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工业生产与居民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重视其发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注意将新兴产业新学科如微机光生物系统等纳入电气工程之中取其长处,争取更多更高技术含量的自主研发的电气自动化产业链,为我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对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
一、电气自动化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借助多个领域学科发展而来的电气工程的分支之一。电气自动化系统简单来说主要分为采集、分析、输出三个模块,各装置设备相对独立。借助微型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多门技术电气自动化在记录分析反馈信息方面日益智能化现代化。
电气信息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微型计算机,通过模型化对比分析并自动化记录,最后做出预估性反馈,指导机械完成指令。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逻辑自发控制与信号反馈结合使得其成为最热门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使生产生活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的优势
1、便于调整控制电气系统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方便了电气系统的控制调整。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气系统的响应时间,因此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气系统进行随时调节,提升了它的工作性能。并且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可以自我调节以及远距离的调控,这样的优势为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调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自动化技术的一致性很强
在电气工程中,常常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被控制的对象不同,所以在对各个系统进行控制时,实际的控制效果会受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影响,但是,被控制对象的改变也会影响到预计控制效果不能顺利实现。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处理不同数据的时候,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成为一种优势被应用于其中,但是在具体设计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严格审查各项的控制要求。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1、分散监控系统的运用
发电厂当中的分散监控系统需要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管理。发电厂在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其相关的分散监控系统能够发挥的主要功效在于:针对太网实现有效监控、针对过程控制单元进行监控,并对有关设备产生的数据通讯网实现有效控制,在相关系统实际运行和生产的过程当中,发电厂内的不同发散监控系统一般都需要运用分层结构方式进行设置。另外,发电厂的整体运行和生产过程中都需要不同检测和控制部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并凭借发散监控系统针对相对应的过程控制单元实现实时性监控,对于已经监测到的信号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及时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2、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
系统发生故障或者有其他突发事件的时候,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同时切断路线,确保连接故障线路设备的安全。线路运行通过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对其做实时的监测,能够将系统运行环节当中的所有状况做到有效的控制,且能及时给予保护,杜绝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反应不及时引发的故障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线路及设备的异常情况借助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还可以将系统中的特殊范围内的特殊路线以及设备做好检测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就会做出及时的反映,保护其正常的运转。如果是继电自动保护装置自身出现故障,通常的表现就是拒动和误动两种。其中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在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异常的时候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进行断线保护,其保护作用未能及时发挥出来,这种情况通常就是拒动。而在电气系统没有发生故障或者异常情况的时候,但是继电自动保护装置却发出了错误的保护指令、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这种情况指的就是误动。
3、优化设计
在电力企业的电气工程中,常常需要在实际中针对不同的电气设备进行设计,在传统的设计中,设计的人员在设计中不仅需要懂得电气、磁力以及电路等的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合理的运用这些理论进行设计,这样就需要设计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这种设计的方式不仅效率不高,并且在设计中一旦出现问题在实际后期中的修改也很难实现。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各种电气中的设计,它可以有效的缩短设计的时间,并且优化实际设计中方案的质量和性能。所以从优化的角度可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电气工程设计中的优化工作。
4、配电自动化及空调设备的运用
配电自动化集结了现代化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实现的主要目的为提升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尽量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有效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利于实现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且已经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并逐步走向光纤通信及人工智能等相关实用性技术。国内的配电自动化一般体现在几种不同基本功能模式当中,分别为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集中监控模式自动化等。电气自动化在空调设备中的有效运用主要体现在对温度、湿度的控制上。安装在通风管的回风湿度一般和洁净室内的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所得出的相关数值相近。在温度控制上,将净化空调系统安装在回风管,运用DDC对其温度传感器检测所得出的温度值进行控制,并将其传输至DX-9100,输出其中相对应电压信号,并且与相关设定点进行对比,有效控制回风温度,使其保持在12℃~26℃之间,并控制加热电动调节阀等动作,促使洁净室内的温度能够与GMP相关要求相符合。
5、发电厂的运用
发电厂的自动化发展涉及到水电厂和火电厂。首先,水电厂中需要运用到调速器和水轮机等,水电厂的自动化发展可分为单机和公用设备、梯级水电厂综合性的自动化等多种类型,其能够有效通过相关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明显提升水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并提高产量。其次,火电厂自动化属于一项综合技术,其涉及到相关数据的处理、自我保护等相关性功能。除此之外,自动化系统还涉及到锅炉控制和发电机控制系统等。
结束语
电气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我国综合国力发展有直接性联系,而社会和经济建设成效也能够影响电气系统的运转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升,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科技和电气工程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先阐述电气自动化相关概念,接着分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的优势,以及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的几点表现,希望能够为有效促进电气智能化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志勇.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117.
[2]曹玉臣.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05:86-87.
[3]达利萍.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有效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171-172.
[4]吕淑红.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63.
论文作者:黄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水电厂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