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新价值观的建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价值观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世纪之交,在自然时间中不过是短暂而又平常的一瞬,但全世界的人们,却非常重视这一交替,旧的世纪结束了,要回顾,要总结,感慨良多;新的世纪开始了,充满了可能,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这一刻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这是一种历史的意义,文化的意义,是人赋予的意义,而且是现代人赋予的意义。遍观人类历史,以前可曾纪念过世纪交替?或许也有,但毕竟不如现在这般规模。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跨世纪的人,而且已经跨过来了,进入了新世纪。人就是这样,不仅要生活,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要给各种事物、活动赋予一定的意义。时间久了,习惯成了自然,忘却了这意义的起源,好像这意义是事物、活动原本就固有的。
意义是什么?一言难尽,但肯定不是我们叫做有意义的那些事物固有的,而是这些事物对人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事物对人的意义。意义是一种价值现象,是以主体的人的尺度为转移的一种现象。所谓人赋予了一定事物以意义,不过是发现了这些事物对人的价值,或是规定了这些事物的价值。这里的事物是个总称,时间点、空间域、实物性的存在、精神性的存在、历史的存在、现实的存在、想象的虚拟的存在、可能的未来的存在,都包括在内。人为自己创造了许多精神性的存在物,艺术家创造的人物、事件都是想象的,理想也是想象的,但对人有意义,有价值。而且正是因为有价值,才是一种存在,无价值的,价值不大和不久的,虽然也曾存在过,但为人们所忘却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存在了。我们过去对“存在”范畴理解的太狭隘片面了,似有重新理解的必要。
人们对事物赋予意义,理解和看待事物的价值,又不是随意的。这就涉及到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也是对根本价值的看法。价值观与价值观念有一定区别,这里不论,权且当作是价值观念的简称。价值观是现实的价值关系的一种反映,是价值意识的一种形式。价值意识不同于科学意识,后者是对事物是什么、会怎么、为什么的知识,前者则体现了主体的立场、尺度,是一种主要反映主体性和主体态度的意识。价值观可看作是理智—观念层面的价值意识,是理性化的以一定知识为基础的对价值的看法。它是人们看待价值和意义的标准,是人们的评价标准。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价值的看法也就不同,甚至还会截然相反。
在以往时代,受自然条件限制,交通工具不发达,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域中孤立地发展着,个体还没有从原始母体的群体中独立出来。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对内也就几乎可看作是每个人的价值观,至少彼此之间的一致性比较大;另一方面,各民族都把自己的价值观当作是唯一合理的价值观,不同于自己的那就是错误的。但由于交往较少,所以价值观的冲突还不是很明显。市场经济使得交往频繁和扩大,民族历史的时代让位给世界历史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跨国经济、跨国公司普遍化,计算机网络化,全球经济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经济的交流、互渗、合作也带动了人才全球性流动,带动了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时至今日,经济一体化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在其他方面是否也要一体化,是否应该一体化,争论还很大。因为在现代的世界经济格局中,那些发达国家无疑居于中心的优势地位,他们借助于经济上的先发优势,也借助于落后民族中相当普遍的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心理,试图把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当作是普遍合理的,是别的民族都应该遵从的。国际性交往自然就使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彰显化了,文化霸权主义更突出了这个矛盾。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而灿烂的文化传统的大国,自然是不肯依附于人的。但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首先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现代化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光大我们的民族文化,建立一套既承接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适合现代生活的价值观的问题。这是摆在我们所有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任务,一个非常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
二、无可回避的现实:落后和优势
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核心,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物质生活的水平相适应,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灵魂的东西。人们对人的观念和人生的、社会的理想、对正义、平等、自由、权利和责任的看法,人们的道德观、艺术观、法制观、自然观、科学观等等,构成了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各个方面规定着人们的评价和选择,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不同的民族受具体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约,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就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活动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和积淀。价值观的民族性实质上是民族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民族主体长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产物和反映,反过来又对该民族成员具有重要的影响,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民族凝聚力,顺利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维护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文化和价值观的民族性对于该民族是一种共性,相对于人类文化则是一种个性和特色,众多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大花园,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从这个角度看,各个民族,无论大小强弱、先进落后,其民族文化和价值观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但从另一方面看,若是以整个人类的进化作为尺度,不同民族进化所达到的位置又是不相同的,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这种时代性的划分,首先也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而作出的,是根据生产方式的性质进行划分的,文化和价值观具有一种从属性,也服从这种规定。这就是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时代性问题。若是在这一点上都无法达到共识,那恐怕对许多问题的讨论就没有共同的基础。
