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论文_高进

关于地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论文_高进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为了使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得到满足,渐渐涌现了更多的地铁项目。然而在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工程的进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于该阶段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就非常重要。因此,发展地铁建设也应日益跟上步伐。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地铁设施建设加以完善,不断提高地铁施工技术,并派遣专业人士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健全交通运输体系的机制。

关键词:地铁;施工技术;要点;措施

1导言

地铁是在低下进行施工作业,相较于其他建筑工程项目在地面以上施工作业而言。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更大,在施工作业当中,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要有对应的不同的施工技术的支持,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降低容错率并且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对此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把握好每一个细枝末节,一环扣一环,杜绝任何安全隐患的存在,才能确保地铁运行的安全性。

2复杂地质条件下加强实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如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给城市交通运输添加了很大的压力,要想使这种压力得到很好的缓解,就应加强对城市地铁的建设。相较于其他城市交通运输形式而言,城市地铁具备很多的优势,包括便捷、环保等,这就意味着,城市地铁不但能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还可缓解现今城市污染的境况。由于地铁项目建设的环境是地下,所以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复杂地质条件与环境,地质环境与条件的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铁路运输。鉴于此,相关单位应不断强化对施工工艺的研究,并且应结合施工当地的实际状况,运用最佳的施工工艺。

3在施工过程面临的安全隐患

交通出行的方式越来越多,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巨大的。地铁作为人们普遍出行的一种交通工具,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由于地铁的施工大多都在地下进行,而地下的施工环境恶劣且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危险系数较高。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保证好技术人员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光有外部的保护力度是不够的,施工人员只有注意加强自我防护、自我保护的能力,时刻保持一颗警惕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危险。而保障了技术人员的安全问题,可以为地铁的修建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施工环境。

4地铁施工技术要点

4.1盾构设备的制造与选型

我国现阶段的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已经非常广泛地应用了盾构技术,并且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自主制造盾构设备的技术水平,但是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盾构设备的制造技术,我国在盾构设备上的关键的刀具和刀盘主轴等重要零部件的制造上还相对落后,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并且各个城市之间的地质条件相差较大,再加上我国城市中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地下管道遍布城市地下各个角落,改造和迁移工作量巨大,这给我国的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水泥平衡盾构机以及土压平衡式盾构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鉴于这两种盾构机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各自有各自的优点以及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铁施工,所以,我国现在为了能够保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能够安全快速地进行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已经开始进行研发、生产以及使用双模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这种双模平衡盾构机将水泥平衡盾构机以及土压平衡盾构机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给地铁工程项目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所以,在我国不同城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盾构设备是保证地铁工程项目安全有序建设的基础条件。

4.2明挖施工技术

地铁的修建使得城市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在方便了市民出行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明挖作为一种最早的地铁施工技术,为城市地铁建设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施工环境。由于城市地铁的规模体系发展的不够成熟,施工技术相对薄弱,造成建筑和地标的破坏严重,而明挖通过地表向下进行挖掘,起到保护建筑和地标的作用。但随着地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改进,明挖的局限性也愈发明显。即使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总体而言,还是弊大于利。

4.3浅埋暗挖的施工技术

该技术是在明挖地铁施工技术基础上存在的,暗挖施工技术主要被应用在我国地面铁路与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在施工隧道当中进行应用,然而在我国以前的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少,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要求非常高,资金支持力度较大。早在上个世纪的北京复兴门地铁的折返建筑过程中,对于暗挖技术进行了运用。主要是根据“新奥法”的原理设计浓郁施工,运用非常强的初期支护技术,运用先注浆然后开挖的措施。所遵循的施工原则是指,管超前和严注浆与短开挖以及强支护,还有快封闭和勤量测。选择30~50mm钢管的超前棚顶的导管,将水泥或者是化学浆进行管柱,形成一个“结石体”,促进围岩的自稳能力不断提高。在开挖过程中的进尺保持在0.75m左右,首先要环状开挖,滞留核心土,并对5~8cm的混凝土进行预喷,架拱架与钢筋网,随后,对25~30cm的混凝土进行再喷,进而形成一个初期支护,进行防水层工作之后再进行二次衬砌。例如,西单地铁车站工程的开展中,铁道部与铁三院实现了“双眼睛法”,这是暗挖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已经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被应用。因为暗挖法能够确保地面交通的具体运行,因此,并没有在当时的地铁工程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在施工方案上非常合理,确保了地铁工程的科学化开展。

4.4钻爆施工技术

如果地质中主要是坚硬岩石,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之后,选择钻爆施工工艺是最好的并且是最合适的,这种施工工艺的作用是进行隧道的开挖或喷锚支护施工。这种施工工艺能基于实际的工程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高效的调节,比如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运用管棚、钢架等先进的施工工艺,有序地实施钻爆,然后有序地将钻爆制造的土石运走,最后开始进行喷锚支护与灌注衬砌。

4.5盾构法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与地铁施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科研人员又对暗挖法进行了新的改良。由此就形成了新型施工方法盾构法,即通过利用盾构的外壳和其管片进行支撑从而有效的防止隧道内的建筑发生坍塌的情况。盾构法是目前地铁施工方法中最先进的一项技术,它在安全性能、耐用性能、持久性能上都表现出突出优势。盾构方法通过盾构出建材的进出井挖掘出一定深度的地铁通道,有效缓解了地面建筑物的压力,提高了地铁的承载能力。确保了地铁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了地表坍塌、下沉的危险。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如此明显的优势下,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盾构而挖掘出的地铁通道有一定的深度,这就为施工队带来了极大地麻烦。施工环境的不理想与施工资金的提高都为盾构法的实际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技术型人员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研究出真正完全适合的地铁施工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由于地铁工程项目盾构应用的广泛化和地质条件的复杂化,给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因此造就了越来越多的超常规地铁工程项目。如果在实际施工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就应密切联系项目状况,综合考虑与分析后,运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及时解决问题,合理分析地铁项目的施工方案与工艺,使地铁项目的顺利推进与完工得到保障,并且有效保障项目施工的安全性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正宇.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8(07):136.

[2]屈傲然.关于地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91.

[3]王继山.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技术要点[J].低碳世界,2018(05):278-279.

[4]秦立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9):276.

论文作者:高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关于地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论文_高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