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娜,张丽雅,聂小毳

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娜,张丽雅,聂小毳

王娜 张丽雅 聂小毳

(沈阳市妇婴医院妇四病房 辽宁 沈阳 110011)

【摘要】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因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及研究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缩宫素注射液,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止血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减低产后出血量,具有起效迅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关键词】产后出血;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61-02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治疗产后出血的目标为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早期有效止血的目的。产后出血的传统治疗药物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但效果不甚理想。为提高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因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及研究组(42例)。两组在年龄、孕周、孕产史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故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报道。患者年龄21~42岁,中位年龄为28.7岁,平均孕龄38.5±3.2周,57例为初产妇,23例为经产妇。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术后,给与按摩子宫,压迫止血等无效的情况下用药。对照组采用宫颈或子宫肌层注射催产素20U,若效果不佳,15~90min内可重复使用;观察组采用深部肌肉注射或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若效果不佳,15~90min内可重复使用,总剂量不得超过2mg。产后24小时的血常规。

1.3 分析指标 观察并记录产妇产后或术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①胎儿娩出后即刻放置接血盘至产后2小时产妇离开产房为止,测量接血盘中的血液量;②应用称重法计算术中的血染纱布血量值;③应用称重法计算产后或术后24小时的血染会阴垫血量值;④应用面积法计算血染床单的血量值。上述①③④计量相加为产后24小时出血量,②③④计量相加为术后24小时出血量。记录产后24小时的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观察应用两种药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血常规数据比较。研究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失血情况对比

组别 术后2h出血量(ml)术后24h出血量(ml)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

研究组238±24 387±46 2.75±0.28 95.8±8.7

对照组352±35 636±41 2.35±0.15 85.6±6.9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研究组发生颜面潮红、恶心、呕吐、腹泻、寒战和血压上升等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一般为暂时性,短时间内很快恢复,与平滑肌收缩有关。

3.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导致产后出血的众多原因中,以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而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正常情况下于胎盘娩出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作用使胎盘剥离面迅速缩小;同时,其周围的螺旋动脉得到生理性结扎,血窦关闭,出血得以控制。所以凡是影响子宫肌纤维正常收缩的因素均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发生,而引起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过度紧张;贫血或合并慢性疾病。②产科因素:患者产程的延长;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等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出。③子宫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疤痕子宫、子宫肌瘤、子宫发育异常等导致子宫肌壁损伤或子宫病变。④药物因素:如麻醉药物以及镇静药物的过量使用。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对于防治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1]。

缩宫素是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有研究表明[2-4]:其能增加子宫底部收缩力,维持子宫收缩的极性。由于缩宫素起效快,有助于及时控制产后出血,但其半衰期较短,持续作用时间较短,一旦出血不能完全控制,很容易再次出血。另外,缩宫素的作用机制为通过与子宫内的受体相结合,而受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当受体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时,缩宫素便不能发挥作用,故重复使用的效果较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已有文献研究显示,其作为钙离子的载体,可提高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腺苷酸环化酶,阻断cAMP形成,使细胞质内的钙离子增加,触发肌原纤维的收缩[5-6];其次可刺激子宫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形成,共同直接作用引起子宫平滑肌发生协调且强而持久的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7-8]。同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类似前列腺素成分,可诱导血小板聚集,诱发血管活性物质、凝血因子的释放,进一步起到凝血的作用[9]。因其作用有效,时间持久,故在应用过程中减少了使用剂量,可明显降低其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且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和安全的特点,从而减少因产后出血药物治疗无效导致输血,甚至切除子宫的机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等.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11.

[2] 吴少芬,扶梦娟.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41-43.

[3] 张艳玲,张新红,杨红颖等.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3):1989-1990.

[4] 汪昌平.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26.

[5] 尹保民.应用欣母沛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观察[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6(2):123.

[6] American College of 0bsste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0G Practice Bulletin:clinical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ohstetrician—gynecologists Numher 76,0ctober 2006:postpartum hemorrhage[J].0hster Gynecol,2006,108(4):1039—1047.

[7] 王栋清,刘晓英.浅谈产后出血[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75.

[8] 周文勇,赵占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3-114.

[9] 王丽娟,苏娜.109例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原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护理,2008,5(28):36.

论文作者:王娜,张丽雅,聂小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  ;  ;  ;  ;  ;  ;  ;  

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娜,张丽雅,聂小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