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1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80例参与本次研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认知能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术后治疗总时间。结果 在麻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BP显著高于对照组,且MMSE评分更高,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术后治疗总时间更短,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能减轻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其预后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骨科;血流动力学;预后
骨科疾病是一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其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为主,该病采用药物治疗见效较慢,越来越多的老年骨科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治疗[1]。在手术治疗前需实施麻醉,但不同的麻醉方式会对患者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如何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已成为骨科手术治疗中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7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9.5±4.7)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1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6±4.9)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P>0.05,未见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对比。排除合并炎症心、脑、肾等疾病的患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前需准备好气管插管装置、给氧装置等急救设备,依据患者的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椎体间隙作为穿刺点,向穿刺点内注入浓度为2.0%的利多卡因3毫升,并在之后追加0.75%罗哌卡因7—15毫升,直至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给予面罩吸氧,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0.10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芬太尼(5—10μg/kg)、维库溴铵(0.1—0.3mg/kg)进行麻醉诱导。在麻醉诱导三分钟后,实施气管内插管术,接上麻醉呼吸机后进行机械通气,麻醉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1.3评价标准
1.3.1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手术结束时监测患者HR(心率)、DBP(舒张压)、SBP(收缩压)、SPO2(血氧饱和度)四项血流动力学参数。
1.3.2对比两组患者认知能力。应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麻醉前和术后的认知能力进行判定,MMSE总分低于23分或与术前相比下降幅度大于2分为认知功能障碍[2]。
1.3.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术后治疗总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本次研究所得的同类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以例数(百分率)、均数±标准差(±s)分别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并对数据展开卡方检验和t检验,当显著性水平P<0.05时,组间资料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
观察组患者DBP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R、SBP、SPO2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骨科疾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该病会使患者活动能力受限,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可能会由此诱发其他的疾病,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3]。目前在临床上,手术治疗已成为越来越多老年骨科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因老年人本身机体功能衰弱、合并基础疾病多等原因,在麻醉后极易引起血压、心率、血压饱和度的波动,认知能力下降,术后苏醒慢,因此对麻醉方式的要求极高[4]。目前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较多的麻醉方式主要有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本文就这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具有更大的优势,患者舒张压更加平稳,认知功能更佳,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术后治疗总时间更短,且两组上述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对比无明显区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于国军、杨富林的研究结果类似[5]。
综上所述,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更小,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一致好评,建议临床上对这一麻醉方式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阮侠,徐仲煌,唐帅,等. 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3种不同麻醉方式的预后比较[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05):695-699.
[2]刘友明.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3):163-163.
[3]曾辉.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心理医生,2017,23(6):91-93.
[4]张保权. 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J]. 大家健康旬刊,2015,9(10):80-81.
[5]于国军,杨富林.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7,29(4):25-26.
论文作者:阳方武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动力学论文; 术后论文; 方式论文; 老年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论文;