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地铁生产管理中,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经研究,地铁安全管理已有十多年,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管理制度。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乘务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各种事故频繁发生。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乘务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乘务;安全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流量也日趋增多,基于这种发展局势下,我国轨道交通乘务管理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基于新常态下寻找一种新的管理思路,这也是轨道交通管理正在探索的问题。笔者将分别从: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事故形成原因、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乘务安全管理问题、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乘务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事故形成原因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分为环境的不安全、人为的不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环境的不安全,主要表现在路线环境、作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为的不安全则主要体现在地铁工作人员、外部作业人员以及乘客等因素,管理不到位则表现在:责任意识模糊、管理目标不明确、机构职责难以落实等,另外,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缺陷。这些问题均会造成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我国城市轨道行业应加强对作业环境、人为因素的有效管理,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管理经验以及管理手段,树立安全管理意识,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乘务安全管理问题
综上,笔者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事故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经笔者研究,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乘务安全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分别从人员方面、时间方面以及地点方面来分析。
(一)人员方面
据数据显示,我国乘务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峰期在6月、7月、11月和12月份。这几个月份并不是节假日,乘务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相对松懈,这也为安全事故发生埋下隐患,另外,天气的变化会对作业人员造成影响,例如:天气过于炎热,作业人员难免心浮气躁,天气过冷也会影响到作业人员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从而为地铁乘务安全问题的发生造成不利影响。
(二)时间方面分析
从上述表格不难看出,0:00至5:00是事故发生的高峰时间段,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在这个时间内,施工人员未办理相关手续便进入到轨行区,另外,施工人员在清理施工现场时不够彻底,导致许多物品遗落在轨行区,对地铁的运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而在5:00到8:00出厂时段内,有15例事故发生,这是由于在这个时间段,作业人员精神面貌不够好,导致事故突发。8:00到11:00是交班时间,这个时间段事故发生为15例,这是由于部门司机为了早点下班会简化作业程序,为安全留下诸多隐患。11:00到14:00作为工作人员吃饭午休时间,工作人员午休后精神难以集中,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1:00至24:00作为非正常上班时间,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会相对薄弱,如果司机缺乏自觉性,便会导致事故发生。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事故出现几率较多的时间段是交班时间段和列车出入厂。
(三)地点方面分析
上述表格数据显示,乘务事故一共87例,而在这些事故中,在正线上发生为48例,占总事故例数的56%。在正线发生事故较严重的地点是折返站和终点站,一共发生有10起安全事件。在车厂上发生的事故有38起,所占比例是44%。其中车厂事故比较严重的是发生在出入车厂线、试车线、尽头线,一共发生了14起。发生安全事故比较严重的这些地点都是司机需换端作业的地方,换端后的线路情况与操作方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诱因。
三.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乘务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乘务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促进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应从多个方面来开展。
(一)加强全方位管理
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应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力度,例如,在司机管理中,应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加强司机对安全行车的重视,且每月应对出入厂作业、调试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对策来改善,管理人员应每一周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从而控制安全问题的发生。而对于运行的安全管理,则应从终点站开展,对列车整个折返作业加强监督力度,确保两端作业的有效规范。
对于地方的管理,应每月进行一次,对于正线上的降级模式驾驶,应以相关录音作为凭证。在执行URM模式的驾驶时,需要先通过行调了解到前方的进路情况和前方的列车位置,并在弯道时需限速行驶。
(二)加强人员培训
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安全管理有效落实,管理部门应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新员工如同一张白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其上岗后,应对其加强培训力度,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进行。而对于正线上的老员工,也应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安全行车意识,提高员工思想水平,员工队伍精干且思想稳定,对安全的管理也就能有一定的保障。
另外,还应帮助作业人员形成风险管理意识,针对工作内容变化及操作流程以及环境变化,采取不同的防御手段,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在行车中,作业人员还应养成安全预想习惯,做好事前防控。演练方式可以采用“双盲”的方式,进行日常的比武与演练,让各个单位能够加强对关键业务的演练和培训,从而有效的促进员工相应技能的提升。
(三)加强事故隐患排查——从根源上防止事故事件发生
为确保乘客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应加大对地铁安全隐患排查,众所周知,地铁车体工艺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在安装密封条之前,应对门口的尺寸和扭曲度进行严格测试检查,根据尺寸确定安装密封条的准确位置,保证车辆的美观和密封性。车门的对中性、上部摆出以及密封性都会受到滑到位置的影响,而车门的运行轨迹则主要受到滑到形状的影响。如果滑到太过接近车内部,车门就难以关闭,车门的密封性就难以得到保障,并且车门的上部在纵向行程上会变短,车门的摆出尺寸会变小,最终容易出现门板和车侧墙互相影响的情况。因此如果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车门无法达到密封效果,就应对滑道进行检查,调整滑道尺寸,保证车门的安装质量。加大对地铁事故隐患的排查,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乘务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对地铁工作人员及乘客的管理具有直接作用,据此,地铁管理部门应加强安全管理力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增强安全管理意识,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能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提高乘客乘车的安全性,可以防止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为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良旗.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践[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06):169-174.
[2]张文川. 试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272.
[3]韩豫,成虎.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协同机制[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177-182.
[4]王春苗,栗润德,唐四海.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调查评估方法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01):12-17.
[5]李江涛.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8):72-73.
论文作者:郑子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乘务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地铁论文; 作业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事故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