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一、试论县级职教中心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官燕[1](2021)在《县级职教中心发挥农民培训职能的困境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

李珍珍[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及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要而做出的战略抉择。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精准对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服务“三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过了4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如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关怀、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网络、举办了一些项目工程、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均衡、学历教育目标定位异化、非学历培训有效供给不足、农村职教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体制机制运行不畅通等等。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现,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致力于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总体概述。首先,阐释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新使命。第三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从政策层面、教育机构网络、项目工程、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一是制度建设不健全;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三是职业学校目标定位的异化;四是非学历培训供需脱节;五是资源配置不到位;六是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七是社会化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八是评价机制欠完善。第五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从八个方面提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策略: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二是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各类人才为目标导向;三是加强学历教育改革,体现特色化;四是加强非学历培训改革,提高有效供给;五是加强资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六是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制;七是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公共治理;八是加强质量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张新岩[3](2020)在《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助力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途径,更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职业教育是帮助农村劳动力迅速提升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解决就业,实现平稳收入的根本方法。在梳理中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相关工程的内容举措基础上,分析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性研究。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相关问题概述。首先对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及教育扶贫工程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两个方面阐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再次,从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实施三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为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三个方面总结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培训思想。其次从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农业生产要与科技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方面归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思想。第四章为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举措。近些年国家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相继启动了相关培训工程。本文分别总结了雨露计划培训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计划、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巾帼脱贫行动等工程的内容,并归纳上述工程的实施成效。第五章为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机遇挑战及对策。首先分析国家坚持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坚持推动人才强国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次,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现状,提出农村地区“新读书无用论”观点的萌生、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抑制了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再次,通过分析农村地区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实际状况,总结出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系统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将“因材施教”融入到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培养中等三方面的解决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教育发展现状,总结出新时代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迎来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乡村振兴战略相继实施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农村地区“新读书无用论”观点的萌生、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发展不平衡、农村“空心化”问题等一系列挑战,并根据我国现状及挑战提出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系统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将“因材施教”融入到农村留守劳动力培养当中等解决对策。

袁建成[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以盐山县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因时制宜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更高质量的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契机,同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培养的人才质量进一步提高,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保障与智力支持。此次研究以盐山县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及对策,主要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相关概念定位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核心概念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职业教育,理论基础则体现在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等,是此次研究的基础部分。二是以盐山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是以盐山县为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便更加完整深刻的认识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办学经费长期紧缺、基础设施较差、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且缺乏稳定性、农村职业教育生源难以保障、办学质量不高、学员就业前景较差等,原因体现在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乡村振兴与农村职业教育契合不高、教师待遇保障不足、办学模式单一创新不强等方面。四是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包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适应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办学保障、建设一支水平高稳定性强的优质师资队伍等。

