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与升华: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内涵_执政为民论文

超越与升华: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内涵_执政为民论文

超越与升华: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党执政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由谁执政、执什么政,执政条件、执政内涵、执政理念是什么,共产党为什么要执政、共产党执政为了谁,共产党应该如何执政、如何才能执好政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形成了共产党执政理论的科学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中国必须由共产党执政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共产党有着五十多年长期执政的经验,其执政地位将不断得到巩固。历史和现实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各政党中,必须也只能由共产党来执政。

中国之所以必须也只能由共产党执政,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一是共产党先进性;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史得出的结论;三是中国政党政治格局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现实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珍惜与维护。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党的先进性做了揭示和规定: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和坚持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同时,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世界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推动大家前进的(1888年的英文版中改为‘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4页)。“共产党人为着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奋斗,但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4页)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自己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从建党之时就明确规定、也是我党80多年来所一直坚持的。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体现和集中发挥,这种先进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我们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一直都是这样要求的。1935年,毛泽东就曾指出,共产党“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工人、农民占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0页)当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同上书,第400页)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指出,党不仅应该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应当成为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同上)。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三个先锋队,符合我党本性,符合我党历史,符合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和执政使命。由这样的先锋队组织来执政,这是顺理成章的。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和巩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实现的,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史,以事实告诉人们,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由小到大,领导人民经过大革命的洗礼,进行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共产党也成为执政党。党领导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经过一系列的曲折,到1978年,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变,开始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历程。跨入新世纪,共产党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此为指导,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从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格局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共产党,拥有6600多万党员,有建国50多年的执政经验。只有共产党、而没有别的党能够代替共产党来代表人民执掌国家政权,只有共产党才能担当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党是参政党。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互相监督。对共产党行使领导权和执政权,人民有这个要求,其他党派有这个认同,共产党有这个使命!

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把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取得的政治合法性通过法律途径和法律形式,继续赋予共产党以执政合法性,将国家领导权交由共产党行使,这是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共产党向人民昭示实践“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她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政治宣言。人民选择共产党作为自己的执政工具,共产党代表人民执掌政权。

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其执政内涵和执政任务是什么?这也是共产党执政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据此,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动员和组织”“维护和实现”。

首先,共产党执政,就是共产党领导和支持人民执掌国家政权。共产党领导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内涵是什么?十六大报告的界定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同上书,第34页)在国家权力结构上,以共产党行使的国家领导权为核心,形成了国家领导权,人大权(含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的“五权架构”国家政权体系。共产党行使国家领导权,包括人大工作主导权、行政组阁权以及对司法、监督工作的领导权。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着各级国家政权运作和建设(包括换届)、领导着国家军队、领导着城乡居民自治,领导着执政党自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领导着各民主党派和整个统一战线。当然,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代替包办,领导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其次,共产党实施领导和执政是通过党的各级党委会去实现的。中央有中央委员会,地方和基层有各级党委。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根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各国家政权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关系。党委会的层级越高,领导的责任也越大,层级越低,发挥“领导和支持”“动员和组织”“维护和实现”的功能也就越具体。

再次,共产党执政,从执政任务上讲,是负有庄严使命的。在现阶段,就是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是执政为民、造福于民

共产党执政为了谁?这既是个执政理念、宗旨问题,也是执政党确定服务对象,明确自身定位的问题。共产党不是为了执政而执政,也不是为了自己执政,而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

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它要求执政党从根本上把握人民富民强国的愿望和要求,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政治条件、政权平台、制度保障和权力支持。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为人民服务》,学习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毛泽东把为什么人的问题看做“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同上书,第28页)并指出“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邓小平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同上书,第84页)。江泽民提醒全党,“我们党取得了执政地位以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在“5·31”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执政为民,科学回答了共产党的自身定位问题。执政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工具,而不是把人民作为政党的工具。邓小平对此有过深刻的论述。执政党工具论合乎执政为民的目的性。党员和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先锋战士,而不是权贵,共产党执政为民,除了由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的正确来体现外,还必须通过党员、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作为、通过他们在具体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

执政为民回答了全党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执政观的问题。各级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正如邓小平所说的,要“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为人民服务》,学习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确认党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国家权力的所有权属于人民,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分别是受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的委托,代表他们具体占有、使用、支配这些权力,要防止对公共权力的占有、使用、支配侵蚀人民的所有权和受益权。共产党执政就是要更好地实现人民对国家权力的所有权和受益权。

执政为民解决了为谁执政的问题,再进一步还必须回答为了人民的什么这一问题。共产党执政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就是要造福于民。这是共产党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为的是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现在,共产党执政,为的是富民强国、民族复兴。一句话,领导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造福于民。

共产党执政造什么福于民?为人民谋什么幸福?综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和其他国家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执政为民、造福于民,起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造富足安康之福、当家作主之福、尚德愉悦之福。

富足安康之福。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民”。共产党认识到,造富足安康之福于民,要靠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来提供利益动力、物质基础和财力支持。

当家作主之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党要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使人民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按照民主法治的规则和程序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人民当家作主之福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来提供动力和保障。

尚德愉悦之福。在文化、精神上造福于民,是执政党的重大使命。人民不仅要有物质生活的富足安康、政治生活的充分民主,还要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尚愉悦和丰富多彩。执政党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和享受尚德愉悦之福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坚持造福于民,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领导和支持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党的方针政策和执政行为要有利于人民而不能伤害人民。

