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较法论文,浅谈论文,地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认识千千万万个地理事物和千变万化的地理现象时,更需要进行比较。比较法是一切思维和一切理解的基石。通过它可使观察得到深入,思维得到发展。由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类型也是复杂多样的。根据比较对象的性质和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比较教学方法。
一、类比法
就是教师讲授某一地理问题时,引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类比法根据对比各点的异同又可分为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同类异型比较法。
1.同类同型比较法
就是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对比各点相同或相似,具有共同特征。例如,北美洲地形与南美洲地形相比,比出相同点:科迪勒拉山系及分布,面积广大的平原和高原,北宽南窄的轮廓特点。又如,亚洲气候与北美洲气候相比较,都具有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共同特征。这种作为比较对象既是同类地理事物,而且对比各点的特征又相同,对比结果会得出两种地理事物具有共同的地理特征,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同类异型比较法
就是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对比各点不同,具有相异的特征。例如,我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特点的比较,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比较,这种作为比较对象虽属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但对比各点却具有相异的特点。比较的结果会得出两种地理事物具有相异的地理特征,常常可以形成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特别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二、借比法
有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比较抽象和难以想像的,而它往往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常常不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就需要借比法了。借比法就是把难以想像、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样就能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这种方法也具有启发性和直观价值。例如学习地震时,有些学生对震级和烈度的概念容易混淆。当讲完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后,用炸弹作比喻,炸弹的爆炸力比做震级,炸弹的杀伤力比做烈度。一颗炸弹的爆炸力是固定的,但炸弹的杀伤力除了受炸弹的爆炸力直接影响外,还要受离炸弹的远近、预防性的措施等因素影响。利用这个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震级和烈度的异同与联系,便于加深记忆。
三、自身纵比法
就是单一事物从时间上,或从发展过程中“今”与“昔”的自身比较的方法。
1.从时间上比较
地理学不仅让人们了解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规律,更必须让人们清楚某一时间段落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规律,通过分时间段落对地理事物自身纵向比较,才能认清它的真面目。例如恒星在短时间内人的肉眼无法观察到它的运动,但通过北斗七星十万年以前、现在、十万年之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图形进行比较,形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认清了“恒星不恒”。
2.从发展过程中比较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运用纵比法,可以把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消亡表述得极其清楚。例如,可利用“奇峰异洞”电影片演示喀斯特地形发展全过程:“含有碳酸的雨水落到石灰岩层的表面,从产生溶纹开始发展到溶沟、石林、峰林,到进一步形成石钟乳、石笋、石柱。”通过喀斯特地形自身纵向比较,就可以了解喀斯特地形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规律。
四、图表直观比较法
即利用课本中的各类景观图、曲线图、示意图等进行逐项比较,从而形成地理概念或地理特征。如通过对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四个大城市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的比较,可以得出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
(1)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很大——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20℃,广州1月均温约15℃,南北温差达35℃。
(2)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哈尔滨、北京1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此线以南的武汉、广州1月平均温度都在0℃以上。
(3)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图中四城市7月平均温度都在22℃以上,南北温差不大——哈尔滨22℃,广州28℃,南北温差仅6℃左右。
为了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个气温分布特点,教科书上安排了两张冬季景观图:一张是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北部山区,大地披上银装,地面积雪很厚,冰天雪地,人们穿棉衣戴皮帽,扬鞭催马,在冰雪上行驶爬犁,说明冬季严寒。另一张是我国南方的海南岛,浓绿阔叶的椰子树呈现出热带风光,广阔的田野上,插秧机正在忙于插秧,说明这里的冬季温暖如春。通过这样的直观比较,能强化形象理解。
五、并列比较法
这是一种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并列进行比较的方法。比较的目的,一方面肯定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更重要的是找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突出个性,特征。如把我国长江、黄河、海河、珠江和塔里木河几条河流并列起来进行发源地、长度、流量、上中下游主要特征、水利开发利用及治理情况的逐项比较,既反映了它们的共性,更突出了各自的特殊性,一目了然,教学效果很好。
六、中心对象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为了突出中心对象而分别同周围若干对象进行比较的方法。但这些对象的关系并不是并列的和相互的,而是以一个比较对象为中心,其余所有比较对象彼此之间并不进行比较,只和中心比较对象发生比较关系。例如在讲亚马孙河时,常常这样比较:按长度它不如尼罗河长,论流域面积和流量又大于尼罗河,居世界首位;若比水力资源它又不如刚果河……
教材中也常用百分比图来作比较,这种图不仅可以两项对比,更方便以一项为主进行环比。现以《世界七大石油区探明储量比较图》为例,如中东与其他地区的总量比,可说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如分别与各地区相比,还可得出中东石油储量是拉美石油储量的约5.4倍,是前苏联石油储量的11.2倍等结论。同理,当然也可以其他某一地区为中心,与另外一些地区进行环比。
七、联系比较法
就是把两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对地势高低对气温分布的影响这个概念,可以把位于北纬30°附近的杭州和拉萨的夏季平均气温值联系起来做比较,在海拔高度仅10米的杭州7月平均气温28.6℃,而拉萨只有13℃,原因是拉萨的海拔高度比杭州高达2600米以上。通过比较,可以形成“一般说来,平均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个气温分布规律。如果在复习时,把非洲轮廓与欧洲轮廓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使它们的个性更突出,印象更深刻。
八、综合比较法
这是一种对比要素较多,比较复杂的比较方法。它要求把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地理综合体的各个要素,全面地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种比较法能使学生获得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各个地理要素,各个生产部门及其整体的完整概念。综合比较法多用于复习课,因为这种方法最好是对综合的内容都学过之后,才便于做全面的综合性比较。例如,在讲完中国地理总论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综合比较法进行复习,把秦岭—淮河线以南和以北的气候、农业生产等各个地理要素进行全面的比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比较学习法在地理学习中是一种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减少头绪,加深印象,深化理解的好方法。它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