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制造业产值增长路径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视角论文,产值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10)05-0011-06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下半年,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导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等等。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及时采取了经济刺激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最具代表性的如4万亿元投资拉动计划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毋庸置疑,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拉动和产业的调整与发展,对拉动GDP增长,振兴中国实体经济起着重大的作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数据表明(见表1),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逐步回升,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金融危机后,制造业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中国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的分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类,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工业中又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国家工业促进局将制造业分为六大产业:电子、机电、交通、医药、都市和基础产业。前四类为现代制造业。各产业包括的细分产业如表2所示。
(二)中国制造业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被称为“世界制造工厂”。总的来说,其发展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制造业总产值呈高速增长态势。2000年,制造业总产值已经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继美国12.45万亿元、日本9.5万亿元、德国4.7万亿元(均为人民币)之后成为全球第四个制造业大国。2003年至今,中国制造业总产值超过德国,稳居世界第三。根据美国经济预测机构环球透视日前表示,美国制造业持续减弱,中国制造业继续增长。到2016年或2017年,中国制造业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制造业国家。
中国制造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之首。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信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装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以2007年为例,家电制造业中,彩电的产量为5936万台,占世界份额的30%左右;洗衣机产量占世界份额的25%。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话机年产9598万台,世界份额为50%;显示器年产4590万台,世界份额为42%。纺织产业以丝为代表,世界份额为70%。医药行业中,青霉素和土霉素的世界份额分别为60%和65%。机械装备工业中的拖拉机和集装箱的世界份额高达83%,是中国制造业中占世界份额最高的两类产品[1]。
第二,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国内稳定的政治环境、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便利的投资环境成为吸引外资的条件。目前中国制造业的资源比较优势成为全球性的共享资源,逐渐成为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基地,主要在汽车、电子、钢铁和石化等领域,据统计,从1986-2007年已经有8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中国,投资项目2000多个,研究开发(R&D)中心100多个[2]。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化,这种趋势还会加强。
第三,中国缺乏高新技术制造业和世界品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尚待提升。中国的制造业目前仍然处于低端阶段,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只是“世界加工厂”,世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定位无一不是廉价的组装车间和销售大卖场。如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第四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实际做了如下分工:高技术部件制造部分在国内,一般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最终产品从这些国家出口到世界各地。正由于中国仅仅是世界的加工车间,所以利润率很低。以美国著名的芭比娃娃产品为例,广东东莞制造芭比娃娃的玩具厂,出厂价是1美元,而出口到美国的终端零售价格是10美元。其中9美元的利润,渗透在“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环节,可见中国制造业获得利润甚少。
在制造业的品牌发展方面,世界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日本、德国占了2/3,中国知名品牌却凤毛麟角。虽然中国制造业的总产值迅速增长,但总体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据联合国产业开发组织一项分析报告称,通过对各国2005年度制造业人均附加值、出口额、制造业附加值占GDP比重、尖端制造业出口业绩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内地制造业竞争力位居世界第26位。前三位分别为新加坡、爱尔兰和日本,其他国家如韩国第9位、台湾地区第10位、美国第11位、英国第15位等[3]。所以中国制造业实际上是利用了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的优势,牺牲了大量可复制的资源,增加了环境污染,获取制造业在国际上的一点优势,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尚待提升。
(三)制造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96%,而同期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12.85%,同一时期的美国制造业平均增长率为3.8%,世界制造业的平均增长率为2.9%。表3可以体现出制造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表3显示了2000-2009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近10年这一比重一般稳定在30%上下。由于中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所以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呈下降趋势,但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40%左右,可以肯定地说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三、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模型探讨
(一)经济长期增长模型的建立
为了更好地探讨中国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路径的策略,需要研究经济增长途径。这里的模型主要从经济长期增长值(或产出,也可以理解为GDP)出发。投入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劳动和资本,经济的投入产出模型为:
Y(t)=F(K(t),A(t)L(t))
其中,Y为产量,K为资本,L为劳动力,A为知识或劳动的有效性,t表示时间。