高吉聚[5](2020)在《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地位同等重要。中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之一,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对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通化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近些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错失了一些重要机遇,与国内发达地区和省内其他市(州)发展水平产生了一些差距,处在全省中下游水平。因此,深入研究通化市中职教育发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对通化市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例,通过对收集的资料、数据等进行分析,对通化市中职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个别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归纳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建议。引言部分,结合通化市概况,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正文第一部分,梳理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第二部分,总结概括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第三部分,归纳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招生面临较大困难、师资力量失衡、基础设施水平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破解“招生难”问题,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营造良好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李艳娟[6](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落后,与普通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加深,农村职业院校招生更加困难。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同时还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为农村职业教育改变以往落后面貌,取得更大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人才和基地优势,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和职责。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阐释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以及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创新。调查了阿鲁科尔沁旗职教中心与敖汉旗职教中心相关情况,以及对部分老师的访谈,从中认识到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情况和问题,包括社会认可度低,学生数量少、生源质量差,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专业设置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校企合作层次低且模式单一,承担社会服务工作不足以及相关经费投入比重过低。这些问题成为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阻碍,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以及搜集、查阅学校相关资料,并结合赤峰市农牧业发展实际,在借鉴外国职业教育的相关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区域经济要求和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下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加强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责任。

夏涵[7](2019)在《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研究 ——以C市为例》文中认为自“公民教育”这一概念传入我国以来,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公民尤其是学生群体公民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县级职教中心培养的“新型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县级职教中心学生公民素质,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存在着公民教育效果不佳、公民教育目标不明确、公民教育内容缺失、公民教育课程缺失、公民教育方式陈旧、公民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缺少公民教育教师和公民教育与德育相混淆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县级职教中心、社会和家庭原因三个方面,从县级职教中心自身来说对公民教育认识不足、教师公民教育能力不强;从社会方面来说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政府不够重视;从家庭方面来说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家庭教育失职、家庭文化资本薄弱。根据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强化县级职教中心培养公民的意识、制定科学的公民教育目标、增加公民教育内容、选择科学的公民教育方式和途径、制定健全的公民教育评价机制、提升教师公民教育能力、提高社会各界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加强社会、政府、企业和家庭的合作为公民教育创造良好氛围、在农村加强公民知识宣传力度、组织家长学习公民教育、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等具体建议。

张祯[8](2019)在《县域职业教育开展集团化办学可行性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这一办学模式集企业、政府、学校、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互帮互助,互享教学成果。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引入县域这一特殊的地域当中,克服县域职业教育力量薄弱、实力不强等缺陷,提高对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县域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增加县域职业教育含金量;同时县域职业教育是与县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发展县域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县域人力资源的发展,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最终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首先对南宁市五县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然后通过对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刻分析了目前县域职业院校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可行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会可行性、政策背景以及成功经验的探索,以及学生教师的需求可行性,加之分析目前开展县域职业教育的现实可能性和客观必要性,得出了目前开展的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提出优化对策。内部层面主要为提高认识,认准自己的定位,取长补短,完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师资力量,同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课程、就业等方面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外部层面要求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行业对于县域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与支持力度,强化社会办学的公众效应。

柯婧秋[9](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功能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将会成为日后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指导方案。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提出要加强省级统筹,建好办好一批县级职教中心。县级职教中心作为一种多功能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其办学功能定位与价值取向对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办学中,县级职教中心还存在办学功能定位迷失等问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功能定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特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确定了应然办学功能定位的内容,并根据内容编制了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首先对全国195所县级职教中心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问卷的研究发现再对县级职教中心校长进行访谈。最后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县级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根据学校功能理论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县级职教中心的应然办学功能定位包含产业振兴功能、个体富裕功能、素质提升功能、繁荣文化功能、完善治理功能五大功能。(2)调查数据表明:职教中心办学形式多样,办学规模与条件参差不齐;功能发挥由强到弱依次是素质提升功能、繁荣文化功能、个体富裕功能、产业振兴功能、完善治理功能。(3)结合数据与访谈对现存问题进行概括得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功能定位还比较传统,基本沿用原有的办学功能。但原有办学功能定位存在结构性缺失,且功能发挥不畅。(4)导致其办学功能定位出现问题的原因包含内外部两个层面。内部因素有:职教中心的服务战略理念被动滞后、“普教化”“去农化”办学问题严重、办学条件薄弱。外部因素有: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不畅通。(5)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要不断优化职教中心的办学,完善国家与地方的制度保障。

