,地理课的教育价值受到人们的怀疑,地理课渐渐从小学、初中的课堂中消失。到60年代至70年代,单列地理课主要在部分14—16岁的班级中保存。下列三个主要原因导致了英国学校地理课的衰落。
(一)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的背景及地理课自身的缺陷。地理教师受传统地理学影响,地理课以描述为主,这样的内容经不起50年代兴起的地理学计量革命的冲击,以实证法为基础的现代地理学引发了对当时学校地理的反思,“只有记忆的负担,而无心智的启发”的区域地理教材不合时宜,不能满足学生对游憩、环境、、政治等方面知识的要求。
(二)学校课程时间的限制及人文课替代地理课的企图。60年代引入学校的人文课或综合人文课给地理和历史以极大的挑战。这类课程企图将地理和历史以及其他一些课程合并起来。因为这类课程能以一代二,甚至代替多门课程,在课堂时间有限,而课堂内容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学校乐意用具有“相关功能”的人文课取代地理课和历史课。
(三)50年代末、60年代初,师范教育的改革使专业地理教师减少,加速了学校地理课的衰落。
三、学校地理的复兴背景和地理界的努力
学校地理的复兴来自两个动力:地理学的自身革命和学校地理课革新后教育价值的体现。
对于地理科学的自身革命,大学承担首要的责任,学校地理课的复兴也寄托于大学:革新和发展地理科学、培养新型的地理教师。60年代,地理学家用计算机处理大量数字信息,将标准科学思维模式和调查方法应用于地理,发展综合理论和模型,将传统的描述性地理变成新型地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引发形成了系统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这此发展使地理课重新成为各个年级学校课程的强有力竞争者。毕业于这类大学地理系(科)的地理教师、教育部门中的顾问、督学开始影响学校课程,这使学校地理课出现了生机。学校地理得到恢复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地理专业团体配合学校委员会制定新型地理课程计划,体现地理的教育价值。
具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是70年代的三个地理课程的计划:(1 )年轻就业者地理(geography for the young school leavers)简称(GYSL)。(2)14—18岁地理(geography 14—18)。(3)16—18岁地理。
GYSL计划是现代中学编制地理教材的依据,这类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业,不再升学。该计划讲究实用,内容主要有:(1)人、 土地与生活;(2)城市与人;(3)人、地方与工作等三个主题。教材内容注重理论、法则和模式的说明。14—18岁地理计划是文法学校编制地理教材的基础,结构上分为:(1)资源与管理;(2)农业与土地利用; (3)工业区位及工业增长与衰退;(4)运输系统;(5)聚落研究等五个主题。各主题的内容亦强调概念、法则与理论的理解的应用。这两个计划成为学校地理课发展的主流。16—18岁地理计划是为A—Level学生编制地理教材提供依据。此计划分四个主题:(1)自然环境的挑战;(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耗损;(3)全球事务问题;(4)人文环境。各主题均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强调系统问题的探讨与处理。这三个计划的执行推广为学校地理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二)审时度势,积极参与教育大辩论,通过具体工作向社会各界表明地理课的教育价值及教育可行性。
学校地理恢复的关键性阶段是英国1976年开始的教育大辩论、建立统一的国家课程的过程。在最初发表的国家课程计划的四个文件(皇家督学团1977、1980,教育和科学部1980、1981)中都忽略了地理课。这使广大地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地理课将在学校课堂中失去全部地盘,除非它的本质和教育价值被大众所知晓,尤其是被政府高级官员、学校课程决定者所认识。为此,他们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三大地理团体(英国地理协会、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大不列颠地理学家研究会)和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地理学家(顾问、督学)、高校地理系(科)都积极参加课程计划改革,对每个课程计划讨论稿发表评述、作出反响。通过组织会议、发表文章等形式,使有关部门的官员和权威人士澄清对地理课本质和教育价值的模糊认识,让他们相信任何全面均衡的课程,不管其最后形式如何,必须有实质性的地理内容,因为所的的人都生活在“地理”中。同时,部分学生家长也给议员写信,支持地理课;舆论(如泰晤士报教育副刊)给予及时报道、开展讨论、扩大了地理的影响。
2.积极回答社会各界对地理课的疑问和挑战。在这些挑战中,以当时教科部约瑟夫大臣(Keith Joseph)给地理界发表演讲中就地理作为一门学校课程的本质和价值提出的七个问题最具有代表性。七个问题归结为一点:为什么一定要教地理。对此,地理协会作了回答,提出了“初步报告”和“最后报告”。这为87年教育改革法草案和88年教育改革法案中把地理课列为国家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奠定了基础。
