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偏远地区农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引言:在我国的语文标准课程中曾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项语言类学科,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实践活动的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基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来说,由于交通因素或经济因素的限制,其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且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故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设计更有效的教育活动。
一、偏远地区农村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育活动的动力不足
由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所需课时量较大,普遍来说,农村教师除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负担着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教学器材的维修及其他工作。故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材上的知识点讲解,缺乏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实践课程的设计也并不投入,因此造成了实践教育活动的动力不足。
(二)农村教育资源的限制
众所周知,所处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生产力水平或交通因素的限制,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条件相对恶劣,且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又因思想观念的滞后,也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客观条件,这就导致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未能有所收获,因此形成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缺乏教育性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与城市教育水平始终有所差距,故在农村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传统守旧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体与集体的活动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而农村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往往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为主,由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在活动过程中也未必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这也致使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未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偏远地区农村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对策研究
(一)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水平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农村各学校的教育水平提起重视,并且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国农村教育岗位积极吸纳人才,使社会中的教育人才不断向乡村涌入,为全面实施农村的教育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基于当代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农村教师也应积极吸取当代教育的优秀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通过对现有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自身也应积极参加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为改善我国农村教育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合理开发农村教育资源
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虽然不如城市,但农村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与淳朴的民风习俗,都是农村地区特有的文化。教育者可对农村的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将其作为素材融入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快乐的农场”、“家乡的风貌”等主题的实践活动,都是对农村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开展类似的活动以后,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记录活动日记,再择优作为范文参与评比,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自身的语文基础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三)改善传统的实践活动评价标准
开办教育实践活动以后,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能够使活动更具有实际意义,而传统的实践活动通常以活动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且功利性较强,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故要对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就要从评价标准予以完善,将重视点放在过程中而并非结果,即使活动结果是失败的,也要对活动中可取的部分进行客观的点评。教师可采取师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点评以后,指导教师可邀请学生对自身的活动组织情况进行评价,师生之间互相督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对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农村教育受教育观念的限制,相关教学活动也相对落后,教育者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应更加全面的看待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探究更符合教育发展的活动形式,主动发掘农村的自然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也是我国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斌,侯维忠.偏远地区农村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2):245.
[2]王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农经,2017(04):124.
[3]陈子朝.让农村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上出“农村味”[J].新教师,2016(02):58-59.
论文作者:吴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农村论文; 实践活动论文; 偏远论文; 地区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农村教育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