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基本句型及其思维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句型论文,思维论文,形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以丰富的语句材料为依据,分析阐述了汉语最基本的五种句型——主谓型、主谓宾型、双宾型、连谓型和兼语型的语法特征及其与思维形式的关系。
关键词 汉语 基本句型 思维形式
Basic Chinese Sentence Patterns and Their Forms of Thought
Xin Ju Wei Qi
Abstract Based on abundant sentential quotations from the Chinese language,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five types of the most basic Chinese sentence patterns,namely,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subject-predicate-object sentence,sentence withdouble objects,sentence with successive predicate verbs,and sentencewith a double-function element which is governed by the preceding predicate but at the same time functions as the logical subject of predicate that follows.Also,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forms of logical thinking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the Chinese language basic sentence pattern form of logical thinking
有限的思维形式在自然语言的表达中所使用的句子是千变万化的。汉语的句子有长短之分,句子的结构有繁简之别,但句子无论长短,结构无论繁简,不外乎单句和复句两大类,而复句又是由至少两个单句组成的,所以复句分析的基础仍然是单句。在思维表达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句子才能最准确、恰当而经济地表达相应的意义,就成为语言逻辑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著名语言学家廖序东先生曾经根据句子基本成份(主、谓、宾语)的运用情况将所有句子确定为五种基本句型。人们说话,写文章表情达意所使用的灵活多变的句子不外乎是五种基本句型的原型或组合、扩展、变化形式。下面我们就从思维形式与语言形式的对应关系入手,谈谈五种基本句型所能表达的各种思维形式。
1.主—谓型单句所表示的判断形式
主—谓型的单句也称无宾主谓句,是汉语古已有之的一种最基本的句型。
1.1 如果主语或谓语非联合词组时,一般都用来表达性质判断。
如:
以上各例都是省略了判断联项的非标准形式的性质判断。其主项可以是除联合词组之外的各种类型的词或词组表示的概念。谓项可以是除联合词组之外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词语及主谓词组所表示的各种概念。名词性的主谓句只表示肯定判断,不能有否定形式,如果表示了否定判断“今天不是星期三”就成为主——谓——宾型的句子了。动词、形容词或主谓词组作谓语的主谓句,都有肯定与否定两种形式。
1.2 如果主语或谓语是由联合词组所充当的,则该语句就表达了关系判断或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而不是简单的性质判断了。
如:
所以我们说主—谓型的单句一般表示性质判断,也可以表示关系判断或复合主项、复合谓项的联言判断。
2.主—谓—宾型的单句所表示的判断
主—谓—宾型的单句也称带宾主谓句。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一种句型。
2.1 当谓语是判断动词“是”而主语或宾语非联合词组时,这处句型一定表示标准形式的性质判断。如:
无论主语或宾语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是联合词组以外的各类型的词组,它们一定相当于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是”作判断的联项,记为“所有(有些)S是(不是)P”,表达各种类型的性质判断。这是“是”字句的一种主要功用。
2.2 当谓语是一般的动作性动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时,此句型往往表示关系判断。如:
无论主语或宾语是词还是非联合性的词组,在判断形式中,一定充当关系者项,而谓语动词一定表示关系项。如果动词前有否定副词“不”修饰,则表示不具有某种关系,是否定形式的关系判断。
2.3 当主语是联合词组时,要具体区别其判断类型,是关系判断还是联言判断?一定不能误认为是性质判断。当宾语是联合词组时,则一定表示联言判断或选言判断。如:
例(11)(12)从语词组合形式来看,都是(名+名)是——名”的形式,表面上完全一致,但表示的判断类型却不一样。这就是同一句型所表示的不同逻辑思维形式了。例(11)是“联而不合”,表示小王是山西人并且小李也是山西人,是个复合主项的联言判断。而例(12)是“联而且合”,表示小王和小李合起来具有同学的关系,是个简单的关系判断。前者的逻辑形式是(S[,1]∧S[,2])AP,后者则是aRb。例(13)(14)都表示联言判断,只是(13)是复合主谓项的联言判断,可以分解成四个肢判断:(S[,1]是P[,1])∧(S[,1]是P[,2])∧(S[,2]是p[,1])∧(S[,2]是P[,2])而(14)则是由两个关系判断复合起来的联言判断,可以记为(aR[,1]b)∧(aR[,2]b),例(15)是个复合谓项的选言判断。
2.4 当主、谓语之间加入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时,这种句型就可能表达了假言判断。如:
这两例都属于带宾语的主谓句,但所表示的是假言判断的形式。(16)是一个省略了“如果”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应是“如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逻辑结构形式为:“如果q就q”(p-q)。(17)是个典型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p-q)。前件“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存在”或“有社会主义”的省略,仍然是一个肢判断,而不是概念。