我们应该清楚,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农耕社会的价值观,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和等级制基础上的文化和价值观,属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时代的文化和价值观,比起以对物的依赖而实现的人的独立发展的时代来,这是一种时代性的差异。冯友兰先生早年曾说,中外的问题实质上是古今的问题,可谓至言。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即是说目前还尚未现代化,正处于从前现代化的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中国人的价值观,从大多数中国民众的现实心态、情感方式、思维方式方面去看,应该说也是与这个过渡时期大致相适应的,现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出现的许多混乱、无序也是这个过渡时期所难免的。
经济落后与文化、价值观的落后,造成了我们的劣势,但同时我们也有优势,即所谓后发展优势,发达国家作为前驱者,他们探索过程中的许多经验我们可以吸取,他们走过的许多弯路我们可以避免,他们现在出现的许多弊病我们可以预先防止,他们的许多现成的技术我们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也正因此,我们才可以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他们用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时间才走过的道路。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落后,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虚心学习,就可以实现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化。看不到这一点,肯定也是不对的。
三、新价值观:重在建设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价值观,这个新,既是相对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而言,也是相对于西方现有的价值观而言。这是一种借助于外缘而从本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价值观,但又不是内外因素作用自发地发生的价值观,而是我们自觉地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建设新的价值观,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共同任务,这是没有问题的。可作为哲学工作者,这应该是我们的首先的主要的责任和任务。
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的世界观,我们讲了多少年,大抵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定义。世界观是什么,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学也是一种根本看法,是理论化的根本看法。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包括哲学家们,在理解这个对世界的根本看法的时候,却把它转变成了对“世界根本”的看法。要弄清世界的根本是什么,成了哲学的主要任务。“唯物”也好,“唯心”也罢,一个“唯”字,表明都是围绕着世界的根本是什么而旋转的。马克思发现了这个毛病,指出哲学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它所表现的仅仅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而人们是分属于不同时代的,一个时代的实践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的看法就达到什么程度。每一代哲学家们所认为的世界的根本,不过是他们所达到的认识的界限,根据不在于对象,不能只从对象方面去看,更主要地是从人、从主体方面去看,要从实践的方面去理解。人们的现实实践才是人们的看法的根和本,是这些看法的根据所在。这就实现了从实体性、本体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看哲学,哲学就不单是总结科学对世界认识的成果,而且是总结提炼人类活动和实践的经验和成果,并且最终就是为指导人类的实践服务的。哲学不能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是什么”,更主要地要指导人们“干什么”,要提供一套应该干什么、应该如何干的原则和方法,提供一套关于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发展的思想。这样一来,价值的问题就突出出来了,哲学理论,同时就是并且首先就是一套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一句话,哲学非得关注价值和价值观不行,否则哲学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一部分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说是全部价值和意义的话。
从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研究价值观,不同于一般的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角度的研究,它立足于人类生活实践中现实的价值关系运动,根据人的发展程度、社会关系和价值关系的运动状况揭示价值观的一般结构和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对不同民族的价值观进行研究和比较,指出其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以及合理与不合理的原因所在,指出价值观冲突的根源所在,从而确定应该吸取哪些观念,抛弃哪些观念,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世界观是统一的,人的问题,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存在、历史和发展前景,自己与自己活动的对象的关系,自己与自己活动的结果的关系,自己的思想与自己的活动的关系,构成了它们的共同的核心的问题。科学再发展,哲学也不会消失;因为人类需要哲学,需要哲学对这些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在思考、都想解决而又不可能最终解决的问题作出回答。
哲学思维重在批判,批判就是追问,就是分析,但目的还在于建设,在于提出一套更合理的观念。在过去的革命年代,主要任务是批判,实践的批判和理论的批判,所谓“破”字当头,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和需要。现在是建设时代,光破就不行,必须立,并且重点是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不完全对,在建设时期尤其不对。价值观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际,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精神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历史的和现实的实际,全面吸取全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来建设我们的新价值观。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肉之中,形成了体现在中国人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中的一种共同的民族性,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的深厚来源。西方各国是率先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他们的民族文化也是属于现代化了的文化。中华民族要现代化,就要向先进的民族学习,吸取一切积极的有用的东西,但一定不要忘记,这个积极,这个有用,是对我们有用,对我们实现现代化有用。因此,我们向人家学习和吸取人家的经验,并非要抛弃我们的传统,而是借现代化的别的民族的文化实现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扬弃,实现一种创造性的转换。把民族文化的差异问题简单地看作是不同阶级的价值观来处理,把我们的价值观看作是最先进的最科学的价值观,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做的那样,这只能证明我们的幼稚和肤浅,决不会带来新的文化、新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新价值观,这里还有一点是要注意的,这就是如何理解这种特色,是否需要刻意突出这种特色?