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的新技术、新工艺被开发了出来,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也不例外。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运用,使得我国的桥梁工程的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路桥施工;桩基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不断增速,路桥项目的建设施工的大规模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时期,这也使得桩基技术的应用得以加速发展,施工中出现小的问题,就会造成比严重的施工事故,深切的影响着工程质量,不仅会拖延施工进度,还会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1 项目施工技术重难点及预案措施
1.1桩基施工
①重难点分析:
主墩桩基处于水中,水深达到17m,桩长较大(桩径2.8-3.1m,桩长达137.5m),且设有50m长的钢护筒,水中施沉长护筒精确定位困难,施工过程易出现垂直度偏差,桩基钻孔过程中较小的垂直度偏差将对后续成桩过程中钢筋笼和导管下放产生较大影响,易出现钢筋笼无法顺利下放现象;本标段大面积的砂质潮滩地质,主要的不良地质为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桩基钻孔深度大,护筒内外水位受潮位变化,极易产生的缩径、塌孔和漏浆等现象。
②预案措施:
墩钢护筒施沉时采用大型打桩船,必要时根据波高和风速确定作业时间窗口,确保护筒垂直度;为确保成孔垂直度,钻孔桩施工应合理选择钻机型号(采用扭矩不小于30t.m的40型液压全回转钻机),并配置大配重、上导向钻头和护筒内钻杆扶正器,钻进过程根据地质不同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及泥浆指标,成孔后用检孔仪检测孔壁垂直度,不合格严禁下放钢筋笼。
1.2 承台施工
①重难点分析:
海上承台主要位于水位变化区和浪溅区且水深较大,索塔及过渡墩承台均为高桩承台,对承台施工选用的钢吊箱结构要求较高,重量大,拼装困难;主墩承台属大体积混凝土,如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温控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为承台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②预案措施:
根据设计单位及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水文及气候资料,设计出能满足结构安全的钢吊箱,且选用合适的起吊设备进行拼装;根据承台尺寸及浇筑工艺进行仿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制定温控标准和措施。原材料选择时水泥采用C2S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粉煤灰采用来自燃煤工艺先进的电厂,各项性能指标稳定的低钙灰,骨料选用级配良好、低热膨胀系数、低吸水率的粗骨料。浇筑时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冷却水管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导热性能好的铁皮管制作,使用前进行压水试验,施工注意保护,防止管道漏水、阻水。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检验不同时期的温度特性和温控标准,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温控措施。
1.3主塔施工
①重难点分析:
主塔结构复杂,构造装饰样式多变,对主塔混凝土外观要求及成品保护要求高;上横梁位于95.6m的高空,梁体尺寸及跨径大,施工风险高。
②预案措施:
合理划分塔柱施工节段及模板的设计,装饰段匹配模板,保证模板之间的接缝,并制定专门的混凝土保护措施;上横梁支架请结构室或武港院进行专业设计,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以降低风险。
1.4 主梁施工
①重难点分析:
钢梁节段划分重量大,最大重量达到470t,构造复杂,拼装困难;主梁安装时正处台风期,施工安全风险高。
②预案措施:
通过比选确定钢梁拼装方案和起重设备,对单件重量大的梁段,采用大型起重设备整体吊装,确保安全系数;制定详细的防风抗台预案,并且在施工过程及时设置相应的抗风设施,确定中跨钢梁是在小悬臂或通过设置临时构造措施大悬臂渡台方案。
1.5主塔施工
索塔塔柱总高121.338m,其中下塔柱高25.838m,中上塔柱高95.6m。索塔采用C5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共需钢筋1554.446kg,混凝土5535.8m3。索塔施工期间,利用栈桥进行材料周转及混凝土运输。主塔采用液压爬模系统施工,考虑到主筋安装时的水平分力及钢筋长度模数,起始段6.0m采用大模板施工,其余节段均采用液压爬模施工,节段高度4.5m,主塔采用同步施工,索塔共分为29节段;上塔柱施工在塔柱间设置临时水平横撑。主塔内设置劲性骨架,用于主塔钢筋定位、绑扎。索塔施工起重设备拟采用2台塔吊,施工过程中主要工作为液压爬模拼装及拆除、横梁模板及支架施工、劲性骨架及钢筋安装、斜拉索施工;下塔柱高25.838m,承台顶距下横梁顶面28.488m,下塔柱施工时人员可通过装配式爬梯上下。横梁施工完成后,在横梁以上上、下游塔肢再各装一台SCQ200GP型倾斜双笼电梯。爬架外侧底口及横梁处塔肢外侧设置吊挂平台,以作为电梯站台。索塔塔柱总高121.338m,为双塔肢,混凝土采用两台HB80型拖泵泵送至索塔施工节段,混凝土泵管选择壁厚为6~8mm,直管单根长度为2m~3m的高压泵管。
①主塔横梁施工
索塔共设上、下梁道箱形断面横梁,上横梁高3.5m,宽5.5m,腹板及顶、底板厚0.7m;下横梁高5.5m,宽6.5m,腹板及顶、底板厚0.7m。横梁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束锚固于塔柱外侧并采用深埋锚工艺。下横梁采用落地支架,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及真空辅助压浆工艺;上横梁采用托架法进行施工,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
②索塔下横梁施工
下横梁在下塔柱浇筑完后与索塔“异步施工”。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从承台上搭设支架立柱与平联,架设钢支架,最后安装底模系统。下横梁底模安装完后,进行劲性骨架制安、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定位以及侧面模板的安装。下横梁侧面模板采用大面积钢模板,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下横梁分两层进行浇筑。依次施工钢筋、模板、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及7天龄期后,进行预应力施工,真空压浆。