达西亚[10](2019)在《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状况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眉县职教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也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换和中下等人群收入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不仅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点。而眉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等职业教育除了存在起步晚、基础薄的天然缺陷以外,还被县域经济的发展所制约。本文将眉县的职教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其发展现状的研究,灵活应用文献法、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来找出眉县职教中心的发展障碍,针对性地从外部环境、制度空间和内部要素三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应用文献研究法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趋势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并拟定了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随后分析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其次,特定时期内政策发展的走向体现了这一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情况,本文根据对职业教育界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文件的出台或是重大事件的出现为依划分为把有关中等职业学校政策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将中等职业学校的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4年)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恢复期;第二个阶段(1985-1996年)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完善期;第三个阶段(1997-2001年)中等职业教育政策非均衡发展时期;第四个阶段(2002年至今)创新与内涵发展共进期。最后,根据对眉县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眉县职教中心发展现状的研究,包括从建校到2017年在校生人数变化,专业数量的变化、专业设置的分布情况,不同专业课程设置状况、各类课程所占比重,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专任教师所占比重,历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及近四年毕业生所选择的企业分布现状等。全面分析了眉县职教中心的发展问题表征,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主要从现状分析的5个方面进行,主要存在:生源不足、专业设置与县域产业结构不协调、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培训不到位等问题。结合眉县职教中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环境、政府以及学校自身三个角度出发,对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生存现状的提升策略做了梳理,并借鉴欧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国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给出一些对策与建议。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因其所处地区的不同而具独特性,但因为此类学校所面对的群体以及发展的目标与要求的相似性,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共性,所以在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彼此的发展经验。此外,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是长期的进行时,其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而非一激而就,故而对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现状所提的对策也只适用于特定时期,后续根据学校的不断发展还要随之动态调整。

二、试论县级职教中心的困境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县级职教中心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总体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新使命
        2.2.1 激活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业产业振兴
        2.2.2 提高农村人才素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2.2.3 对接精准扶贫,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2.2.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的现实基础
    3.1 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3.1.1 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扶持
        3.1.2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3.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3.1.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3.1.5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3.2 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网络
        3.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3.2.2 县级职教中心
        3.2.3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3.2.4 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 涉农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
        3.2.6 农业技术推广站
        3.2.7 农民专业合作社
    3.3 举办了一些项目工程
        3.3.1 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
        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3.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3.4 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办学模式
        3.4.1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3.4.2 集团化办学模式
        3.4.3 城乡联合办学模式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不健全
        4.1.1 农村职教法律供给不足
        4.1.2 农村职教政策体系不完善
    4.2 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
        4.2.1 东西部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衡
        4.2.2 东西部师资水平不均衡
        4.2.3 东西部经费投入不均衡
    4.3 职业学校目标定位的异化
        4.3.1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
        4.3.2 职业学校呈现“普教化”倾向
    4.4 非学历培训供需脱节
        4.4.1 培训内容不完善
        4.4.2 培训方式单一化
    4.5 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到位
        4.5.1 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4.5.2 经费投入不足
        4.5.3 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
    4.6 农村职业教育的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
    4.7 农村职业教育社会化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4.8 农村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欠完善
        4.8.1 评价标准尚未建立
        4.8.2 评价方法不科学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策略
    5.1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建设
        5.1.1 加强立法建设,推进法治化运行
        5.1.2 服务乡村振兴,完善政策体系支撑
    5.2 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各类人才为目标导向
        5.2.1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5.2.2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乡村精英人才
        5.2.3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5.2.4 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5.3 加强学历教育改革,体现特色化
        5.3.1 加强涉农专业集群建设
        5.3.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5.4 加强非学历培训改革,提高有效供给
        5.4.1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进行多向度培训
        5.4.2 基于市场细分进行分类培训
        5.4.3 拓展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5.4.4 创新农民职业化培育制度机制
    5.5 加强资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5.5.1 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5.5.2 加大经费投入
        5.5.3 强化基础服务能力建设
    5.6 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制
    5.7 调动社会多方力量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公共治理
    5.8 加强质量监控,健全评价机制
        5.8.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体系
        5.8.2 健全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问题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职业教育
        2.1.2 职业培训
        2.1.3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
        2.1.4 教育扶贫工程
    2.2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
        2.2.1 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
        2.2.2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3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2.3.1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2.3.2 促进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
        2.3.3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3章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培训思想
        3.1.1 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2 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3.1.3 职业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培训思想