三、适应条件的变化,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

时代在发展,世情、国情、党情在变化,只有对执政条件作正确分析,才能为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在新的情况下执好政奠定基础。

执政党的自身状况。共产党一直处于发展中。她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水平提高了,就业方式多样化了,阶级内部结构正经历着大转型。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现实课题。

共产党自身经过了几次新老交替,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以出席十六大的代表结构为例,在2120名代表中,建国前入党的代表占2.5%,建国后入党的代表占97.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入党的代表占31.5%,55岁以下的代表占63.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占91.7%。领导这样的党、并由这个党领导国家和社会,确实有许多必须正视的问题。

时代条件。总体看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下,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的日益严峻挑战,这些都要求正在执政的共产党认真观察世界、审视自身。在开放的条件下执政,如何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政治资源,处理和应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新旧矛盾,应对多重政治风险,如何应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党执政模式的挑战,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自己执政地位?对这些问题都不能掉以轻心。

基本国情。邓小平对基本国情作出科学的判断: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点被十六大报告继续肯定。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已经实现,现在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和政治民主的欲望也会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当然不同于在20年前、30年前。在长期执政的基础上、在祖国统一取得港澳回归、两个特别行政区顺利运作、台湾问题有待解决的情况下,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加紧实施的情况下执政,执政党确实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共产党执政党的技术条件。共产党是在相对落后的技术条件下领导人民夺取国家政权的。时至今日,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发达的信息传播、通讯手段,便捷的交通条件等优越的执政技术条件必然会影响到执政方式。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开辟执政党领导意识形态和文化工作的新领域和现代阵地的同时,也给执政党实施信息控制和舆论导向增加了难度。

为此,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通过执政党自身的改革,努力实现执政党的现代化,实现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转变。

首先,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由直接向社会发号施令型转变为进行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人民和国家权力之间充当最具政治权威的组织者。由依靠党内文件实施领导执政转变为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体现。依法执政不是不要党内文件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相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党的政策更加具有预见性、科学性、民主性、程序性、针对性、操作性;所要减少和祛除的是执政和决策的随意性、人为性、片面性、盲目性。依法执政首先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执政,还要制定专门的《执政党领导权行使法》或《政党执政与参政法》,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在国家领导权、人大权、行政权、司法权和监督权“五权架构”的运行上,依法规范党和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规定五权的权限职责、理顺五权相生相克的关系。特别是对领导权,要区分党权与民权和国权的关系。党权之领导权,包括党中央对全党的领导、执政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等;国权之领导权,则包括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对人大工作、行政工作、司法工作、监督工作的领导,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必然带有不同于党权的特点。领导权也必须接受监督。再者,万一哪一件立法建议或推荐提名未获人大民主表决通过,则不能因此说人大脱离了党的领导。事实上根据共产党领导制定的宪法,人大对任何党派或任何一项议案都有通过权和否决权。

共产党执政理论还进一步回答了怎样才能执好政的问题。主要涉及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提高执政绩效等问题。

加强执政党政治思想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二是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注意在生产第一线和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同时,也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探索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从思想上和组织上把党建设好。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五大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有能力、有本领、有水平,才能执好政。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关键在领导层。执政是要靠人来落实的,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这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不断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同时,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加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处理好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对执好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具有关键性、主导性。党内民主是全党意志“真正地正确地实现”的基础。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真正的党的活力和集中统一。党内民主不发展,“阳谋”得不到发挥,阴谋就难免会肆虐。没有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也没有人民民主的健康发展;只有把两者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统一,才能执好政。

四、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共产党执政理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它涉及到现代社会政党执政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就政党获取执政地位而言,政党必须有一定的党员组织规模、有一支有力的干部队伍、有一定的民意基础、有一套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有一套组织制度、纪律规范,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领导核心和领袖人才,有一套有效的组织策划、活动开展、影响民众的方法手段,有一定的物力财力、政治动员、精神文化感召力。

就取得了执政地位的政党而言,上述基本条件同样必不可少。政党上台执政,如果搞政党独裁,不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与人民为敌;如果不领导国家武装力量、不掌握国家强制力,党的组织规模萎缩、干部队伍不得力、基本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不能与时俱进,制度、纪律规范不健全或约束不力、领导集体、领导核心和领袖人才缺乏、缺少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那么它终将丧失执政地位。

就中国共产党而言,经过三代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在执政50多年的基础上,提出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表明党的成熟和对探究自身执政规律未知领域的高度自觉。共产党执政,主要应该体现在领导力、控制力、导向力和凝聚力上。应该看到,只要共产党具有坚强的领导力,始终领导和支持人民对国家权力及其载体国家机器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上具备旺盛的导向力,对国家机关和社会各方具有有效的协调力,对广大民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珍惜执政地位、善于执政、持续执政,那么,国家就能因之而更加强大,民族就会因之而复兴,人民就会因之而幸福,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会因此而进一步得到巩固。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总结了建党八十年的基本经验,集中概括为三条;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保党的生机和活力。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了十三年领导建设和改革、进行执政和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集中概括为十条。指出,十条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上述经验总结和深刻揭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标签:;  ;  ;  ;  ;  ;  ;  ;  

超越与升华: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内涵_执政为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