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性、途径及存在问题
——以非遗进中小学校园为例
何 微
(福建省艺术馆,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文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年来开展非遗进中小学实践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校园内的传承背景、现状与意义,提出了校园传承重要性及途径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非遗传承一直在发展而进行着。非遗传承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开展好保护传承工作、保护传承人、培养“传习人群”,非遗的传承实践能让相关的人群体验到共同的传统,从而提供持续的认同感,而传承、形成认同感便是要从小、从早培育,才能更好更加深入的完成世代相传的使命以及加强民族自豪感。福建省非遗中心开展“非遗进校园”就是在这一里面催生下开展的,自2014年与几所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一、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意义
“非遗”涵盖面广、门类多样、知识丰富;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青少年身上所蕴含的创造未来的力量是无限而持久的,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项目,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之一,不仅有助于非遗传承,加深广大青少年对非遗的认识、增强非遗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非遗、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种子,深深地扎下根,推进非遗持续传承,生生不息。同时,“非遗进校园”让非遗融入青少年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实现了非遗传承教育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既有助于非遗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更实现了非遗在青少年一代的自然传承与发展,增强了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保护传承好非遗影响到整个民族的未来。“非遗进校园”把非遗保护传承纳入当前我们主流的教育体系和架构之内,便赋予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有利于非遗的发展、传承、壮大,更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使其代代相传,这也许才是“非遗进校园”的意义所在。
二、“非遗进校园”开展现状与途径
(一)“进校园”扩大非遗传承的途径
福建作为非遗资源大省,截至目前,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7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30项,拥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442项,这些项目有些大家都听过、见过,有一些却鲜少人知,但大部分仅仅是“知道”,却不一定了解,更谈不上认同,均处于观光的阶段,根据我中心在五所市区内中小学以及偏远艺术扶贫校园开展情况分析,各个学校的开展情况取决于各小学的教学特点、学生素质以及非遗项目的差异,如有的学校以节庆、综合活动的方式;有的学校以开设固定课程;有的学校以日常训练的方式,如在福州市钱塘中心小学开展“咏春拳进校园”,在校内广播体操期间增加练习“咏春操”。通过各类“进校园”的活动及课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种下了“非遗”的种子,扩大了非遗传承的途径。
功能词:是能给理解提供结构和意义信息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冠词、代词、副词等,适用于各种文体,意义也没有什么区别。
(二)“非遗”课程开设的多样性及标准性
1.以学生为主体,非遗传承人及教师共同参与
课堂是非遗校园内传承的主要阵地,要“进课堂”首先要“进课程”,纳入课程编制计划。“非遗”文化在校园要更好更规范的传承首先要“进教材”。咏春拳在基本拳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了咏春操课程,学生通过每日的习练、学习,现已基本掌握文化内涵及基础技能,并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非遗进课程是非遗传承正规化、常态化、序列化的教学方式,课程是由大纲、计划、标准、教材、师生、环境和反馈等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非遗形成系统课程保证了非遗教学的有序、系统、长效开展,更是内容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编制课程时不仅要考虑具有规范性、计划性,由于是根据各学校特点为学校研发的课程,以及各项目的传承特点,还要将特色化、个性化、灵活性等要素考虑进去。因此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传承“非遗”文化校园传承的主渠道,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非遗“进课程”是开展传承教育的基础保障
非遗进校园的开展,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师徒”、“家族”传承方式,让非遗由小众走向大众,以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在开展学生教育的同时,对有基础、有兴趣的教师进行传代,以达到传承人及教师共同教学的方式。如我中心开展剪纸进校园,传承人每周一次进校园授课,授课期间有跟班教师协助及共同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已能够相对独立的完成初级日常指导。
3.实践活动与课程并进,开拓非遗传播途径
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在课程设置及与校园的对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课程不连贯、信息沟通不充分、缺乏深入实践等问题。
(70)瓦叶鞭苔 Bazzania imbricata(Miff.)S.Hatt.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Pushover study of three loading modes based on multi-modal
开展进校园的同时,要多开展“走出去”活动,让学生能有机会多参与到实践中,可以通过组织非遗冬、夏令营等集中学习、开展汇报演出、节假日非遗展演活动以及作为志愿者在非遗展厅为游客开展讲解服务等,这些都能很好的将所学转化为所能,更好的培养兴趣及开展传承工作。
4)任务教学中,以工程的深入认知为重要前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达到4G通信站点开通及故障处理,4G无线网络优化测试及分析为目的,适应企业实际应用需求,适应工程不断发展更新的现状。
三、存在问题
进课程的方式是非遗进校园的主要渠道,但主要也要根据项目特点开展不同的课程方式,根据目前我中心开展的主要有一是编制教材,教师、学生根据教材学习,系统、规范。二是参与式传承,也就是表演类的“非遗”项目采用让学生参与表演,学习表演艺术等方式传承,在通过传承人开设定期培训后达到学生不仅停留于了解知识,感受表演层面,而是要学习、训练、体味。三是融合性传承,就是将非遗与校园学习、生活多方融合,更好的达到非遗“走进校园生活”进而融入学生们的现代生活,如咏春拳与校园开展广播体操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四是知识普及课程,由非遗专家或非遗工作者为学生开设非遗基础知识,主要以各项目的文化及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小小宣传者及小小讲解员,更好的让学生在校园及家庭中起到传播者作用。
(一)课程开展不连贯
学校以教育系统日常课程为主,常会出现由于校内课程安排满,无法定时开展非遗课程,常无法按原计划一周一次的课时安排,有时甚至会存在开设一学期的课程在新学期就暂停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形成“走过场”现象,有些学校对“非遗进校园”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为了保障学校日常课程而应付开展,学生并无法系统学习,且无法达到非遗传承的最终效果。
碱洗原理[14-16]:经过除氯后的铋以氯氧铋的形式存在,氯氧铋在碱性条件下可转化为氧化铋和氢氧化铋,氧化铋可以再进行酸化除氯,氢氧化铋不能进行除氯反应。生成氧化铋和氢氧化铋取决于碱洗过程中的温度和碱量,其反应式见式(4)~(5)。
(二)信息沟通不对称
信息沟通不充分表现在与校园及非遗传承人的信息沟通及开课效果上,有时出现与校方的需求不对称,目标不一致,我们从非遗传承及学生特点的角度考虑课程,校方有时会根据某项活动及师资短缺等需求来考虑,每所校园重视程度不同,就存在沟通及开展的顺利差异问题。同时在课程进度上非遗传承人及校方有时也会存在信息沟通不充分的情况,有些校方、教师重视就会多交流多跟进,有些不重视的情况,就存在单纯把课程时间让出来,没有及时融入,这样的效果就会存在很到的差距。
(三)缺乏深入实践
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不够,不够重视,认为“非遗”进校园就是在学校开展非遗表演活动,通过活动请传承人进校园进行表演,多年举办一次表演活动,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就参加多一、两次,没有真正在学生中传承实践,让学生学会“非遗”,让学生自己参与到“非遗”表演中,参与到非遗传播传承中。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世世代代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创造能力,体现了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审美和智慧,是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标志之一,必须一代代传承。而非遗进校园正是传承中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对非遗传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非遗进校园也是非遗传承的一种的途径和方式,近年来也在不断创新发展,相信在长期的工作开展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必会出现更多更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作者简介: 何微(1983-),女,江苏灌云人,大学学历,福建省艺术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