        3.2.1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2.2 农业生产与科技教育相结合
        3.2.3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章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举措
    4.1 雨露计划培训工程
        4.1.1 雨露计划的启动
        4.1.2 雨露计划的内容
        4.1.3 雨露计划的成效
    4.2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工程
        4.2.1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工程的启动
        4.2.2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的内容
        4.2.3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的成效
    4.3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4.3.1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的启动
        4.3.2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的内容
        4.3.3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的成效
    4.4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
        4.4.1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的启动
        4.4.2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的内容
        4.4.3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的成效
    4.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4.5.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启动
        4.5.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内容
        4.5.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成效
    4.6 巾帼脱贫行动
        4.6.1 巾帼脱贫行动的启动
        4.6.2 巾帼脱贫行动的内容
        4.6.3 巾帼脱贫行动的成效
第5章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境遇及对策
    5.1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机遇
        5.1.1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1.2 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5.1.3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2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挑战
        5.2.1 “新读书无用论观点”的萌生
        5.2.2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5.2.3 农村“空心化”制约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
    5.3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5.3.1 坚持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
        5.3.2 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
        5.3.3 将“因材施教”融入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中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以盐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农村职业教育
    2.2 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终身教育理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以盐山县为例
    3.1 盐山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调查问卷分析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盐山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访谈分析
        3.2.1 访谈目的
        3.2.2 访谈工具
        3.2.3 访谈资料整理
    3.3 盐山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关系
        3.3.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更高质量的农村职业教育
        3.3.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办学经费长期紧缺、基础设施较差
        4.1.2 师资队伍专业性不足、稳定性差
        4.1.3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生源难以保障
        4.1.4 办学质量不高、就业前景差
    4.2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出现的原因
        4.2.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4.2.2 乡村振兴与农村职业教育契合不够
        4.2.3 教师待遇差、保障不足
        4.2.4 办学模式单一、缺少创新性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5.1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5.1.1 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导向招生
        5.1.2 产教结合,围绕产业需求为主招生
    5.2 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适应乡村振兴需要
        5.2.1 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5.2.2 采用学徒制模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5.3 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
        5.3.1 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5.3.2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5.4 建设优质师资队伍强化办学保障
        5.4.1 提高教师待遇,明确保障体系
        5.4.2 强化培训教育,多渠道提升教师能力
        5.4.3 借助高校教师资源,构建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方法
一、通化市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一)通化市职业教育产生期(1913—1949年)
    (二)通化职业教育探索期(1949—1985年)
    (三)通化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期(1986—2009年)
    (四)通化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二、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成绩
    (一)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二)产教融合扎实推进
    (三)集团化办学取得积极进展
    (四)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五)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六)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七)地方党委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视程度提高
三、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面临的困境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面临较大困难
        2.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失衡
        3.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高
        4.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5.职业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原因分析
        1.适龄人口减少,传统观念束缚等因素影响中职生源
        2.职教资源整合加速,编制管理不活导致师资结构性断档
        3.统筹保障不足,错失政策机遇拉低建设水平
        4.体制机制不活,企业“搭便车”制约校企合作
        5.体系不完善,生源素质不高制约职教服务振兴发展能力
四、推进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破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四)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五)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六)积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公开发布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6 理论基础
        1.6.1 人力资本理论
        1.6.2 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1.6.3 激励理论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8.1 研究的创新点
        1.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乡村振兴战略
    2.2 职业教育
    2.3 农村职业教育
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
    3.1 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3.1.1 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乡村建设人才
        3.1.2 农村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途径
