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探讨论文_石磊

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探讨论文_石磊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224000)

摘要:变电运行中涉及到的电气设备种类非常多,并且随着现代变电运行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其复杂程度、精密程度愈来愈高。在变电运行中一旦发生电气误操作,那么就很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电气误操作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电力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力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防范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有鉴于此,本文对变电运行中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范的建议和措施,以供同行业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原因;防范

1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1.1 执行操作票不规范

电气操作应该严格按照电气操作导则要求进行,并认真落实操作细节正确的的操作票执行流程,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一部分人员操作不够规范,引起误操作行为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一些简单的电气操作不填写操作票,或不将操作票带至操作现场,甚至出现事后补票的现象;电气操作中未严格按照监护人指挥,未认真核对电气设备相关参数,而过分依赖自己的工作经验,盲目操作,结果就有可能遗漏某个环节,引发较大的安全隐患。

1.2 操作人员素质不高

操作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主要体现在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业务水平不高等方面。一方面,部分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不会发生误操作情况,结果在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不按照监护人指令进行操作,极容易因操作过快而出现问题。另一方面,部分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低,对电气设备性能、运行参数了解不深入,操作中容易忽略某个细节而出现误操作。

1.3站长管理不到位引发事故

在每个工作站都由站长统一进行管理,尤其遇到突发事件时,经过讨论后一般都是由站长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讨论结果作出最终决定。当站长工作状态不佳,在这方面管理意识不强,那么整个变电站管理会不科学,甚至在工作中出现混乱,政令不畅通,长期下去整体的工作纪律较差,导致很多工作都没有按照规程操作。因此要提高站长的综合素质,对其不定期进行抽检,观察其工作状态,避免连续工作和带病工作的情况发生。

1.4 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

通常情况下,为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电气设备安装有防误闭锁装置,即: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才会响应操作人员的动作,否则不会响应,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气误操作发生的概率。但一些电气设备中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或质量存在瑕疵,结果导致某些开关本应该处于锁死状态的却没有锁死,给操作人员留下操作机会,发生误操作。电气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非常之大,尤其当某线路正在施工时,因误操作而送电,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防范措施

2.1 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电气操作中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电气操作导则是规范操作人行为、防止误操作的重要保证,因此,电力单位应认真落实这两项制度,杜绝操作人员不良行为,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具体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落实[1]:首先,明确电气操作流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电气操作导则对电气操作有着明确的规定。电力单位应将重点放在落实上,要求操作人员与监护人员掌握相关制度的内容,明确电气操作流程,掌握每一项操作步骤与细节,并认真落实。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落实操作细节是预防误操作的有效方法,操作人员一方面应提高安全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电气操作要求执行操作票。

2.2 做好安全意识教育

电气操作中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思想认知与觉悟,有助于其自觉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确保操作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电力单位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落实[2]:①做好电气操作安全性宣传,为操作人员普及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意义,并结合具体事故案例的播放与讲解,给电气操作人员以警示,提高电气操作人员思想认识。②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活动,要求操作人员积极参与,分享在电气操作中的经验技巧,供其他操作人员借鉴学习,并应用到电气操作实践中。③举行电气操作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营造出一种你争我赶的竞争氛围,从而促使全体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升。

2.3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

在工作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助于降低误操作事件的发生率,因此,电力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对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地为操作人员普及电气防误操作的新知识、新方法。

对于值班人员而言,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发生故障后其第一时间知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下达命令,或者及时进行操作调整,可以引发二次故障[3],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上岗之前,要由老员工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理论知识之后,重点要熟悉现场的电气设备,清楚设备的运行情况,之前出现的故障情况,具体的操作方法等,掌握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基本原理;结合实践经验,传授其各个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解决的方法等,当其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后,在出现电气误操作,故障等情况之后,不需要通告检修人员进行维修,值班人员可以自行进行操作和调整,缩短了检修时间,保证了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2.4操作前做好对照工作

如果之前制定好的运行方式、重大操作等发生了变化,变电站站长要提前制定好临时措施,在措施中规定好具体的操作要求,操作中要注意的事项等,同时做好必要的事故预想,这样一旦这一问题出现后,可以根据制定计划进行处理,避免现场人员手足无措,耽误宝贵的处理时间,在现场要对倒闸操作进行监督。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前必须做好对照工作,操作人员和运行方式进行对照,监督填写的操作票,对照模拟图,对操作票进行审查和预演,对设备的编号进行对照,当这些方面都准确无误后才能实施操作[4]。在具体操作时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不能同时进行手动操作,当操作者存在疑问时,不能进行操作,防止故障发生。不能边操作边处理其他的事情,当精力不集中,或者分心时容易发生电气误操作问题。

2.5 强化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

防误闭锁装置在预防电气误操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应保证防误闭锁装置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以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为此,电力单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保证防误闭锁装置的质量。电力单位在选用防误闭锁装置时应采购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产品,并做好安装工作的合理设计,严格按照防误闭锁装置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安装,确保防误闭锁逻辑准确无误,并经过逐一验收合格。②认真落实日常维护工作。维护人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务必做到“三懂二会”(懂防误闭锁装置的原理、性能和结构,会操作、会维护),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防误闭锁装置日常维护工作,做好性能检查,借助设备检修机会做好防误闭锁试验,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防误闭锁装置性能良好。

3 结论

变电运行中做好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防范是电力单位工作的重点,电力单位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做好电气设备各项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多年电气误操作原因进行分析,不规范执行操作票、操作人员素质不高、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的原因导致误操作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电力单位高度重视。(2)针对电气误操作的防范,电力单位应从人力、物力两个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尤其是加强操作人员对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综合业务技能水平。另外,还应做好防误闭锁管理工作,保证防误闭锁装置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防误闭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楠. 浅谈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J]. 电子测试,2016(22).

[2]宋宛平. 浅谈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5):93-94.

[3]杨光明. 浅析造成变电站运维人员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 山东工业技术,2017(15):281-281.

[4]章磊. 浅析现阶段如何提高变电运维人员异常事故处理能力[J]. 电子测试,2016(22):165-166.

论文作者:石磊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探讨论文_石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