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中学 四川 阿坝 623100)
【摘要】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观念等内容。"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也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口号。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用于打破常规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的习惯,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养成习惯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6-008-02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观念等内容。“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也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口号。
“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是初中阶段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但是在我们的现实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缺少一些具体做法,以至于初中阶段的孩子大多数只能张嘴“背”课文内容,却不能张嘴“说”出自己观点。长此以往,“学以致用”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这个问题,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读和写,遇到疑难字、词,不可能随时随地请老师帮忙解答。学生必须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具体可以落实到每一篇课文的生字词,在预习时,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读音释义;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抽问、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这样可以达到督促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的目的,让他们从“让我用”的状态变成“我要用”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不会读、不会写、不理解的字词就会逐渐减少。学生从初一进校就养成这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养成五到听课法
“五到听课法”指得是耳、眼、口、手、脑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多层次的感受。这样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样能做到最高效率的听课。
语文是最切实有效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合部分。语文学科巧妙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除了自身的只是体系外,还蕴含了本民族历史、文化及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因此老师要竭尽全力拓展新的空间,不仅要把语文学习延伸到精彩的生活世界,还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元素融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不仅要改变语文学习的传统物理空间,更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是无形但更具有重要意义的空间创新。我们通过开展语文学习新空间的有效探索,通过学生眼见、耳听、口述、手动、脑思这一系列活动,建立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打破传统的语文学习空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三、养成积累的习惯
好词佳句是学生写作文的重要组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作品精神的有效方法。要让学生多看书,然后找出书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样看的书会多,记得东西也会多,到一定程度时,写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稍微厚一点的摘抄本,把自己在课外阅读时看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要求字迹工整,格式得当,并进行强化记忆,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想、收获。教师定时进行检查,也可以专门选一节课让学生展示交流积累成果,相互传阅摘抄本,然后提出客观的评价。这样,学生会特别感兴趣,也不再惧怕写作文。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生语文底蕴的深厚、内涵的丰富、素养的高低,很多取自课外阅读的多少。而且现在中考规定不考课本中出现过的现代文阅读,更可以看出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所以要通过多阅读来达到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的目的,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现代社会,由于电子文档的普遍出现,使得很多学生对我们图书馆里的纸质书籍不那么感兴趣。在选择阅读时,初中学生更喜欢去看一些玄幻的、穿越故事这方面内容的书籍、杂志、小说。老师可以给学生多推荐一点适合培养他们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励志书籍,让他们去乐于看、看了之后又会有所思,能开发他们的心智,最后达到让学生学会主动去了解、选择适合自己去看的书籍的目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学生的语文素质、个人素养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五、养成善思勤写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画你背”。课堂缺乏生动性,成一潭死水。作文的模式也是:教师命题——作前指导——诵读范文——学生作文——教师评讲。学生学习、学生写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自主写作文精神,创新能力被遏制。中国的现代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体验现实、感悟真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的定义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这个问题上,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挖掘素材,从自身情感出发,让学生写出的作文“有血有肉、有灵魂”。让读者读到这篇作文的时候,能够跟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共鸣。
在我的作文教学中,从初一学生进校学习开始,除开每单元教学任务中要求的必须写的作文(这些作文统一命题,统一内容),还要求学生写周记,从开始的学生以记流水账方式来叙述学校或家庭生活到后来能够选定一件事或一件物来进行描写,并写出自己感想,学生的写作进步是看得见的。以前老师的评语是大体客观的,而现在更多的是在学生的周记后作点评进行交流。很多不能面对面进行交流的东西,师生之间通过笔触进行沟通。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误会减少、增加相互理解。学生在周记评价中被肯定、被鼓舞、或者被警示、被引导,从以前拿到周记本看都不看一眼装进书包到现在迫不及待地看老师给予的评语,然后根据评语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更积极、更乐观。学生乐于写周记、善于写周记,对语文科目的学习也容易产生兴趣。
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层次和高素养的学生。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破常规化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传道解惑。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文联出版社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书号: ISBN978-7-5059-6887-5
论文作者:董英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素养论文; 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目的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