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乔海蛟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乔海蛟

身份证号码:1202251986061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现在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在不断地提升,减少城市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改善生活环境,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管理措施

1园林绿化工程的基本特点

1.1综合性强

作为城市园林总体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园林绿化工程的有序开展必须要符合原有的园林布局与总体设计思路指导,因此全局意识的必不可少的。具体而言,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必须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如地形地势、水源、城市建筑、城市道路等等,并以此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总体设计意图能够有效地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较强综合性还体现在其所需理论知识和方法运用技巧的复杂性。在具体工作中,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需要坚实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支撑,并辅之以熟练的运用技巧,将植物学、观赏艺术、心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等有组织、有目的地串联起来。

1.2周期长

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病害防治、园林绿化整体面貌维护、园林艺术造型维护、园林植物水肥管理、花坛花卉种植及养护、保洁等多项具体内容,这些工作内容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周期长与持续性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城市园林绿地的建成工作只是城市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园林景观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园林绿化的后期管理与养护工作往往决定了城市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与质量。

1.3艺术性高

园林景观并不是多种植物形态的简单累加,它是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以绿化与建筑景观的方式给以人们美好的享受、让人们体会到那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美。为了达到这样的艺术观赏目的,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示出其较强的艺术性,合理配置植物、科学性地规划景观布局、有效使用古典与现代园林表现手法并充分利用这几大元素之间的联系。

1.4广泛性与附属性

园林绿化在城市建筑中出现的频率较为频繁,因此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除去城市大型公园、城市大型景观工程、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以及城市广场等专项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大多以附属性工程的形式出现,工程规模较少且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

2改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措施

2.1土壤处理

首先进行土壤处理。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点以及环境进行不同的土壤处理。应该重视起对于绿色植物的科学种植,对于土壤的要求必须严格,应该具有足够的含水量,除此之外,土壤应该具有比较好的透气性。对于绿色植物的种植土壤应该具有比较合适的酸碱程度以及空隙,以保证绿植成长过程中的所需的水分充足。

2.2科学选择植物物种

在实施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科学选择植物物种,对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全面分析,不但要考虑其美观性,同时还需兼顾植物间的协调搭配,保证实际选择的植物能够与周边的环境以及不同植物间能够有效协调,防止其对周边生态景观的平衡产生影响。第一,在选择物种时,通常优先选用本土植物,相较于外来植物而言,本土植物其存活率更高,且能够更好的与城市环境相适应,不会对周围环境起到改变,更不会对地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所以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第二,如若要求对外来植物物种进行引入,则需要工作人员能够事先全面调查将要引进物种的生长习性,不但要保证园林物种的多样性,而且还需要防止产生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在选择物种时,需要将植物物种的生长规律考虑在内,因为不同季节,植物的外观都会出现相应变化,所以在选择物种时,可以考虑其季节变化的特征,从而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不同类型的落叶草本植物,以保证在各个季节中植物均能呈现不一样的美景,并且能够满足环境净化的要求。

2.3进行挖掘工作

在园林的挖掘工作当中,必须提前对植物种类的根部进行一定的科学的了解以及分析,根据植物的品种和土球大小来挖掘树坑。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可以促使苗木健康茁壮的成长。

2.4苗木的栽植以及浇水

在苗木栽植的时候,必须扶正,并保证苗木栽植的深度、科学性及合理性。地摘苗需尽快并及时种植,如因场地等客观原因不能立刻种植,须进行假植,以确保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对于苗木的浇水工作,新栽植的苗木在种植后就必须及时浇定根水,并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以及环境情况来具体的决定浇水的次数以及浇水的分量,浇水应一次浇透,相对均匀,不应出现明显的局部干旱或积水现象。夏秋季宜早、晚浇,冬季及早春宜中午浇。对种植过程中根系受到损伤的植株,水分管理应更精细,可适当进行叶面喷雾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3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

3.1合理浇水

在对植物进行浇水时,需要正确把握浇水的时间与次数,确保浇水的合理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工作人员都是在园林植物出现萎蔫的情况下才开始浇水,而这个时候已经难以将浇水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了。通常情况下,在新种植的植物长出新根前后,需要确保其根系层的湿润,由于不同类型植物的新根长出时间不同,所以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细心观察,并将其规律找,最后将浇水次数确定下来。不仅如此,对于种植第二年的园林植物也同样需要做好其浇水工作,因为此时该类植物的新根并未彻底木质化,所以其浇水的重视程度以及次数仅次于新植园林植物。对于种植三年或以上的植物,则需要将蔓延到其根部的草坪清理干净,防止其夺走植物的营养,同时需要进行彻底的单浇。每年春季的二茬水和三茬水,需要保证数量与质量的完成,切不可单纯依靠对草坪喷洒的水量。如若树木比较高大,则需要每次浇2~3遍的水,防止出现浇水不彻底或是不透水的情况。

3.2防治病虫害

对于园林工程来说,病虫害对于植物的影响不容小觑,轻则导致植物生病,树叶枯黄;重则导致植物死亡,而且大规模的病虫害更容易导致植物的死亡。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加强园林工程所在地区容易出现的病虫害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前进行预防;另一方面要增加植物的多样性,防止因园林树木种类较少而出现的大规模病虫为害。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园林绿化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管理,认真对待园林中的每种植物,认真对待每一个虫害病例。

3.3土壤养护技术

植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要对园林种植地区的土壤进行严格考察,对植物需要的有利营养物质要及时添加,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成长效率。要按照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进行施肥,满足植物养分需求,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如果土地不能满足植被生长的需要,就会对植被生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综合性强、周期长、艺术性高、广泛性与附属性以及工程材料价格的不定性等基本特点。为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建设的安全与质量,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方应该从严格把控使用材料的质量、掌握并熟练使用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这两点出发。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必须参考操作标准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朱玉峰.浅析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J].绿色科技,2014(1):77-78.

[2]赖焕杰.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9):391.

[3]关宏梅.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J].民营科技,2013(3):190.

论文作者:乔海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乔海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