    3.2 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3.2.1 国家重视及政策支持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2 经济社会进步有利于带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4 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4.1 赤峰市概况
    4.2 赤峰市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4.3 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4.3.1 学校学生情况
        4.3.2 专业设置情况
        4.3.3 教师队伍情况
        4.3.4 教学设施情况
        4.3.5 校企合作情况
        4.3.6 承担社会服务情况
        4.3.7 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
5 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招生难且生源质量差
    5.2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5.3 专业设置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
    5.4 校企合作层次低且模式单一
    5.5 承担社会服务工作不足
    5.6 相关经费投入比重过低
6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6.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6.2 美国职业教育的模式
    6.3 澳大利亚TAFE办学模式
    6.4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
7 乡村振兴战略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7.1 增量提质共同推进,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7.1.1 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
        7.1.2 完善相关政策搭建互通桥梁
    7.2 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服务乡村振兴
        7.2.1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7.2.2 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估评价体系
        7.2.3 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7.2.4 树立培养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的远大理想
    7.3 专业设置对接区域发展实际,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7.3.1 依托区域特色打造专业品牌
        7.3.2 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培养实用人才
        7.3.3 开发人力资本培育复合型人才
    7.4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7.4.1 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7.4.2 丰富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层次
        7.4.3 学校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吸引力
    7.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泛开展校地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7.5.1 与当地政府合作
        7.5.2 与涉农服务机构合作
        7.5.3 与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合作
    7.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破解经费难题
        7.6.1 加大财政投入并做好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7.6.2 行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办学
    7.7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7.7.1 农村职业教育须科学定义新型职业农民
        7.7.2 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研究 ——以C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提高公民素质迫在眉睫
        2.县级职教中心片面理解“就业导向”
        3.县级职教中心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
        2.关于学校公民教育的研究
        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公民教育的研究
        4.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相关概念界定
        1.县级职业教育中心
        2.公民
        3.公民教育
        4.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
        2.研究过程
二、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的调查结果
        1.县级职教中心学生公民素养调查结果
        2.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认知情况
        3.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开展情况
        4.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目标情况
        5.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内容设置情况
        6.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7.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方式情况
        8.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教师配备情况
        9.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评价情况
    (二)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民教育效果不佳
        2.公民教育目标不明确
        3.公民教育内容缺失
        4.公民教育课程缺失
        5.公民教育方式陈旧
        6.公民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7.缺少公民教育教师
        8.与德育相混淆
三、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县级职教中心方面原因
        1.对公民教育认识不足
        2.教师公民教育能力不强
    (二)社会方面原因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政府不够重视
    (三)家庭方面原因
        1.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
        2.家庭教育失职
        3.家庭文化资本薄弱
四、解决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县级职教中心方面的对策
        1.提高县级职教中心培养公民的意识
        2.制定科学的公民教育目标
        3.增加公民教育内容
        4.选择科学的公民教育方式和途径
        5.制定健全的公民教育评价机制
        6.提升教师公民教育能力
    (二)社会方面的对策
        1.提高社会各界对公民教育的认识
        2.加强社会、政府、企业和家庭的合作为公民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三)家庭方面的对策
        1.在农村加强公民知识宣传力度
        2.组织家长学习公民教育、家庭教育相关知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8)县域职业教育开展集团化办学可行性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县域和县域职业教育
        1.5.2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县域职业教育开展集团化办学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内研究现状
        1.6.2 国外研究现状
    1.7 理论基础
        1.7.1 可行性理论
        1.7.2 协同理论
第二章 南宁市县域职业教育状况分析
    2.1 南宁市五县职业学校概况与发展现状
    2.2 南宁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调查分析
        2.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2.2.2 县域职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2.2.3 集团化办学看法的调查分析
        2.2.4 南宁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访谈调查
    2.3 南宁市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县域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行性研究
    3.1 南宁市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必要性
        3.1.1 有利于提高对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
        3.1.2 有利于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3.1.3 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贯通性
    3.2 南宁市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客观必然性
        3.2.1 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2.2 是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升县域职业教育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
        3.2.3 是突破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3.2.4 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手段
    3.3 南宁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现实可能性
        3.3.1 南宁市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现实环境
        3.3.2 南宁市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政策导向
        3.3.3 南宁市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实践探索
