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第十届全国社会主义辩证法研讨会综述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第十届全国社会主义辩证法研讨会综述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全国第十次社会主义辩证法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法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研讨会论文,第十次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辩证法专业分会、出西省社联、山西省委党校、太原大学、山西省体改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于1995年8月16日─19日在太原召开。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席时提出来的。至今,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理解仍存诸多争议,也引起了这次与会学者的一致关注。

在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列举并批判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种极端看法。一种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就等于走向资本主义,因而是不能搞的。按照这一观点,就将否定市场经济的存在,退回到传统经济模式的老路上去,其结果必然阻碍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种观点认为搞市场经济就等于搞社会主义。按照这种观点,就将否定搞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否定在搞市场经济中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批判这两种错误看法的基础上,与会者深刻认识到,认真研究并弄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或范畴)的内涵,揭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仍是当前理论界应切实加强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而有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了如下概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范畴,包括“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个要素。社会主义一词,表示的是市场经济的社会或生产关系的性质;市场经济一词,则是代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亦即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即资源配置方式,两种要素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即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生产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着两方面不可分割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的性质,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手段。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商品交换方式,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和手段,它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和阶级的属性。它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与资本主义结合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不可以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也不可以把市场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

与会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许多矛盾,是一个矛盾体系,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是其内在的、本质的矛盾。因为在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者不是以全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相对分散方式占有生产资料。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个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他们劳动是个别劳动。这些个别劳动受劳动者物质利益所驱动,这些特殊的个人利益,不是直接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同一,因而仍属于私人劳动范畴,在这个意义上说,个别劳动与私人劳动是相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难点在于如何认识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内部劳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具有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根本功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服务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所包含的个别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具有阶级对抗性,而主要表现为占有社会资源的个别劳动同它向社会提供产品数量、质量的差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扩大、发展,有可能演变为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或失调,但不会导致社会的全面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矛盾可以在社会主义内部通过调整、整顿加以解决。(2)解决矛盾的目的性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个别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由于受大鱼吃小鱼、自发而盲目的自由竞争的影响,仍然通过小生产的破产,大生产的垄断,产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个别劳动仍向社会劳动转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中,互得其利,从而加快生产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解决矛盾手段的特殊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从根本上来说是盲目的,要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为自己开辟道路,因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具有尖锐性、紧张性,它虽然也要强化国家的干预来作为解决矛盾的手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把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合式,这是促进个别劳动顺利地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条件。

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这是此次研讨会争论最激烈的一个热点问题。诸位学者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有: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可否兼容(结合)。经过讨论,与会者基本上达到共识,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矛盾,也有同一,因此,二者具有兼容性,可以结合。当然,在实践人们仍有许多疑问。

(2)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时限问题。

与会者认为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可以结合,但在结合的时间范围上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结合是长期的。这种结合,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存在于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并且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充分发展、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甚至高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仅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完全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可以结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社会主义又要搞完全的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在“我国经济处于标准意义上的工业开始阶段”(李岚清语),中国根本没有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条件,因而只能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全集》第41卷第217页)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从而再实现完全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即完全的社会主义。持这一观点者反对完全否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3)公有制如何与市场经济结合。

要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地说,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才是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矛盾的关键。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就能结合,否则,二者将难以结合。

有的学者还提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仅使公有制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做到优势互补。表现在:公有制经济的缺陷是缺乏竞争的压力,使有些企业和劳动者容易产生惰性,而市场经济的长处;则是竞争面前优胜劣汰;市场经济的缺陷是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而公有制经济的长处恰恰是计划性、整体性和自觉性。二者的结合,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互补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市场经济的正效应与负效应的关系

与会者一致认为,市场经济的正效应是主流,负效应是支流,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我们不能因为市场经济的负效应而否定市场经济,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能把负效应减到最低程度。

市场经济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按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作用的,必然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和物质浪费,增强和提高劳动者熟练程度,提高效益;市场经济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从而使企业有压力和危机感,从而产生动力;市场经济是自由流通,平等竞争,因而反对垄断、特权和地区封锁,排斥官办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民主和法制,要求政企分开,不能搞权钱交易。

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市场经济是盲目的、自发的,缺乏整体性和自觉性;它要求坚持平等,实际上不平等,财物基本上由大财团控制,产生两极分化;市场经济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易引起拜金主义。

