佴宾
(昆明市精神卫生防治医院 650224)
【摘要】 我国从2009年将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即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管理,作为社区守门员角色的全科医师就担负起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何对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发现、建档、随访、健康体检等工作,同时让患者及监护人配合管理和治疗,是全科医师面临的实际困难。现就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中的这些实际的困难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全科医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356-02
1.全科医师发现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1.1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
1.2 全科医师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首先,利用社区服务系统等可利用资源,如:辖区街道及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全科团队与社区可利用资源联系,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在社区民政、残联专干已经掌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其次,通过门诊团队发现重性精神疾病线索患者,推荐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就诊,经精神科执业医师确诊后发现患者。第三,其他途径,如:患者或监护人参加重性精神疾病医疗救治救助时,获取的患者信息。
2.全科医师随访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断需要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确诊。虽然不要求全科医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但是因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患者信息需要保密,对全科医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科医师不仅要有全科医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而且还要有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如:精神科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初步处理,还要做好沟通协调的工作。让患者或监护人满意,这样才能配合全科医师管理好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辖区居民在的提供精神疾病管理,全科医师还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只有这样患者或家属才会积极主动的配合工作。“全方位”提供的服务包括不仅仅是精神疾病的知识指导,还有其他疾病的指导、健康教育等,必要时甚至要协调社区服务系统等可利用资源。
2.2 对通过社区可利用资源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科医师要主动与患者或其监护人联系。首次见面要约定时间、地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患者或监护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到患者家中采集患者个人信息。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档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次随访时间要提前告知患者或监护人,在建立档案同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患者的随访,并将患者地点随访信息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
2.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开始随访就可以做家庭评估,第一次家庭评估尽量完善内容,有部分内容无法完善时待与患者或监护人关系深入后完善。了解了患者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和患者或监护人沟通有针对性,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社区居委会获得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有时还可以从居委会获得简单的精神病患者家庭的基本资料,家庭交往方式、家庭权利结构等内容,将帮助到全科医师下一步的随访工作,同时获得患者及监护人的信任。
2.4 在随访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情况:一、配合随访的患者或监护人。二、不配合随访的患者或监护人。
2.4.1配合随访的患者或监护人:全科医师对于有自知力、病情稳定、部分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要同时和患者及监护人沟通,要争取获得两者的同时支持。随访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时可以与患者或监护人联系随访,在患者精神病病情不稳定时要依靠监护人配合。在了解患者病情后,全科医师先行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再按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要求做患者的分类干预。
2.4.2不配合随访的患者或监护人:需要全科医师掌握服务的技巧和长时间的付出,必要时与辖区社区居委会联系获得支持。首先,作为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者,全科医师要做好患者信息的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患者的患病信息,这是作为医者的必要条件。第二、对承认有重性精神疾病患病但不愿接受社区管理的患者或监护人,要分析原因,如果是自行定期到专科医院就诊的患者,争取获得就诊的治疗情况。将国家相关部门的救助政策告知患者或家属,需要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联系获得帮助 ,“知情而不同意”,但全科医师仍在随访患者。继续联系患者或监护人,在社区体检,健康教育时重点关注,力争将患者纳入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第三,对不承认重性精神疾病患病情况的患者或监护人,根据患者或监护人的接受程度情况,具体将国家相关部门的救助政策告知患者或家属。不深入精神疾病患病问题,作为普通随访操作。在今后在为其个人及家庭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中提高相互的信任度,在必要时协调社区服务系统等可利用资源,努力逐步将患者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中。
3.全科医师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健康体检
3.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要求每年为患者进行一次健康免费体检。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细胞分析(含白细胞分类)、肝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3.2 全科医师在组织患者的体检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存在患者不参加体检,分析原因有二:第一、患者自身的原因,如:病情不稳定、出现精神衰退,已进行过体检,这些导致患者无法或不愿意体检。第二、监护人不配合,如:监护人没有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耽误自身的时间等。参考解决办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另行安排时间体检。精神衰退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上门采血。平时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督促其按时服药,做好健康宣教,多和患者或监护人的沟通,逐步建立融洽关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体检项目,做健康教育时赠送小礼物,参加重性精神疾病医疗救助时要通过医师转诊等方式吸引患者进行体检。
4.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讨论
做好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全科医师要同时具有全科医学及精神卫生的知识和技能,做好患者及监护人沟通工作,必要时协调社区服务系统等可利用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建档、随访、健康体检等工作中存在着实际困难,在此仅作了简单的探讨。在获得社会和群众的理解、支持后,患者或监护人自愿主动地参加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的质量才能逐步提高。
论文作者:佴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疾病论文; 监护人论文; 全科论文; 医师论文; 社区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