3.地理界广泛征求意见,起草制定国家地理课程。1989年教科部责令成立的地理工作小组承担了起草真正体现现代地理本质和教育功能的地理课程的任务。小组先后提出了中间报告(1989)、最后报告(1990)。每份报告都是全国范围咨询的结果。经删减、浓缩的最后报告成为1991年3月发表的《国家地理课程》的基础。
4.地理团体用实际行动配合国家法规的实施,促进各级学校开设地理课。如何按法规要求开展地理课教学活动是英国各级学校的一个新问题,尤其是在小学和初中。为此,各个地理团体、高校地理教育科(系)加强新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发行地理教学期刊,直接引导小学、初中地理课的教学实践、地理课评估。出版界发行系列地理教学书和课外读物。所有这些为各级学校全面恢复地理课提供了具体而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四、学校地理课面临的新挑战及发展方向
英国学校地理课从50年代开始衰落,70年代中后期衰落趋势逐渐被遏制,80年代末通过政府法规使地理课得到了全面恢复。然而这种状态还不能说明地理课的前景不会再受影响。一定程度上学校地理课的前途仍是不确定的(Patrick Bailey,1991)。下列因素给地理课带来了新的挑战。
1.建立适合所有年轻人的综合课程计划的改革呼声。现行的国家课程,学术性较强,但英国政府正全力推进让年轻人追求最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有一种日益增长的要求是:在14—16岁阶段开设实质性的职业定向课程,为16岁后谋求就业的大多数青年服务。国家课程由此被一些部门淡化,他们正谋求政府减少国家课程的法律约束力,在义务教育的第四个关键阶段中除保持核心课程外,允许他们灵活地选择基础课和留下时间安排更为有用的职业课程。
2.决策阶层对现代地理的忽视。这既包含政府决策人士,也包含那些决定课程计划的人。他们对地理仍有误解:地理是一种特别的人文课。地理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重要联系、地理对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特征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在选择机制下,地理也就可能只放在14岁以下的儿童学习。一些学校没有为地理安排足量的授课时间、配备足够的图书资料和专门的工作实验室。
3.缺乏未来地理课发展的研究和对策。现有的课程计划、考试评估委员会都是为保证和监督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而不是研究其发展。
4.作为未来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心的高等学校,在确定课程改革计划时缺乏与中小学校教师的协商。地理科学的新观点和新资料转化成为接受、可实施的课程内容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因素,英国地理界和教育界研究了积极的对策:
1.抓住追求为各种能力的青少年提供新型职业课程的机会,发展地理与交叉课程的联系,如地理与经济,地理与信息技术;提出系统的地理计划,力求为各种能力的青少年提供与地理课有联系的职业训练课程,利用地理与环境学习的天然联系,积极发展学校的野外学习、城市学习、 农庄学习。 从而使地理技能培训受到一些职业部门的重视, A—Level地理被誉为“综合而广泛”的课程。
2.三个地理专业团体各自或协作在社会阶层中继续进行宣传,力争使决策机构和大众知晓现代地理。
3.高等院校的地理教育系(科)积极利用与学校的联系,将地理的新观点和新方法渗透到学校,促进学校地理的发展。在地理教育中,体现通过地理来学习空间条件和结构、人地关系,懂得人类繁衍生存所需的基础、保护地球的责任,落实“地点、空间与环境”的地理学习。
五、英国学校地理课复兴给我们的启示
综上所述可看到,学校地理课的衰落与复兴取决于地理课自身的价值与功能、地理工作者对自身学校的保护及社会各界尤其是有权决定学校课程的决策人士对地理课价值与教育功能的了解。虽然法律所规定的课程地位给地理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环境的变化,革新与充实地理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学生将来生活和就业的需要,是学校地理课巩固与发展的真正保障。在中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广大地理工作者,特别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掘地理的教育价值,在地理科学真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文化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的大前提下,开展地理教育功能、实现途径的研究,为中小学地理课提供更多切合实际的资料和范例,保持地理作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桥梁作用的特色;各级地理学机构和组织应积极利用自身条件向社会公众和决策部门宣传现代地理学、地理教学的价值,资助学校地理课所需教材、资料、刊物乃至设备,沟通地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