2.5 当谓语部分出现“必然”一定“可能”“必须”“禁止”“允许”等词语时,这种句型又可表示真值模态判断或规范模态判断。如:
(18) 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S必然P)
(19) 我们必须学会全面看问题的方法。(S必须P)
例(18)是真值模态判断。(19)是个规范模态判断。
总之,带宾主谓句,不仅可以表达简单的性质判断或关系判断,而且还可以表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或假言判断。如果有模态词出现,还可以表示模态判断。
3.主—谓—宾[,1]—宾[,2] 双宾型的单句所表示的判断形式
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都是动词谓语所支配关涉的对象。这种句型的谓语动词大都含有交接事物的意思,如:“告诉、教导、指点、教、问、送、给、奖、赠、寄”以及由“给”构成的动词“给予、发给、赠给、供给、教给”等。由这些动词作谓语,往往表示主语和宾语之间的交接关系,所以双宾语句一般都可以看作是两个关系判断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联言判断。
如:
例①可以转换为“他告诉我+他告诉了一个好消息”意为:
其逻辑结构形式为:(aRb)∧(aRc)或:aR[,1]bR[,2]c。
双宾语句是第一关系者项同时关涉第二关系者项和第三关系者项的两个关系判断复合在一起的联言判断,其真假也要以两个肢判断是否同时为真作为检验的标准。
4.主—谓[,1]—(宾)—谓[,2]—(宾) 连谓型的单句所表示的判断形式
连谓句所表示的一定是复合判断。宾语带括号表示可有可无,而谓语却至少是两个,每一个谓语都是对主语所进行的一次断定。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可将连谓句表示的判断形式归结如下:
4.1 表示两动作的同时或先后发生。可看作两并列或顺承关系的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
如:
表示“小王”与“书本”之间是一种拿与被拿的关系,第二个动作是“小王”具有“走”的属性,是一个关系判断与一个性质判断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联言判断,记为:(SRb)∧(SAP)。
例②⑧谓1虽然是谓2的方式,例④的谓2虽是谓1的目的,例⑤的谓1和谓2是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主语,例⑥是“有”+(宾)+谓2,但所断定的两动作都是先后发生或同时存在的情况。因此都可看作由两个关系判断复合成的联言判断形式。
4.2 当谓1和谓2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时,可以看作是由单句所表示的省略推理形式。如:
后一个谓语说明前一个动作的结果。
此句可以分解为:“(由于)大家听了这个消息”(P)“(所以)大家很高兴”(q)。其思维过程是:如果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那么大家就会很高兴。(充分条件假言大前提省略了)
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小前提肯定前件)
(所以)大家很高兴。(结论)
显然这是一个省略大前提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
前后重复使用同一个动词“看”作谓语,前一个带宾语,是动作的对象,后一个带补语,是前一个动作导致的结果。可以分解为“(由于)他看书(时间太长)”,“(所以),觉得累了”,其思维过程是:
如果看书时间太长就会发累。(大前提略)
这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省略式。
可见,连谓句不仅可以表示复合判断,而且还可以表示省略推理。运用连谓句可以让简明经济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维过程。
兼语句是由一个带宾主谓词组同另外一个主谓词组或带宾主谓词组复合在一起的句式。兼语部分既是前一动作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又是后一动作的发出者。所以表达的判断形式一定是复合判断,而不只是简单判断。
5.1 如果兼语前的动词有使令性的意义,(如:使、让、叫、请、派、求、催、托、命令、动员、组织、发动、号召等)能引出兼语后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这类句型往往表示的是由两个关系判断复合成的联言或假言判断。如:
例①是“老师鼓励大家”和“大家学好功课”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例②③都是兼语前的动词是兼语后动作的原因,所以表达的是具有蕴涵关系的条件判断,也可以看作是省略大前提的假言推理形式。
如:“学校请潘老师给学生作一次报告”是由于“请”的原因而有“作报告”的结果。其思维过程是:如果学校请潘老师,则潘老师给学生作报告。(省略)学校请潘老师,所以潘老师给学生作报告。
5.2 如果兼语前的动词表示感情活动,则是由兼语后的动词或形容词所表示的动作、状态引出来的,这时此句型表示的是一个因果倒置的条件判断,也可以看作省略大前提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各假言前后件可以由性质判断充当,也可以由关系判断充当,还可以由联言判断来充当,构成多重复合判断的形式。
5.3 如果兼语前的动词是“有”,则表示一个由关系判断和性质判断(或关系判断)构成的联言判断,“有”是关系项。
意为“并非这里有人找你”。没有是对后面整个关系判断的否定,而不只是对关系项“我”的否定。
5.5 如果兼语前的动词是判断动词“是”,则表示一个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构成的联言判断,“是”是判断联项。
(SAP)→(PRq)
主语S没有出现,是个非主谓句的兼语句。
兼语句所表示的判断形式比较复杂,它不仅可以表示联言判断或假言判断,而且还可以表示负判断。
总上所述,单句与各类判断形式之间是一种复杂的交叉关系。人们一般认为“单句表示简单判断”的看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单句既可以表示简单的性质判断或关系判断,还可以表示复合的联言、选言、假言判断以及负判断形式,甚至还可以表示省略推理。决不可将单句和简单判断对应起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