    3.4 南宁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具体可行性
        3.4.1 社会可行性
        3.4.2 经济可行性
        3.4.3 组织可行性
        3.4.4 需求可行性
第四章 广西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 广西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理论研究不足
        4.1.2 重视程度不够
        4.1.3 职责分担不清
        4.1.4 企业参与度不高
        4.1.5 县域职业教育投入有限
    4.2 南宁市县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应对的对策
        4.2.1 内部层面
        4.2.2 外部层面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县级职教中心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三、关于研究文献的总体评价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县级职教中心
        二、功能定位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功能定位分析框架构建
    第一节 县级职教中心应然办学功能定位
        一、学校功能的理论基础
        二、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
        三、应然办学功能定位
    第二节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功能定位分析框架
        一、办学功能定位的关系分析
        二、办学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与功能定位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的设计思路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第二节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现状分析
        一、办学规模
        二、办学形式
        三、人才培养
        四、办学条件
        五、办学成效
    第三节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功能现状分析
        一、总体情况描述性分析
        二、各维度的描述性分析
        三、不同背景的差异分析
    第四节 调查结果与讨论
        一、办学形式多样,办学规模与条件参差不齐
        二、个体富裕功能普遍没有得到更好地发挥
        三、产业振兴功能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四、完善治理功能普遍需要得到强化或拓展
        五、发展性功能更易受不同背景变量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功能定位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现存问题
        一、为战略服务的办学功能定位尚未确立
        二、已有的办学功能定位存在结构性缺失
        三、办学功能受制于多种因素而发挥不畅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内源性原因
        二、外源性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县级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优化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
        一、主动树立服务理念,重审功能定位
        二、重视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其他功能
        三、完善基础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能力
    第二节 完善国家与地方制度保障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实行分类指导
        二、推行政府专项计划,突破关键障碍
        三、建立地方协同机制,加强政府统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10)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状况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眉县职教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中等职业教育受到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
        1.1.2 中等职业教育认同度连续提升
        1.1.3 县域中等职业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
        1.1.4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访谈调查法
    1.6 核心概念界定
        1.6.1 中等职业学校
        1.6.2 县域经济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基于政策变迁的眉县职教中心的发展历程
    2.1 中等职业学校政策恢复期(1978-1984年)
        2.1.1 扩大中等职业学校规模
        2.1.2 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制度
    2.2 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完善期(1985-1996年)
        2.2.1 中等职业学校持续发展
        2.2.2 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
        2.2.3 中等职业学校进入了依法治教新阶段
    2.3 中等职业教育政策非均衡发展时期(1997-2001年)
        2.3.1 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
        2.3.2 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行为
    2.4 创新与内涵发展共进期(2002年至今)
        2.4.1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从量到质的变化
        2.4.2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被提出
    2.5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政策的变迁的内在逻辑
        2.5.1 紧扣当时社会政治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2.5.2 中等职业学校政策更加合理,更趋于多样化发展
        2.5.3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趋于多元化
第3章 眉县职教中心的发展现状
    3.1 眉县发展现状
        3.1.1 眉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
        3.1.2 眉县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对人才需求
    3.2 眉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3.2.1 生源现状
        3.2.2 专业建设情况
        3.2.3 课程设置状况
        3.2.4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3.2.5 毕业生就业去向
第4章 眉县职教中心发展困境
    4.1 生源困境
        4.1.1 生源数量与质量下降
        4.1.2 传统观念导致招生困难
    4.2 专业设置理念缺乏科学性
        4.2.1 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脱节
        4.2.2 涉农专业缺失
    4.3 课程设置不合理
        4.3.1 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4.3.2 课程设置定位不当
    4.4 师资力量薄弱
        4.4.1 师资比例失衡
        4.4.2 教师培训不足
第5章 中等职业学校的提升策略
    5.1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外部环境
        5.1.1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国民认可度与满意度
        5.1.2 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5.2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制度空间
        5.2.1 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地位不动摇
        5.2.2 完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保障机制
        5.2.3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
    5.3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内部要素
        5.3.1 专业建设协同区域发展,动态调整对接产业需求
        5.3.2 课程开发与设置符合中职特色,提高人才供给效率
        5.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与考评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试论县级职教中心的困境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职教中心发挥农民培训职能的困境与路径研究[D]. 王官燕. 西南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研究[D]. 李珍珍. 山西大学, 2020(01)
  • [3]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研究[D]. 张新岩. 吉林大学, 2020(08)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以盐山县为例[D]. 袁建成. 河北大学, 2020(08)
  • [5]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 高吉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赤峰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李艳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7]县级职教中心公民教育研究 ——以C市为例[D]. 夏涵.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8]县域职业教育开展集团化办学可行性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D]. 张祯. 广西大学, 2019(01)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功能定位研究[D]. 柯婧秋.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状况与提升策略研究 ——以眉县职教中心为例[D]. 达西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