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方向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企业经营管理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企业经营管理者将由非职业化向职业化的企业家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法人财产权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于是,需要有一支具备专门经营管理技能的企业管理者队伍。这些管理者把经营管理企业作为一种职业,靠企业的发展来获得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这就是职业化的企业家。但从目前我国实际状况看,最重要且十分稀缺的资源正是企业家。因为在企业中诸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和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家。企业能否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使之产生最大效益、激发企业活力,较好地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经营决策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企业家对企业乃至于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就是企业家经济,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故而,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加强和提高二十一世纪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保证。
二、 企业经营管理重点将由以物为本的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
伴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将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是人的事业,人是企业的灵魂”。现代企业要从以物为本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上来。而以人为本就是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作用,强调员工的精神状态、文化修养、对企业的认同感,以及团结互助、整体协调的精神,实施全员动员,增强忧患意识,群策群力,共同承担企业的风险,努力使企业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开发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名员工的潜能,并创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达到增强竞争力,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企业要加速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转变,以有效地满足企业全体员工多层次的社会需要为基点,设计多样化、分层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企业每一层组织的积极性,鼓励基层组织和个人参与管理,尽可能多地使员工分享决策权,使员工有一种“企业是自己的感觉”。此外,要注重人才的筹集、教育与培训,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将由模仿经营向创新经营转变
美国《创新者与企业革命——2000年的总经理与企业家》一书中就断言:从八十年代后期起,我们将迎来创新的时代,即进行有效的创新已成为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根据创新理论的鼻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丁.熊彼特(S chumpeter)的见解:创新包括工艺创新、 产品创新、原料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五个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企业创新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既包括了具体产品或劳务的开发、设计、生产、供应、销售的系统知识,也包括组织、管理等科学知识。
如果运用创新管理理论考察我国企业,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创新正成为企业普遍的行为和为企业家所共识。不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创新对企业而言仍将是永恒的主题,它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因此,我国企业特别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必须逐步摈弃原来主要采取产品、工艺、技术,甚至体制和管理上的模仿战略,转而实施创新战略,加强科技开发力量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开拓新的市场,建立新的购销网络和营销体系,树立创新营销理念,抓好企业组织体制的创新与规范,努力探索适应本企业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的管理方式、手段,从而确保企业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始终能领先一步。
四、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将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企业是以完成生产计划为目的,其管理模式为生产型;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企业是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为目的,其管理模式为生产经营型;而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强调的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其经营管理模式又逐步向资本经营型发展。因此,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的转变被称为“第三次跳跃”。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从总体上看,尚未实现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变,企业仍是以产品生产、实物平衡为中心,以行政纽带为依托。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很难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实现“第三次跳跃”。况且,资本这种重要资源对我国来说,无论是其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量都比较稀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不珍惜资本的经营思想提出了挑战。因此,企业要转向确立以资本为中心的导向机制,要从单纯的产品品种、数量拓展转向产业领域开拓,并要深入到资本品种、形态的重组领域,以及营运资本增量的多种策略,从事资本经营活动。资本经营要求要有严格的资本成本观念,对任何一笔资本的运作都要反复比较机会成本的大小,要杜绝任何资本的闲置、呆滞、沉没等现象的出现。资本经营还比较侧重对产权的运作,它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重组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促进资本组合和产业结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增值。
五、企业竞争方式将由低水平过渡竞争,向分层竞争、跨层协作转变
在市场发育的初期,普遍存在着在同一市场上低水平过渡竞争,重复建设的现象。比如近些年的“洗衣机大战”、“电冰箱大战”、“彩电大战”、“空调大战”以及“VCD大战”等等。 这种竞争方式造成了大量的物资和资本的浪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手段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在同一市场中低水平过渡竞争的现象将被分层竞争、跨层协作所取代。这样就可以大大促使一部分企业迅速发展,尽快形成规模经营的优势,并使这些在某一市场中占有优势的骨干企业兼并、重组、联合、租赁中小企业,进行分层协作,形成集团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或者通过向前、向后的纵向一体化以及横向多样化经营,提高经济规模水平。此外,还可以围绕优势产品,实施名牌战略,用名牌产品带动企业发展,再由明星企业带动行业发展,通过名牌战略工程来启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才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希望。
六、企业经营管理手段将由封闭落后向开放智能化转变
现代社会重要特征之一是信息化,科学的决策也需要准确的信息。因此,信息管理越来越得到经营者的重视,管理过程本身实际上就是信息的处理过程,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高速公路”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科学决策依赖于准确的信息已成为可能。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F.Drucker )在《经济权力的转移》一文中就认为: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以前是围绕着商品和资金流动组织起来,而现在则变为围绕着信息的流动组织起来。在未来的信息时代中,对世界经济制高点的竞争将集中在对信息占有的竞争上。同样,一个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信息的重视和利用程度,谁能快捷地取得信息的主控权,谁就会得到明显的增长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企业原有的那种落后、封闭式的信息管理手段已不适应激烈的市场。对此,企业应建立起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将自己的系统与国内、国际的网络融为一体,让外部信息带动企业技术、产品、质量、生产、经营的全面发展。当然,要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技术手段上的革命,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方法、人才素质和管理体制的革命。这就要把建立一支既懂企业经营管理又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去认真加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