1.5 承台、地系梁施工
通明海东引桥33#墩水深6.5-13.5m、32#墩水深1.2-8.3m,承台采用钢吊箱施工,其余承台主要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对于地质情况好的可直接开挖基坑,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陆上系梁直接开挖,水上系梁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承台采用C40海工混凝土,系梁采用C35海工混凝土。通明海特大桥东引桥32#、33#墩单个承台方量824.5方,混凝土浇筑时水平分3层,每次浇筑高度均为1m,每浇筑一层间隔7~12天,同时下层混凝土应达到80%强度才能浇筑上层混凝土,并在桥梁中心处设置一道2m宽后浇带。
2 桩基工程质量监理的具体工作(具体工作描述太笼统,空洞无说服力)桩基施工工序现场监理员有几个控制点,如材料检查,桩基放线,成孔质量,泥浆质量,钢筋笼下放,混凝土浇筑旁站)明确达标标准
2.1桩基工程施工前的监理工作
(1)立足于施工验收的规范标准,联系具体的施工情况和实际情况,指导科学合理的桩基施工监理施工规范,对具体的桩基施工监理工作进行指导。
(2)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能力和资质。主要包括审查施工单位的相关施工证书、施工的具体业绩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水平,认真审核其是否具备进行具体施工工作的能力。
(3)认真审查工程的地址勘测报告、桩基结构施工图和桩位图等是否设计科学合理,着重考虑桩的设计承载力与勘测报告之间是否存在误差,如果存在误差就要及时找出问题所在,认真改正存在的错误。
(4)对施工单位的具体施工质量控制办法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单位的过程质量控制办法和具体质量保证的措施是科学合理的,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备和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安排,做到各司其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5)认真核查施工承包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方案,主要以施工机具以及施工方法和打桩的具体顺序为审查的重点。当然还要审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标准等。
2.2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监理工作
(1)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要进行严格把守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检验必不可少,主要是检验水泥、钢筋、石子、砂等材料的质量是否达标和具体规格是否符合要求等。
(2)认真检查孔深、孔斜和孔径,主要查看它们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和工程质量的要求。
(3)钢筋笼制作和焊接的质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内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对这些项目进行检验。
(4)混凝土的搅拌和灌注的质量及其重要,这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高低,所以在对施工进行监理的时候要认真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具体的搅拌时间长短、混凝土的灌注情况以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等,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达标。
(5)反映情况。在对工程相关各项指标进行检验之后,要制定详细的监理月报表,及时向业主进行详细汇报,确保业主及时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
2.3工程的后期验收
在完成前面两项监理工作以后,就要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工作,就是工程的验收,这是属于事后控制的内容了。工程的验收主要包括成桩的验收,这涉及到桩位是否出现偏差的情况、桩头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桩的实际承载力是否合格等等。在对这些项目进行详细检验之后,监理要制作具体的评价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客观记录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确保工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保障工程的质量达标。
结束语
桥项目的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程序繁杂紧凑,因此,对相应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应提高质量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各自责任。在施工中,应切实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同时,也应做到正视生产事故,对已发生的事故,应及时向相关技术部门和监理部门进行协商,沉着冷静,果断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及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工程质量事故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吴花.电流阴极保护技术在跨海大桥耐久性设计中的应用推广.2015.9
[2]王树阳.钢筋混凝土外加电流阴极防护技术在口海湾大桥中的应用研究.2013.2
[3]张敏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申报立项.2013.5
论文作者:卢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横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桩基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