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转换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符合论文,思维方式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部署。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学习是前提、基础,是为了强化理论武装;实践是目的、归宿,是为了推动科学发展。学习是知,重在认识世界;实践是行,重在改造世界。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三个着力点,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各级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在三个着力点中,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前提、基础,思想观念不转变,要“解决”和“构建”的问题就无从谈起。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是密切相连的。落后的、陈旧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过时的、错误的思想观念,而先进的思想观念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作支撑。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一定时代的人们组织各种感性材料,并形成一定的观点、理论,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理性认识方式,是各种思维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组合而成的思维模式。它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指向和侧重点,具有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加工的功能,是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思维方式不同,思维的向度、风格、层次、水平就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它决定了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惯性和惰性,它一旦形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行为。归根结底,思维方式是时代的产物,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自己。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学习的时代、变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确立现代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即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转变到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上来。具体来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换。
第一,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换。单向思维就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比如,对待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有的人只看到形(现实状况)而看不到势(发展趋势),只看到果而看不到因,只看到危而看不到机,要么盲目乐观,要么悲观失望,因而难以做到从容应对。又如,在分析本单位、本部门的现状时,有的人只知道作纵向的历史的分析,只看到取得的巨大成绩,不知道作横向比较,看不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多向思维就是从多角度、多向度、多方面、多层次来思考问题,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是多向思维的出发点,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它要求我们在分析和思考问题时,既看历史的发展,又看现实的比较;既看有利条件,又看不利因素;既看内部的条件,又看外在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事物有全面的把握,而不至于顾此失彼。
第二,从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换。封闭思维是一种把自己与周围割裂开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在一种狭小的有限的环境中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孤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小生产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反映。中国具有几千年自然经济的历史,封闭思维根深蒂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干扰,这种封闭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开放意识不断增强,但历史的惯性仍在发挥作用,有些领导干部闭门造车、唯我独尊、妄自尊大,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封闭思维不注重未来、发展,而注重历史、传统、习惯,并不断以历史、传统来规范现实。开放型思维方式则注重未来、发展,并以未来、发展来调整现实,使现实按照某种发展战略有目的地向未来演化。邓小平的发展战略便是由一种典型的开放型思维方式形成的。开放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以博大的心胸和宽广的视野去观察分析问题。在开放的世界环境中,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果一味地自我封闭、夜郎自大,只能是自甘落后、自毁前程。我们只有拓展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融入开放的世界发展进程中,去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去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才能够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从两极思维向中介思维转换。两极思维就是简单地把人和事物划分为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两极分明的阵营,非此即彼,绝对对立。这种思维方式的实质是不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即对立面的统一和转化。在对改革开放的评价上,说好者只讲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讳言存在的一些问题;说坏者则罗列社会的一些消极现象,不作具体的客观分析,对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成就视而不见。这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中介思维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排斥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的形态上,就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和必然灭亡的理解。因此,辩证法对每一个已经生成的形态,都是从它不断运动的特性、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人类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关于真善美的认识,既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又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因而它孕育着新的历史可能性。中介思维方式警示人们:在致知取向上,不是追求绝对的终极之真,而是探索时代的相对之真,把真理理解为过程;在价值取向上,不是追求绝对的至上之善,而是探索时代的相对之善,把价值尺度理解为过程;在审美取向上,不是追求绝对的最高之美,而是探索时代的相对之美,把审美活动理解为过程。用中介思维去对待现成的一切事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之所在。中介思维要求我们,既承认非此即彼,也承认亦此亦彼;在世界格局中,既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矛盾对立,又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联系、和平共处。
第四,从经验思维向科学思维转换。经验思维就是只重视已有的经验,不重视理论的指导,凡事凭经验办事,把局部的经验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于领导者来说,经验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可贵的。我们党历来重视对经验的总结,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但是不能迷信经验,仅仅依靠领导者的个人经验和智慧,恰恰是小生产活动方式的本质特点。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技术系统、知识系统等中介系统日益复杂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日益网络化、层次化和复杂化,仅仅依靠领导者的个人经验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应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从经验的思维方式转向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尊重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把握科学规律,遵循科学方法,进行科学创新。科学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求实精神,是一种一丝不苟、严谨审慎的负责精神,是一种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只有进行科学思维,才能克服简单片面的思维,超越经验主义和封闭思维的局限性,才能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洞开科学之门。
第五,从教条思维向实践思维转换。教条思维就是凡事照抄书本、照搬文件,凡是书本和文件上没有的东西,都不敢说不敢做。这种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一直遭到革命领袖的无情批判。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恩格斯指出:“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领袖是我党反对教条主义的杰出代表。必须清醒地看到,反对教条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一个时期、一个问题上破除了教条主义,在另一个时期、另一些问题上可能再次发生;破除了旧的教条主义,还可能产生新的教条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教条主义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巨大障碍。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者习惯于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凡事当传声筒、做收发室,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而不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践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以实践来观察分析一切,在实践中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修正错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思维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那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