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430050
摘要:目的: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2015年收治的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程序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疼痛、社会功能以及生存质量五项相关指标评分分别是(85.09±5.17)分、(83.40±6.13)分、(83.41±4.07)分、(84.09±5.80)分以及(84.37±5.60)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开展干预工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保证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提升护理疗效。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生存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外周血管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病症[1],在以往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结合内科疗法实施治疗过程,手术取栓会产生较大的创伤,同时适应范围比较小,因此对于患者的血栓情况难以做到有效清除,介入溶栓治疗工作联合开展,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进一步同时开展护理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实施护理指导,保证医护工作安全、高效开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每组各29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30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49.22±16.11)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程序化护理方式,第一,护理评估[2]。在开展手术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护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估,通过一对一交谈工作开展后,可以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日常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全身疾病状况等,进一步把握患者的心理需求,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第二,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的评估资料进行全面整合,进一步对每一位患者的现实思维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可以对其病情进行正确认识,根据不同患者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程序化护理指导计划,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对患者的术前认知干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3],给予患者精神鼓励,术后实施行为干预,保证医护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最大限度的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降低复发率,进一步提升生存质量。
第三,护理实施。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心理变得异常焦虑不安,再加上患者对于手术的不了解和不正确认识,使得患者在行为表现上变得非常敏感,耐受性明显下降,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改善患者的不正确认知心理,消除不良影响因素[4],放松情绪,保证患者以一个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同时在整个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电监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巨大威胁时,需要及时采用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机等开展救治工作,实施有效的急救治疗过程,保证治疗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社会支持。手术开始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关心患者,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动作一定要熟练,轻柔,使得患者感受到安全,态度和善,语言得体大方,使得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同时也要对患者给予更多的的精神鼓励,使得患者得到放松。
总之,针对患者的各个方面表现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指导工作,能够从心理、生理、病情特点等各个方面做好护理操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5]。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疼痛、社会功能以及生存质量五项相关指标评分分别是(85.09±5.17)分、(83.40±6.13)分、(83.41±4.07)分、(84.09±5.80)分以及(84.37±5.60)分,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疼痛、社会功能以及生存质量五项相关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护理程序介入溶栓治疗工作的开展,使得护理措施可以做到因人施教,提升了护理效果,同时介入手术的护理工作开展,保证了整个护理工作高效、有目的性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护理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躯体以及其他方面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通过联合药物治疗过程,可以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保证了患者整个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乔翠云,王竹君,兰桂云等.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12):1007-1009.
[2]邱玲丽,王林友.程序化护理在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93-95.
[3]马从凤,檀美芳,罗春华等.程序化健康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人并溶栓治疗癌症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1):56-57,63.
[4]陈吉娇.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过程中实施程序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0):260.
[5]张晓华.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3,(15):116-117.
论文作者:谢诗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溶栓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