假设:①规模报酬不变,经济足够庞大,专业化带来巨大收益,其他投入品(如自然资源)显得相对不重要。②边际产量递减,即生产要素增加引起产量的增长率递减,这时总产量仍在增加,但速度是递减的。
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在经济长期增长模型中,无论从哪一点出发,产值总会向着平衡增长的路径收敛,在产值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每个变量的增长率都是常数,且是外生决定的。尤其是,从长期来看,在经济的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4]。因此,经济的长期发展要追求技术创新,依赖自然资源、劳动力的粗放型模式难以为继。
四、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基于制造业视角的对策
从前面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遭受巨大冲击,主要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对外的依赖度过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制造业占了GDP的半壁江山,由此导致中国的实体经济缺乏危机抵抗能力。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的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中国的这一轮增长很大程度是国家4万亿元投资的拉动效果。在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后中国实体经济的实力要加强,其发展路径是什么?从上面的模型可知,经济长期的平衡增长靠技术。然而,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R&D)这一微观层面,其深层内涵是与实际经济情况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所以从制造业的视角,可以有以下几点对策:
第一,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从政府宏观调控的层面看,应该采取“比重稳定,结构优化”的适度发展原则[5]。大城市发展制造业,应该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城市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努力追求资本和技术密集。中国是个劳动力大国,廉价的劳动力造就了“世界制造工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还要继续,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逐渐转移到二线城市或内陆地区,国际化大城市的制造业应该以技术密集型为主。首先如前面的模型推导与分析指出,从长期来看,在经济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所以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提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竞争力是可行之策和长久之计。另外,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国际化大城市集中力量发展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二线城市,有利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就业压力和增强国家整体抵抗危机能力。像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力度重点发展具有高新技术优势的现代制造业及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工业。比如北京,是中国最大的科研教育基地,在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资源优势为北京市发展具有高新技术优势的现代制造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二、三线城市,可以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是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要求。
第二,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加强产业融合和推进产业集聚。中国企业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巨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产业缺乏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利润率低。郎咸平提出包括“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等大物流环节加上“制造”这个“6+1”产业价值链[6]。制造是价值链中获得利润最小的环节,所以应该完善制造环节与物流、服务等环节的融合,打造完善的产业价值链,这是降低制造企业成本和创造更多利润的可行策略之一。加强产业融合,要加强制造业与生产型服务业的融合。另外,产业集聚是国际化大城市的标志,制造业之间的集聚以及与其他配套产业的集聚,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所以,在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国际化城市制造业应该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到产业循环。
第三,大力推行制造业的品牌发展战略。品牌是企业的一种特殊标志,能使自己的商品区别于其他企业商品和企业形象特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如前面分析可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国际品牌。实施品牌战略,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意识是企业战略的实施前提。员工需要加强学习与品牌相关的知识,熟悉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品牌建设,关键是为企业引进品牌管理的高级人才并投入足够的资金。政府要给予企业足够的政策支持,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其次,提高制造产品的科技含量,对于制造产品来说,科技是质量的保证,质量是品牌的载体,把好质量关才能获得广大消费者的承认。所以产品的科技含量应是制造业产品的主流。这就要求制造业致力于技术创新,狠抓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价值。再次,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建设要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商品的品牌往往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地位、品味和心理需求,良好的品牌能够引起消费者无限的联想。中国制造品应该融入中华民族的精髓文化,比如“和”“仁”“义”等等。近些年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等,这些将有利于中国被世界广泛和深入地理解,会间接推动“中国制造”国际品牌的建设和发展[7]。最后,品牌经营,不仅限于产品层面,也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做文章。比如世界家电品牌海尔,良好的售后服务是赢得消费者的一大因素,还有日本丰田、通用汽车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其享誉全球的巨大推动力。总之,制造业的品牌建设要求企业树立长远的目标,多方努力,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从长期经济增长的视角看,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基于制造业的层面,也应该是一条以技术为主线的道路。然而,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的微观层面,其深层内涵是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制造业采取“适度发展”战略,加强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完善,发展品牌战略等等,这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路径转变的关键,也是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