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寓言教学 低段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2-036-02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对寓言的解释可知: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有故事情节,结构大多简短,常用借喻手法表现人民或作家关于某种生活心理、现象和行为的批判或教育。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低学段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语言进行更好的的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阅读的兴趣。因此寓言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具有丰厚的教育意义,要使寓言发挥好其教育作用,尤是要注意打好基础,做好低段的寓言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的要求。所以低段寓言教学不能只看到其德育价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寓言故事有自己的理解。
中国学者吴秋林将寓言分为哲理寓言、经验寓言、修养寓言这三类。因寓言"言理兼备"的特点,不少一线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处理时,出现"言"与"理"之间取舍失当、进退失据,过分重视寓言教学的德育价值,忽视其智育、美育的功能,将寓言教学上成班会课,说教性质十分浓厚,致使学生无法发现寓言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后对寓言失去阅读、思考的兴趣。
低段的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自我控制力不强,教学过程中往往需通过感官刺激(视频动画等)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低段的儿童处于语言初步发展阶段,应以"记忆复述"为主要训练目标;值得重视的是本阶段的儿童相信"万物有灵论",相信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也因此本阶段的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最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犹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那么,究竟应怎样在低段开展寓言教学?通过对课标的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查阅,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课前准备需充足
1.教师素养要提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寓言的教学,而寓言教学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部分,其对儿童语文素养培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教师在寓言教学这一方面素养的学习和提升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广泛的学习和阅读相关寓言故事和著作,进行深入思考,以使自身能对其教学有充分的了解和自己的看法。
2.教学备课有章法
首先是备教材,每拿到一篇寓言故事,教师都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该课文"通理晓意":了解历史由来,明白现当代意义。尽量多的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在立足课文本身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扩展延伸。
其次是让学生有所准备,教学是两个主体的活动,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在课前针对自己所设的教学目标、将要传授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提前进行相关的预习作业,以促进师生在课堂更好的融合。
二、课堂教学是重点
1.关键线索要细抓
关键线索可以是所教学寓言课文的主线,也可以是所教学寓言的关键字。引导学生循着教师给的关键线索去感悟课文中的词句,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形象,理解寓言的寓意。就如在教授《坐井观天》这一课文时,就可抓住"天究竟是多大的"这一线索,让孩子们在课文中找到青蛙和小鸟的观点,继而让孩子们找到小鸟和青蛙持有不同观点的原因,此过程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又不留痕迹的教给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的方式方法,区别于直接说教的形式,学生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上课的积极性也更高,他们也更乐于去课文中发现答案,尊重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趣味教学形象明
国外学者杜威提出了"儿童本位说"的理论,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新课标也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样的学习和传统的"教师主体"课堂相比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言故事大多有亲切可爱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情节,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所以寓言教学便可以紧扣这一特点,抓住"趣"这一关键,把课堂有效地组织起来。建立"小剧场",让"小演员"们自己来演,这样的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不仅仅是枯燥的传授知识,并且在演的过程中,"演员"和"观众"都能参与其中,再次复习故事情节,使故事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比赛阅读、判断对错等等,通过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有新的体验,更有兴趣去学习。
3.询文悟理寓意达
寓言教学是"言""理"兼得的一个过程,二者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无法做到这一点,常会出现重理轻言的现象。有些教师容易生拉硬拽,强行将学生往自己所预设的寓意引导,大大缩小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忽略了文本本身的教学价值;还有一些教师甚至将寓言教学与说理教育划等号,把语文课当做了思想品德课。比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揠苗助长》的教学时,在初读这一环节就直接引题,还未熟悉故事情节便问学生明白了什么道理,在反复引导下,有个别几个学生回答"农夫太急"的结论。显而易见,这个答案太过浅显,只是停留在寓言故事的内容这一层,与"急于求成"和"欲速则不达"这两个教师课前准备的板书不相符,没有达到预设效果的教师只好继续追问学生是否还发现了别的什么道理,学生没有深入故事,并答不上来,课堂一度陷入安静中。
要想了解一个寓言故事究竟带来了什么寓意,首先要引导学生"询文",深读文本、品味词句,慢慢地感受人物形象和体会故事情节,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大多寓言都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明易懂的,但是往往一篇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很饱满、生动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文本为依托,从词句入手,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各个细节,从这些方面去细细揣摩,发挥低段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品味故事的情节,体会人物的特点,待在故事中"遨游"几个来回,便能顺其自然地会意寓意。
三、课后拓展生提升
相对于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说,低段学生注意力更难集中,学习能力也会更弱一些,这使得教师无法在一节课上进行过多的知识拓展。而课内的知识与课后阅读也是息息相关的,可以利用课内的教学,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方向,提供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供学生学习,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相关书目的阅读,但是不仅是布置了就不管了,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保持他们学习、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的阅读向主动阅读转变,实现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桂华.浅谈寓言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28):42.
[2]王月霞.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探究[D].青岛大学,2018.
[3]赵卫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寓言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课改语文,2017(04):97-98.
[4]唐晨阳.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5]吴乔华.小学低年级寓言教学的有效指导[J].教育科研论坛,2008(11):70-72.
[6]楼琦君.例谈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3(03):36-37.
[7]李成明.寓言作品教学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8]许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04.
[9]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学段童话寓言文体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夏群英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寓言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这一论文; 寓言故事论文; 儿童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