在世界历史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互渗、趋同是必然的,是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一种倾向。但与此相反,因为害怕失去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许多民族特别是落后民族都在刻意保留和突出自己文化的传统特点,以对抗、抵御先进民族的文化霸权主义。我们以为,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民族主体的主体性问题,是我们的主体性问题。对于其他民族而言,我们民族不仅只是“我们”,还包括我们的先人祖宗,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只是我们民族的一部分。在我们民族内部而言,“我们”就是我们民族的现实,是我们民族在现代的代表。我们要上对得住先人祖宗,下对得住子孙后代。但要做到“对得住”,首先的根本的就是把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做好,把我们的民族搞得发达起来。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有太多的顾虑。我们不必刻意去突出传统文化的特点,因为我们知道,在我们身上已经融入了传统的许多东西,我们无论怎么搞,无论搞什么,都消除不了我们身上的这种民族性,搞出来的自然就是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东西。民族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说只有传统的才是民族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变革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从农耕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我们肩负着文化民族性转变的任务和使命,刻意保留、坚持传统,就会裹足不前,影响到这种转变。文化霸权主义当然是要反对的,但我们只能站在现今时代的高度,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而不是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的高度,来理解和实行这种反对。我们不能消极地从保守的角度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而是应该积极地从进取的角度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吸取一切对我有用的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传统的、本民族的,还是外民族的,包括那些搞文化霸权主义的民族中的,不要一开始就心存畛域,怀抱芥蒂,而是要虚怀若谷,冷静分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鲁迅当年倡导的“拿来主义”,也就是这个意思。
四、对新价值观的展望
新价值观在建设中,具体如何,实在是很难说的,这里的展望,只能是就大的方面而言,同时也包含了许多希望的成分。
第一,它是具有现时代特征的、以人为本的。现时代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人类共同发展中所必须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是生态危机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这些问题都是人类中心主义所致,因此必须克服和抛弃人类中心的思路,尊重各种生命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建立一种以各种生命都平等存在的理念为基础的新伦理、新价值观。我们以为,反人类中心就是反对以人为本,不但不合理,而且做不到。人类中心是人的一种无可逃避的宿命,人只能以自己为中心来理解一切,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而谋划一切。生态问题从现象上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本质上则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现存的这些人与将来的那些人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问题,是现代人如何理解自己的权利和对整个人类的责任的问题。离开这一点,说轻点是舍近求远,说重点就是有意在模糊问题的实质。新价值观应是以人、以整个人类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确立的新的观念和规范。
第二,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类和平发展为指归的。我们是中国人,同时又是现时代的人,是现时代的人类的一部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渗入到我们的骨髓中,想剔除也剔除不掉。中华民族作为人类的一部分,又有自己独特的利益和立场,我们总是在这个前提下来理解各种问题、作出自己的评价的。我们建设的新价值观一定有中国特色,但必须防止和反对民族本位主义,要以人类的发展为指归。民族本位主义其实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它不但不合乎世界历史时代的潮流,而且会阻碍本民族的繁荣发展,也会成为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现在我们面临的许多棘手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根子就在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发达国家的狭隘民族主义是霸权主义的根源,不发达国家的狭隘民族主义则是地区动乱的根源。必须超越这种狭隘民族主义,以人类发展为指归,其确立的规范才能具有时代的合理性。
第三,它是综合的、多元一体的、以协调为主的。权力真理论、强权就是真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国际上各个民族无论大小,其主体地位都应得到尊重,在国内,每个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大小,其主体地位也应得到尊重。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个人也有不同的价值观,现代各国法律所规定的基本人权,就包括了个人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的权利,即拥有自己认可的价值观的权利。英特网的出现使每个人现实地都成为了世界公民,直接地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就更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必然越来越突出。新价值观必须适应这种现实,一方面是尽可能地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个人的价值与群体的价值、义和利、理和欲等等之间保持平衡,使之尽可能协调起来;另一方面承认多种价值观的合理性,宽容地对待各种价值观,协调各种价值观,缓和它们的冲突。协调和宽容将成为新价值观的主导倾向和基本特征。
第四,它是动态发展的、相对合理的,而非绝对的。新价值观在承认多元性、多种可能性的基础上,反对一元化、绝对化的任何企图,它认为所确立的这些规范、这些概念只具有相对合理的意义,是随着现实价值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在解决价值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的,它的权威性建立在所依据的知识是真理的基础上,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以理服人、让人自觉信奉的基础上。它是指导性的,而非指令性的;是一般性的,而非具体性的。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的那一套价值观当作是绝对合理的,对内否定了个人有选择的权利,认为人们只能信奉这种价值观,这就是专制主义;对外把别的国家的价值观都看作是错误的,甚至教育自己的人民作如是观,这就是文化霸权主义。这种观念恰恰是新价值观应该坚决反对和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