在谈到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时,大家认为,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高通胀;农业发展严重滑坡;国有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难以搞活;少数干部腐败;贫富悬殊;一切向钱看;社会治安恶化。而最突出、老百姓最痛恨的是腐败、一切向钱看和贫富悬殊(有人称两级分化)。学者们一致认为,产生上述问题原因很多、很复杂,不能把它都归为是由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所引起的,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只是诸多原因中的一个原因。其它原因还有: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法制不健全;旧社会、旧体制的影响;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市场经济在现实中的被扭曲等等,都是产生上述七个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不能把这个帐都记在市场经济的头上,那是不正确、不公平的。

五、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先富”与“共富”是改革经过十五年的艰难步履走到今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引起与会学者一致关注。在大家对小平同志所提倡的“共同富裕”这一总的精神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

(1)关于解决这对矛盾紧迫性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地区间、城乡间、个人间的贫富差距是改革初期生产力低水平、多层次、不均衡发展,加之历史、地理、政策的多种因素造成的,是我们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经的阵痛阶段。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会不断地得到满足,整体水平将全面提高,而不必急于细究贫富差距是加大还是缩小,否则,会束缚深入改革的手脚。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仍然是从各个层面(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具体而深刻地推进改革。而多数学者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当前社会上已出现了收入过分悬殊的现象,出现了高收入层和低收入层的两级分化。而这一矛盾不及时解决,会出现两个严重的问题:其一是我们进行的改革,构建的市场经济体制还能否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其二是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迅速增加,人民内部矛盾加剧与激化。如不及时郑重对待,不仅危及经济建设和改革,其而危及国家的稳定。因此要科学地分析当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现象,既不能估计过高,也不能认为无关紧要。

(2)关于共同富裕是过程还是目的。与会者一致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允许部分先富仅仅是手段。只有通过先富的地区、个人帮助其它地区与个人,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的区别。追求同步富裕只能重蹈平均主义和共同贫穷的覆辙。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共同富裕不仅是目的,也是个过程,“先富”与“共富”的紧密结合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任何阶段都有所体现。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当前出现的两级分化问题。而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对两级分化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地调整和处置。绝不能等到经济相当发展之时,才回过头来处理这种两级分化,如若延误时机,两极分化将难以克服。

在讨论中,学者们普遍提到社会上所存在的对“先富”的不满情绪。大家一致认为,人们的不满是对利用权力、搞权钱交易富起来的人不满,并不是简单地对先富者不满。靠诚实劳动达到,“先富”,国家和社会都会承认和接受的。而少数利用不正当手段达到“先富”者,不仅影响了先富政策的本意,而且也损害了在群众中的威信。对于非正常因素形成的两极分化,政府部门应坚决制止,以避免人们将腐败的蔓延归罪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从而迁怒于改革。

六、改革理论与改革实践的关系

理论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从而成为指导实践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就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围绕理论与实践在现实中的结合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如下观点:

(1)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才能在实践中有巨大发展。哪个地方对旧体制的弊端揭露的比较彻底,比较尖锐突出了深层次的矛盾,在那里改革的意识也就较强,取得的成果也就较为明显。空讲大好形势,回避矛盾,改革步伐必定迟缓,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那么理论也就难以跳出旧有的教条。

(2)理论上有多少难点,政策上面临多少问题,实践中就有多少经验。因而有的与会同志十分强调,要着眼实际,着眼基层,把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放于实践当中,让实践来回答、来检验。大权在握,眼往上看,其理论或政策必定脱离于实践。所以改革需要放权,需要让群众发挥聪明才智,使理论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改革的实践是曲折而漫长的。与会者坦率地讲出了当前理论界的问题:基本理论、基本政策都在谈,都在讲,都在“报出书海”中搞研究,而要用它来指导实践还需转化为具体的理论和具体政策。一旦涉及到具体理论则没有人或很少有人来研究,因而理论总是在旧有的框框中打转,与现实脱轨,以至不能很好或无法解释当前一些现实问题。

现阶段,理论与现实存在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矛盾和不协调以至一些相互冲突,这就为理论的突破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源泉。每位从事理论研究的学人均应面对实际、面对问题,肩负起开拓理论研究视野、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的重任,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日完善与发展。

标签:;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第十届全国社会主义辩证法研讨会综述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