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自信缺失会使工作者信仰迷失、工作动力缺失,在工作中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从而造成工作对象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等不良后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坚定理论自信: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自信基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树立理论自信自觉意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规律,实现理论自信与实践自信相统一;借力策略部署,构建理论自信教育机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自信;机制保障
引言
理论自信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渊源,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双向互动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的方式有很多,但机制保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的重要一环,文章从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实施绩效考评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入手,破除用人制度壁垒,开辟用人制度新局面,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1理论自信的具体内涵
所谓的理论,是指人们用于解释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认识的一种认知体系,而理论自信是指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自内心的肯定与支持,并认为它经得起逻辑的认证和实践的检验。理论自信的具体内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理论的自身价值充分肯定。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我们党的理论自信源于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能够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实践的推敲,是党和人民群众一直坚信并以此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二是对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肯定。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不断面临着新的局面和新的任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作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进而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食粮,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三是对理论的时代价值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反对教条主义和固步自封。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贵的时代价值之所在。
2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的机制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机制保障是基础性一环,所以,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的机制保障研究。
2.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才引进制度
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目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才引进大都采用人事考试的办法,这种人才引进制度,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吸纳了适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但是这种人事考试的办法,使被考核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考试上,忽视实践工作的重要性;过分关注于书本上的知识,忽略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归属;重成绩,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者选拔工作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必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才引进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采用自荐制度,申请者可以向有关部门提交自己的材料,说明自己的优势,由相关部门按照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进行资格审查,再由相关部门统一面试,择优录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相关部门可以实行海外人才引进制度,将海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优秀人才引进来,为我所用,在横向上拓宽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引进范围,增强活力。通过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拓宽了人才引进范围,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影响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2.2借力策略部署,构建理论自信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作主体范畴,还应包括将理论自信传播到群众中去的社会化过程,这样有利于形成思想统一,上下团结一心的良好局面。这关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探索构建理论自信教育机制为己任。借力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学习教育工作的策略部署,例如“两学一做”“三严三实”“八项规定”“好干部的标准”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可以尝试将类似学习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并将其纳入理论自信教育机制的核心范畴。结合实际,丰富其教育机制模式和方法,不断探索构建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质的教育形式与内容。立足实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2.3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坚定理论自信
理论创新是我们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根据当前实践的要求,对以前的理论进行扬弃、丰富与发展,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任务给予理性的解决和完成,对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给予理性回答和预见,并正确指导现有的实践。理论创新是理论自信的基础和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我们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坚持文化自信教育。注重各门课程之间横向协作和内容衔接,增强教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树立文化自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各个领域都应该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党的教育政策,保障如今的高校能够按照正确的政治和办学方向发展,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坚定“四个自信”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四个自信”,创新发展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坚定党的领导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更好地培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进行讲解,使得教学质量极大提高,通过让思想政治工作者获得满足感的方式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自信。
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学好理论,用好理论,做好理论创新,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与教育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理论素养,将理论自信贯穿到整个工作过程中去,贯彻到教育对象中去,使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成为理论社会化的主渠道,发挥好政治建设主阵地的作用。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理论自信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周年庆祝大会暨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理论视野,2017(6).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高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理论论文; 自信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工作者论文; 坚定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机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